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有人再殺價的嗎,殺價應該才合理吧

swiftboy你是密醫唷?講得這麼武斷...
能不能做牙套也要給醫師看過才算...
你知道最後一顆牙只可以以植牙或活動假牙來恢復?
而在可以做牙套的前提下,拔一顆牙需要再磨除兩顆鄰牙來製作牙橋,
這樣至少是三顆,除非是密醫不然幾千塊很難起來的。

犧牲修磨兩顆好牙來恢復缺牙很ok呀,
而你知道固定式假牙的十年存活率比植牙低10%以上,
且一壞掉就是再多賠上兩顆本來的好牙唷:)
所以,只要你喜歡囉:)反正到最後只會越磨越多越拔越多。

swiftboy wrote:
一隻牙齒做牙套的話~...(恕刪)
lucc wrote:


swiftboy你是密醫唷?講得這麼武斷...
能不能做牙套也要給醫師看過才算...
你知道最後一顆牙只可以以植牙或活動假牙來恢復?
而在可以做牙套的前提下,拔一顆牙需要再磨除兩顆鄰牙來製作牙橋,
這樣至少是三顆,除非是密醫不然幾千塊很難起來的。

犧牲修磨兩顆好牙來恢復缺牙很ok呀,
而你知道固定式假牙的十年存活率比植牙低10%以上,
且一壞掉就是再多賠上兩顆本來的好牙唷:)
所以,只要你喜歡囉:)反正到最後只會越磨越多越拔越多。




呵呵 連執業要辦登記都不知道的 好像比較像密醫唷?

誰都知道拔一顆牙需要再磨除兩顆鄰牙來製作牙橋
問題是不是所有case都要拔掉????????



很多是牙齒的四周表層修形後套上Full veneer crown(全部鑲面牙冠)

或者使用Three-quarter(3/4冠)
Four-fifth crown(4/5冠)
Seven-eighth crown(7/8冠)
Proximal-half crown(臨接面半冠)
等等......

至於犧牲修磨兩顆好牙來恢復缺牙當然很ok(因為主要只修磨牙釉質部分 少部分會到牙本質)



至於植牙

光是植牙前的拔牙動作 ~不止犧牲自然牙根與牙周韌帶 ~

連下齒槽神經與牙根的連結也一併喪失.永遠不能恢復

而且植牙喪失牙周韌帶原有的緩衝與感覺功能 發生咬合傷害病患也不容易發現

簡單的來說 齒槽骨是汽車 牙齒是輪胎 那牙周韌帶就是避震器

植牙就是把牙周韌帶(避震器)拿掉 然後把輪胎直接瑣鎖在車上...........

在這樣長期無緩衝的受力下.........後果可想而知

至於固定式假牙的十年存活率比植牙低10%以上 主要原因應該是牙醫生磨牙技術太差 印模不準 導致.......


不知道您在進行植牙前 有告知病患下面的事情嗎?

1.植牙會喪失牙周韌帶原有的緩衝與感覺功能

2.植牙後的牙齒 將永遠無法移動 就是往後完全不可能進行矯正治療

3.植牙後的牙齒 會永遠喪失下齒槽神經與牙根的連結

4.植牙後的牙齒 血液循環會較差

5.一顆真牙因牙周病而脫落可能得等數十年~ 但少了真牙牙周韌帶保護的植牙卻可能任由牙周病直接入侵~不到2年就脫落了





swiftboy wrote:
呵呵 連執業要辦登記...(恕刪)


那你快開個業讓我找警察去關切你喔...
還有你google的那些幾分之幾的鬼東西年代太久遠了,已經不是現代牙醫在做的東西囉...
那只能在固定補綴課本裡的歷史沿革可以看的到了...
請注意一下你google資料的年代喔,哈哈哈笑死人...
能不拔的誰要你植牙啊?你google的一堆歷史名詞其實就不過是做個假牙罷了,
要植牙當然是不得不拔的牙-_-你邏輯有問題...

有問題沒救的牙該拔就要是拔,不拔你之後只會死更慘,但是你堅持我們也不會逼你拔啊,
自己的牙齒愛給誰看就給誰看,又沒拿槍逼你,像你這種人我還不願意幫你拔咧...
但是記得等你密醫搞得出問題不要找牙醫師收尾就好。-_-
不要鐵齒,我們看過太多跟你一樣的例子:)






至於植牙
光是植牙前的拔牙動作 ~不止犧牲自然牙根與牙周韌帶 ~
連下齒槽神經與牙根的連結也一併喪失.永遠不能恢復
而且植牙喪失牙周韌帶原有的緩衝與感覺功能 發生咬合傷害病患也不容易發現
簡單的來說 齒槽骨是汽車 牙齒是輪胎 那牙周韌帶就是避震器
植牙就是把牙周韌帶(避震器)拿掉 然後把輪胎直接瑣鎖在車上...........
在這樣長期無緩衝的受力下.........後果可想而知
至於固定式假牙的十年存活率比植牙低10%以上 主要原因應該是牙醫生磨牙技術太差 印模不準 導致.......

拔牙後牙齒沒了裡面當然沒有神經血管或牙周韌帶,但是骨頭內的結構與血液循環都會恢復成正常的狀況,
不管你是植牙或是拔除後做假牙,缺牙的位置都是一樣的狀況。
那跟植牙一點關係都沒有,更不是植牙的缺點。
不用著眼在牙周韌帶上,植牙沒有他進行緩衝的功能,
但是在咬合上我們會調到可以承受咬力而不會有問題,你猜測什麼,有什麼後果你可以解釋清楚,
我想有上千萬的臨床case可以反駁你的猜疑。
但是你把旁邊的牙齒磨小只會更難,除了難以清潔造成的蛀牙與牙周病之外,
每顆牙還要負擔額外的力量,
這才是造成假牙存活率比植牙低的原因!我這是有數十篇paper研究根據的,
我想比你這賣機油的猜測之言有公信力。



不知道您在進行植牙前 有告知病患下面的事情嗎?
1.植牙會喪失牙周韌帶原有的緩衝與感覺功能
2.植牙後的牙齒 將永遠無法移動 就是往後完全不可能進行矯正治療
3.植牙後的牙齒 會永遠喪失下齒槽神經與牙根的連結
4.植牙後的牙齒 血液循環會較差
5.一顆真牙因牙周病而脫落可能得等數十年~ 但少了真牙牙周韌帶保護的植牙卻可能任由牙周病直接入侵~不到2年就脫落了)

請問你,這些是什麼缺點?你把結果說清楚啊,你連提問題有些都是錯的。
1.牙周韌帶對咬合不是重點剛剛已經說明,
你做牙橋不更慘?牙橋是懸空的,這邊的感覺絕對會更怪異。
2.矯正本來就應該是在植牙之前治療,我們的病患都是這樣,我們也會跟病患說明,
你做假牙橋要做矯正也一樣要拆掉分開這你知道嗎?
3.你邏輯不對,牙齒拔掉本來就沒有神經,或是說即使是自然牙抽過神經做過根管治療就沒有!
跟植牙有啥關係?這一點跟你牙齒能不能恢復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抽過神經做完假牙的牙有怎樣嗎?有問題也是你的密醫太爛!
4.這又是啥鬼?植牙本身哪來的血液循環?你如果說的是周圍的骨頭血液循環是正常的啊,
你哪來的資料給我參考參考。植牙的成敗是在於骨整合,沒有血液循環骨頭哪裡會長?哪會骨整合?-_-
5.哪來的數十年,我看你連牙周病的成因都不知道,嚴重的牙周病牙要死兩年就會死了不清乾淨都一樣啦。
自己清不乾淨你還怪植牙爛咧。

看的我整個莫名其妙,但我覺得認真的回你這段google來的鳥資訊更無聊...





植牙後失去牙周膜~ 能用調整咬合的方式 調到恢復成有牙周膜的樣子嗎????????? 呵呵 要騙誰阿

很多牙醫生 連印模都印的亂七八糟 還奢談調整咬合???........



講那麼多廢話....



其實只不過是個~連買個賓士都要買水貨的咖而已............

不知道病患要求您做貴金屬材質假牙時~ 您給的是真正貴金屬假牙? 還是偷料成~半貴金屬材質假牙呢?

植牙時 病患要求歐美植體 該不會也偷料成~非歐美植體材質呢?

沒辦法

連買賓士都要買水貨......很難讓人不做此聯想阿??


您.....加油好嗎!!
swiftboy wrote:
植牙後失去牙周膜~ 能用調整咬合的方式 調到恢復成有牙周膜的樣子嗎????????? 呵呵 要騙誰阿

很多牙醫生 連印模都印的亂七八糟 還奢談調整咬合???........



講那麼多廢話....



其實只不過是個~連買個賓士都要買水貨的咖而已............

不知道病患要求您做貴金屬材質假牙時~ 您給的是真正貴金屬假牙? 還是偷料成~半貴金屬材質假牙呢?

植牙時 病患要求歐美植體 該不會也偷料成~非歐美植體材質呢?

沒辦法

連買賓士都要買水貨......很難讓人不做此聯想阿??


您.....加油好嗎!!


哈哈,你惱羞成怒了,我備份先!
我腳踏實地辛苦賺錢買的車甘你啥事:D
假內行說不過別人就生氣啦?^^!

關於植牙後的咬合調整,這在臨床上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任務。由於缺乏牙周韌帶緩衝及提供資訊,理論上植牙的牙冠要作成0度咬合,以避免不正常的側向力作用於齒槽骨及對咬牙,進而影響周邊組織的健康。
但實際上,若真的修成0度咬合,老實說,那要植牙做甚麼?根本連咬都不能咬。所以目前多已5~10度咬合為主,提供微弱的研磨力。因為既然都缺牙了,有得研磨總比沒有好。
台灣多數醫生對於植牙是以輕接觸的方式修正咬合,這其實是掩耳盜鈴的作法。因為如此一來,咬碎的食物幾乎都得靠正常的牙齒磨細成泥,對其他的牙齒是一大負擔。植體是較不會壞,但對咬牙及周圍的牙齒長期來說較易有牙周的問題。

至於牙橋和植牙的壽命,目前還沒有定論,因為若是能認真、規規矩矩的治療,哪一種治療方式的壽命都很長,通常會壞都是因為口腔衛生不良。

植牙的價格就像是排骨飯,店租貴、裝潢美、工資高的地區價格一定是跟著高的!
想要找便宜的植牙診所,不如前往離市中心遠一些的地方。

要學會算算看自己付出的每一筆錢,有多少是花在植體與醫生的專業技術;又有多少是花在裝潢與店租上的。
kuoyuan1 wrote:
關於植牙後的咬合調整...(恕刪)


這段言論比較值得深究,不過牽涉專業部分很深,我盡量用淺顯的敘述來解釋。

第一,
關於植體假牙的角度,並非所有的植體假牙都應該要做成零度牙
(咬頭的角度,越大越容易切斷食物),這已經是很早期的做法了,
經過這四十年來植體表面處理、螺紋設計與接合方式的進步,植體可以容忍的側向力量已經大很多,
而非早期設計的植體可以比擬,自然允許的咬頭角度會越大。
而可以到多少,其實常取決於對側牙與對咬牙的咬頭角度,而非都是零度,
其實即使是全口活動假牙也不盡然都是零度,現今植體絕對沒有這麼不濟。

第二,
對於咬合的調整,因為在緊咬時自然牙因為有牙周韌帶而會稍下沈,
所以對於植體假牙的咬合調整的準則是調整到緊咬時剛好可以咬到,
自然牙剛接觸時它的咬合的確是比較輕的,
但是在緊咬或咀嚼時自然牙下沈後卻是可以咬到且咬斷或磨碎東西的。
這並不是掩耳盜鈴,這是實用且有根據的做法。
而且,要是全口都是植牙假牙,那要怎麼調輕?還是都得調到一樣重啊,
難道植體就會因此壞掉?當然是不會的...
如果植牙假牙都無法磨碎東西,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人使用後依然會再選擇植牙?
而我也為我的親人植牙,為什麼不幫他們做假牙呢?

對於固定式假牙與人工植牙的十年存活率,隨便找應該都有快上百篇的統計paper,
其中回溯大部分paper取其平均值的報告結論約是:固定式假牙84% ,人工植牙95%
這些研究大多是在相同的變因下進行的,我想是可以信任的。
但是要知道,不管成功率再高,兩者一樣都有掛掉的機率與繼續存活使用的機率,
兩者也都有優缺點,只是長久來看植牙的確是比牙橋可靠的。
但是要做啥,你們可以自己決定,
我之前回了這麼多,只是想要反駁某些人散布對於植牙不正確且偏頗的觀念而讓人誤會,
在這邊碎碎念這麼久其實對我一點好處都沒有。
但是我認為好的治療的方式絕對是可受公評的,大家可以親自試試看,而結果好壞當然也是自己承擔。

而價格,的確是市場機制,但是醫師的專業度絕對是重點,不然只是自己吃虧。

殺價不殺價不是重點吧..
你要是覺得價格合理才會找這個醫師不是嗎?

如果你是這個醫師
你會喜歡讓人一直殺價嗎?
做啥老愛搞這種惡性循環咧...
搞到商人醫師都要把價格開的高很多讓你砍..
你才會開心嗎...

台灣人愛心很多..
有同理心的卻很少...
你老闆發薪水的時候跟你殺價...
你要不要...?
你會認為那是你努力該得到的...
但是那個醫師也是認為他努力讀醫學院
花費了這麼多錢去進修
這也是他該得到的..
首先提醒LUCC大大,和SWIFTBOY不用討論醫療問題。現階段他不只可以隔空看診,甚至可以隔空抓藥。請再給他一些時間修練,他就可以隔空複製人類,到時在他心中,人類長生不死就不再只是口號了。

接下來討論植體
由於牙周韌帶,自然牙在咬合時會有沉陷,而沉陷的程度視乎咬合力。因此在一般的咬合力下,輕咬是無法提供正常的咬合力-->也就是大部分時候要靠其他的牙齒咀嚼,只有在咬極硬或是極韌的食物時才得以發揮效用。

更由於植牙的純剛性設計,對齒槽骨和對咬牙的應力較大,故植牙兩年後會有部分齒槽骨吸收,對咬牙磨損,這在原廠的說明上都有註明是可接受狀態。若依您所說的,目前的植體可以彌補無牙周的缺陷,原廠應該不用註明這點吧!

至於植體設計的進步可以彌補牙周韌帶所提供的緩衝及認知作用?說真的,我還沒看過有哪一系列的植體可以提供緩衝(感覺就更別說了)。通常廠商的開發都以最小骨破壞和最大骨整合,也就是剛性設計為主(柔性設計在20年前就已經證實為不可行的方式)。也就是如此,台灣有些牙醫師才使用輕咬的方式來提高植體壽命。也所以我才說這是掩耳盜鈴的作法,因為對比於牙橋,植牙為了要維持壽命,使用時機是較少的。也就是拿張紙咬咬看來測試,輕咬是咬不斷紙張的。這問題在口內不只一顆大臼齒植牙時就會顯現,因為無法咬斷,病患會自行增加咬合力,對前牙區的衝擊就更大。長期下來,過度磨耗敏感的情況時有所聞。

雖然如此,植牙仍是缺牙時的治療選擇之一,畢竟70分總比0分高。更何況植體只要10%左右的骨黏合,仍然可以正常提供咬合力(這也是植體壽命長的主因之一)。若單純以術後10年的周邊組織健康狀況來看,牙橋和單顆植牙臨床上還真的沒太大差異。

另外為免樓歪了,我發表一下對殺價的感想。殺價是病患的權利,接不接受看醫師,畢竟治療就是要找皆大歡喜的方式。若醫師的開價病患不能接受可以另請高明。就是這麼簡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