就算被刪文,我也要貼-衛生署太偏西醫了



俗話說: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都是好貓,中西醫都有好醫師,所以只要大家能好,能健康才是我所希望的
文章關鍵字

haungjh wrote:
看了很多網友貼的疾病,自己也生過大病,研究很多方法發現很多疾病用中醫手法都可以治好,不管是針灸刮痧拔罐按摩經脈等等,不需要吃藥(尤其抗生素)甚至開刀,有的甚至比吃藥還快,西醫就是沒辦法時就是開刀切除,但中醫不一樣,又是經過中國幾千年驗證,只是很多西醫無法解釋就視為非科學,當然有些真的需要西醫來看,但是大部分起碼有一半疾病中醫可以解決,又不需吃那麼誇張的藥,又不會復發,很多人不覺得奇怪為何西醫看完又復發,原因到底在哪裡,於是復發再去吃藥開刀就好了,身體機能也因此下降,甚至洗腎,大家都沒想過這問題嗎


真的好棒棒呢!!

haungjh wrote:
看了很多網友貼的疾...(恕刪)


空泛
貼文不會被刪,回文的機會大。
不是衛生署,是整個醫療體系的「利益」。
不管看得好看不好,中醫看病就值那些錢,前題是藥材與價錢是穩定的。

醫院要維持、藥商要賺錢、健保要油水、醫生要高薪,
先不論每家醫院與醫生的素質如何?
還沒看病前的層層利益相疊,
就算中醫或是針炙推拿會好,背後也不會有運作的力量,沒利益呀。
現今的時代,只能靠自己、個人與組織的分享或公益力量。
中醫也有納入健保, 衛生署有規定一定要先看西醫才能看中醫嗎?? 沒有吧

所以所以那裡偏向西醫了??

而且看完病還會復發,有什麼東西是用了一百年不會壞的嗎??

車子每半年固定保養,壞了修完還是會壞。

每個人有定期去醫險健康檢查??

中醫有兩個問題,

第一: 藥物無法定性,定量

西醫的一顆藥,除了塑形劑外,就是單一成份,劑量固定

中醫常常說什麼,加幾杯水,熬到剩一杯水,即可

請問,是用500cc的大杯子,還是200cc的小杯子?

現在土地汙染嚴重,有些中草藥還是大陸進口的。

植物有沒有被汙染到?沒人知,

第二 無法重覆

西醫的每個治療方法,都是經過統計出來的

所以大約都能知道成功率多少

中醫沒有












mart1 wrote:
貼文不會被刪,回文...(恕刪)


錢給誰, 分贓行為都會是不變的
難道大大認為, 把餅給中醫系統, 就不會有相同的狀況?
但討論問題要一碼歸一碼
不管現行醫療體系如何, 版主有把中西醫間的能力差異提出證據嗎?
還是講一堆空泛的言論, 然後讓兩派的支持者去各舒己見
最後再各執一辭
我非醫療體系人員, 只是覺得講什麼都要有根據才是
一堆自己想的, 提出來問可以
但像版主如此敘述, 個人不能茍同
這對誰都沒幫助, 徒增紛爭的
haungjh wrote:
看了很多網友貼的疾...(恕刪)


中醫別再說什麼幾千年驗證了,
你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中醫沒辦法興盛的原因,
中醫的弱點,就是沒有幾千年,
沒有西醫化的中醫,每隔幾十年,醫術就要中斷重來一次。

為什麼?
就是因為中醫過去太不科學化,
永遠都是靠"經驗傳承",
一個中醫師真的出師,也已經老了,沒辦法大量培養優秀品質穩定的中醫師群,
華陀死後,就再也沒有小華陀了。
十個中醫把一個病人的脈,可能每個說法都不一樣;
如果是改用抽血,會出現十個檢驗師出的報告都不一樣的情況嗎?
一帖藥,體重100跟體重50的人,要吃多少喝多少?小孩能不能喝?孕婦能不能喝?
過去都沒個標準,甚至是在無知的情況下被戕害...
而外科就更不用說了,重症部分的醫療完全比不上西醫...
很常出現的情況是,
說某某人吃了這個中藥,病就好了或控制了,西藥都沒辦法,
問說為什麼會這樣?什麼原理?回答只有不知道或是很"朦朧"的答案...
大家都曾是病人,
捫心自問,你會接受這樣不穩定的醫療品質嗎?

嚴格說起來,中醫也是近三五十年來,才開始轉型,
轉型的方向是什麼?
中西醫合併、中醫西藥化、中藥現代化、結合西醫教學理論...etc,
所以才會有順天堂之類的藥廠出現,
以穩定的醫藥品質推廣中醫藥。

中醫有其優秀的地方,
跟西醫主推"強碰、哪兒壞了就切就換"的醫療特性不同,
溫和的藥性在某些時候也比西醫適合讓身體恢復。
但是跟西醫比起來,推廣的弱勢點太多太多了,
要追上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1、請問輸尿管結石可用中醫治療嗎?

2、請問青光眼可用中醫起死回生嗎?

3、請問白內障可用中醫來更換水晶體嗎?

事實證明中醫只能治療那些不會死人的病,其他重症中醫完全派不上用場。
phanton wrote:
中醫也有納入健保,...(恕刪)


補充一點

中醫養成困難
而且依照華人社會習慣 老的一定要你當幾十年的學徒才有機會全部教你 (有的甚至寧可帶進棺材也不願意教你 因為你不是兒子)
門戶之見太過嚴重
傷寒雜病派 火神派 南方溫派 還有一堆
派系太多 基礎理念主攻也不同 無法統整
故就算系統性學習 也不會是全部


西醫在權利授權上做得比較好 像是植牙 反正你就是付費去進修學習 再買它們的材料

要是你被抓到 你不是它們的客戶 卻使用他們的技術看診 是會被告到脫褲子的


rdcmd wrote:
錢給誰, 分贓行為...(恕刪)

不是錢給誰的問題,也不是分贓行為。
而是經濟規模,問題點在於現今醫療產業是經濟產值之一。
也就是說,醫療是能賺大錢的。
在一個賺錢的前題下,也就是說有利益考量下的醫療行為長久之下是會產生偏差的。

本來不用開刀,為了績效也許就開了,
本來用a廠的藥,為了多賺一點也許就用了b廠的。
在一個大體系之下,一群人靠這吃飯,上至長官、下至藥商。
這是環境下的必然結果。
環境若是不友善,那麼一些有才能的人不會從事中醫的,自然難以發展。
就像現代人都相信西醫,不信中醫。若不是痛失親人,我之前也是。
所以才花了一些時間了解中醫藥。

中醫理念上從養生、上工治未病,這個產值不高,
若中醫的理念能被了解,健保是能省很多錢的,
中藥幾乎是大陸進口,台灣沒人種是沒利潤與市場。
有利潤與市場自然有好的品質好的安全管制,這是因果關系。
但這不是被樂見的。

在中醫的精神上是預防,如同你作健康檢查一樣。
比如肝病:肝病是會傷脾,若先實脾,病則不進。
不變癌但以緩治你說是中醫的功勞嗎?要證據是強人所難。沒有的東西怎麼生?
但能作入所謂的死亡率?生存率?還是癌化率的科學統計?當然不行。
這是治未病,這種概念。

中醫與西醫一樣,能作的其實都有限,
但不是一定要有中沒西,有西沒中;一昧的拋開先人智慧結晶那是非常可惜的。
急重症硬著頭皮不去急疹那是笨蛋,
另一方面現今中醫沒獲得應有的水準也確是事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