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弟六年三班,今年45歲.新北市人.從考上高中的暑假和朋友去MTV包廂吸上第一口煙開始,就和香煙形影不離將近30年的時間.為了避免後續本文的【吸煙篇】對煙癮需求描述過多導致歪樓,所以小弟要開宗明義告知大家吸煙有害健康!有害健康!有害健康!的警示,最好根本不要有沉淪煙癮的開始.而且,小弟確實相信有的人天生DNA就和香煙特別親近,甫一接觸香煙就容易勾動天雷地火的敏感體質,這樣要在後面的人生中試圖逆轉習慣戒除煙癮的時候將特別辛苦.這篇文章光明的地方,在於小弟”目前”很幸運並沒有因為煙癮三十年的人生而留下惡性疾病的印記,但是在一步一腳印的生活之中找到了不得不戒除的理由,將在後續本文的【戒煙篇】全心分享,希望能給被煙癮所困的朋友們一個”不”制式僅談論吸煙健康與否的思考突破點,如果能作為菸友們的參考至感幸甚!另外,能”捍衛支持”小弟縱橫煙癮界三十年間的各種因素,絕對不僅僅是生理上面的依賴,其實環境,心理,模仿等等環節也制約了小弟的行為.因此菸害的防治除了健康這個重點以外,或許還有更多的口號與情境可以打動人心才是.
何以有資格自詡煙癮人生?因為小弟前半輩子過的日子就是典型的:『我唯一的興趣就是抽煙』的那種人生!!另外敬請理解本文為僅為個人經驗個人觀點單單一家之言,僅供參考而已.
【吸煙篇】
高中時代的反思:哥抽的不是菸,哥抽的是卡帶B面的神秘人生
高中時代因為正在探索自我人格,而且有機會脫離自家社區前往別的行政區就學,多少會被首次接觸的事物震驚,會被首次經驗的言論衝擊原本的價值觀,甚至會被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論說服而成為一段時間的盲目信仰….曾經過分強調自我不要設限的年紀裡面,如果目睹同學都過著制式不變的上課--讀書--下課的卡帶A面人生,那麼能夠大起膽子學會抽煙或是更多奇怪的習慣,就彷彿拿到前往某些異次元世界的門票卻不會被當作異類看待,能不被驅逐,乃至融入.如同你能夠過上人家沒有機會翻面去碰觸的B面人生.同時擁有卡帶AB面生活的人增廣見聞擴展人脈的速度是人家的雙倍速甚至三倍,同儕不熟悉甚至困窘的場面自己貌似可以圓滑的處理甚至指導他人.而且身上沾染的B面神秘感特別能讓只生活在A面的同儕又好奇又禁忌,即便被當成負面榜樣而出名,但自覺風雲人物而沾沾自喜的傻瓜也不是沒有.
抽煙=壞人?!這種標籤化污名化香煙的行為,是小弟當時自認崇尚自由開放才準備要撼動地球的年輕人絕對不能忍受的惡性指控.…時至今日,小弟依稀記得當年自己必定挺身而出,可能會用現代的言語辯解:如果香煙不好是毒品,為什麼國家還要公賣抽稅?如果抽煙都是壞人,為什麼歐巴馬能當上總統?他起初也是吸煙者,你不吸煙所以你沒有當上總統你知道嗎?(XDDD)一根香煙,就像是迪士尼Fast Pass一般,不但能走遍特定虛擬世界,偶爾還有資格搶先體驗一些事情,而且背後貌似蘊含好多的科技(道理)呀.
大專時代的反思:哥抽的不是菸,哥抽的是有格調的小資人生
大專時代的熱衷打工搭配上啃老生活,吃家裡住家裡用家裡,再從父母處索討部分零用錢,每月手握22K以上可以瀟灑運用.那麼抽抽小煙,喝喝小酒,要K歌要打牌要參與各種名義形式的聚會都還能應付的過去,在校園這個具體而微的小社會裡面已經開始過上了有滋有味小資生活.雖然是大專生的身份與名號,但是已經在社會上走跳與人交往,有時一根香煙,就像是隨身攜帶的瑞士小刀一般,說不上什麼關鍵的時間點就能快速從背後捅人一刀(大誤)幫上你一把,能活絡於許多特定人們的關係.而且小弟大專生活適逢NBA籃球之神活躍的年代,螢幕上贏得總冠軍的籃球之神總是戴著繡有年度總冠軍的帽子,咧著大笑的嘴總是咬著一根超粗的雪茄,我才發現原來即便神仙下凡偶爾也會抽煙享樂一下呢.
在小弟的經驗裡面,這個大專讀書時間點有在吸煙的同學們會延續此習慣進入社會進入成年.有別於高中生的迷迷糊糊,超過18歲19歲的吸煙,或許是習慣使然,或許是煙癮耍帥作祟,但是都已經是個人意志的選擇了.
當兵時代的反思:在煙癮人生中給予重大精神暗示的關鍵時刻
過去當兵時間長,扣除成功嶺,大專軍訓還有將近滿滿兩年的役期,(何況還有許多當兵三年的老大哥傳奇),因為太長太長的等待,所以很多男生即便沒有吸煙的DNA或是慾望,也都會在當兵的日子裡面第一次接觸到香煙這種東西,只是淺嚐即止云云.背景無需多說,也不去評判無聊給人的影響.純粹就個人而言,小弟回想起來軍旅生涯給了我兩個極大的錯覺和影響:吸煙只是排遣時間的工具,每個人要不要使用此工具各自決定不同,但是對身體健康幾無影響.並且上司貌似不會在評核年度績效時考慮部屬吸煙與否的問題.
或許是操練嚴謹,不管是每天的晨跑或是偶爾穿插的戰技訓練,各位煙魔老班長老士官長總是能夠上竄下跳,一邊罵人一邊還能做出比小弟更敏捷快速的移動身手.而訓練結束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大家蹲坐在一起開始吸煙.如果沒有任何事先的科普教育或是健康教育,小弟很懷疑當時若有谷歌的AI大腦放在軍營裡面觀察一個月,它會不會也顯示吸煙者更加威猛更加快速的結論.或者是說,小弟被暗示到吸煙”可能”對身體不好,但是充分運動的環境將會淡化吸煙的壞處到近乎零的境界.所以小弟當時充分運動著,也選擇同意不用對香煙殺傷力抱持過多的懷疑.
工作時代的反思:哥抽的不是菸,哥抽的是享受土豪人生與吞吐寂寞
就像電影上面金盆洗手(不再吸煙)退隱江湖的老大,如果再度被逼迫到角落的時候會不會拔刀而起?小弟不願思考這樣的問題,我會選擇遠遠避開江湖.但是要分享進入工作階段後,兩個對小弟致命的情境.
幸或不幸,西元2002年小弟取得了西進的機會.當時由於事求人的關係福利比較優渥,除了台灣的薪資之外每天也有人民幣數百元的津貼.手頭一旦寬裕,再看看香煙均價2塊4塊了不起10塊,連大閘蟹一對都只要60塊的年代,口袋裡的錢瞬間就變得燙手了起來.走路也吸停下來也吸,講兩句話後可以熄掉一隻只吸兩口的煙,然後轉頭再點起一隻.反正隨便怎麼糟蹋,一天的煙錢也上不了10幾20塊.不知道這樣比喻會不會恰當;就像小弟窮久了,突然獨中了福利彩券數十億,然後就沒法喝家裡的水了,到哪裡都要喝歐洲最貴的礦泉水,忘在哪兒就算了,再開一瓶.
(某些男生真的不能讓他有錢…)
但是也有凝重的情境.
公司人好好,宿舍裝了台灣的電視頻道.每年12月31日.我最不開心的時間.窗外通常大雪紛飛,手賤打開電視,就看到101準備倒數,但是歡樂距離自己好遠,上千公里.電視上大家揮手歡笑是諷刺笑我不能回家嗎?關掉電視,安靜到耳朵清楚聽到安靜的聲音.再打開電視,主持人的笑容賭爛到自己受不了關掉.然後又安靜到受不了再打開電視.就這樣反覆開,關,開,關,開,關.然後,有類似經驗的人就會明白寂寞真的可以殺死人.除非還能從長方盒子裡抽出一根朋友來陪陪你看看能否順利熬過12點這個關卡.
去日本,有獨有的星星滿天的香煙作伴,去美國,有駱駝哥還有瞬間牛仔上身的香煙呼喚,去購買他們的同時就覺得已經開始融入當地了.雖然香煙與我陪伴了30年光陰,但是最終還是面臨戒除的決定.如果有菸友能在後續【戒煙篇】裡面找到相同的心情和焦慮,請開始安排幾月幾號之後就不再吸煙的日程.試試看,凡事做了後悔總比不做好,不是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