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z9825 wrote:因為醫師無利可圖相比醫師有利可圖,會為整體醫療環境帶來更大的劫難。 你能說服幾個大企業老闆把會計與出納合一,勸老闆不要用制度卡財務,而且財務人員貪污是合理的,我就相信你這句話沒有說醫生不要賺錢,拿高薪是應該,但拿回扣或從中牟其他利益,本來就不合理
話說回來,既然藥局的利潤不太像是那些『廣告藥品』,那會是什?當然囉,就是『保健品』~『可能有效,可能沒效,反正不是藥,也吃不死人』,聽說這是『萎雞百科』對『保建品』三個字的定義。大家一定都知道,『奶粉、尿布一定要去藥局買』,因為真的賣得很便宜。這樣的操作方式,目的是:用便宜『奶尿』把貪便宜的家長吸進來,然後想盡辦法賣給他們有賺頭的保健營養品。試想,假設一瓶奶粉賠50元賣(反正一週只能『開罐』一瓶),但假如能讓媽媽買一瓶沒什路用的鈣粉,利潤一下就出現。又例如普X疼,即使每一盒我賠一元賣,但十個人裡只要讓我『轉』一個成功,之前九個人所賠出去的九元也就回來了。這,就是目前藥局的亂象~『削價搶客,然後轉貨』。奇怪,小屈和康康美都不用這樣玩,人家生意也是很好,為什麼藥局要搞成這樣我真不懂。那,到底還有沒有『良心的藥局』呢?有,路上其實還是很多,不過,那些藥局因為不想賠錢賣,不想平成本賣做白工(連路邊賣衣服也不會這樣玩呀),良心藥局就容易被鄰居打入『黑心藥局』行列,而外面路上賠錢賣得黑心藥局,鄰居們都說那是『好有良心的藥局』,然後個個都被『砍』的好開心,進去沒有幾千元是出不了那個藥局。惡性循環下,良心藥局的來客不多,收入就少,很容易就~歇業了!(我同學『真能生』就是因為堅持不削價競爭,但附近藥局大色貨全部賠錢賣,結果來客數銳減,鄰居連處方戔都不去我同學那邊領了,因為附近藥局領三次處方戔會送一瓶鳥鈣片。)只能說,那些黑心藥局的行銷策略做對了,一般民眾真的吃這一套。再舉一個例子。我還在同學的連鎖藥局訓練那時,正是台灣奶粉尿布市場行情正好的時機,出生率不像現在那麼低,每天都能見到新手媽媽進來給我們『砍』,說真的,當賣出去嬰兒保健品時…好開心喔,我一瓶可以抽50元耶!買二送一,買三送二啦!獎金越抽越多,越抽越開心。同學當然很敢給獎金,因為這是他自己找食品包裝廠(不是藥廠)包裝的產品,賣一瓶賺五瓶回來,我們領得越多獎金,同學獎金也發的越是開心~賺死了。曾經最高紀錄,一個月內有同事可以賣一百多瓶嬰兒營養品,一瓶賣價可是一千以上喔!初期時,我賣得很開心,因為真的領得很開心,每週都有預期外的獎金可以去三鮮喝茶。當然,我絕對不忘本,一樣會找同學來去和小葳姐話家常。但在有一次賣出去的時候,一位年輕媽媽(目測至少有D,當然,這是題外話),用很真誠得眼睛看著我問:『藥師,這東西真的好喔?真的沒問題吧?』當下,我突然語塞!!!看著她的眼睛,再轉頭看其他同事正口沫橫飛的介紹『產品』,我突然覺得很愧疚,這東西,其實不吃也是可以,且老實說,我自己也不想吃這家『包裝廠』做出來的東西。我當下緩緩的說:『其實,這東西還好而已,另外這一個更好,只是老闆叫我們主推這個,所以我先拿給妳。媽媽,你用我拿給妳的這一個好了,這個一定會更好。』我後來拿得營養品,一瓶可以抽獎金70元,且販售價格更高,今天店裡績效看起來也更好。瞧~~~對我來說…真的有夠好得!...那些黑心藥局的利潤,有一部分就是這樣產生的。
樓主你也別太怪那些消費者,我認為重點是,你賣得貴,但消費者不知好在哪裡,當然就不肯買去屈臣氏或康是美的消費者,通常是比較崇尚大廠商的那種人,對價格不敏感。就拿超市來說,微風超市同樣商品,價格是傳統市場2~3倍,去那逛的人就自覺是貴婦,微風賣的是貴婦感覺,價格不是那麼重要,消費者對商品鑑別能力也不好。充滿味精味道的醬汁產品,只要寫上日本兩字,就有人買單。你用這種策略到傳統市場賣,等死吧!傳統市場都是最實際的人,搞貴婦風法國風哄抬價格,沒人會上當。賣節瓜說是義大利人常吃的東西,微風崇洋族會買單,南門市場的消費者會告訴你,沒小黃瓜好吃又比小黃瓜貴,買這玩意像傻瓜!但傳統市場可不是沒貴的東西喔!有些攤販賣有機食材,明明比較貴生意還是很好,因為消費者分辨得出來,真的比較香濃好吃,一分錢一分貨。吃虧的是你賣藥品,賣得比較貴,品質是一樣的,消費者當然覺得不合理。消費群不同想法當然不一樣。去一般小藥局的人,可能從來都不肯在屈臣氏買東西。比較抽象的好壞只能慢慢來。如統一獨大,你很難說服別人說這有什麼不好。等發生一連串的事件,驚覺聯合壟斷的可怕,大家就慢慢醒了。
Lisa_Hsu wrote:吃虧的是你賣藥品,賣得比較貴,品質是一樣的,消費者當然覺得不合理。消費群不同想法當然不一樣。去一般小藥局的人,可能從來都不肯在屈臣氏買東西。...(恕刪) 這真是事實呢! ^^
舉這些例子,是因為太多次的黑心經驗,讓我慢慢忘記自己是個藥師。現在在其他藥局或是賣場,看著其他不認識的藥師朋友,或只是穿著白袍的工作人員,也多是口沫橫飛在『推銷』產品時,總會回想起來那時的經驗,也真的感到很不好意思,因為幾年前我也是其中一員。當然,必須老實說,開業就是要賺錢,合理與否罷了。且,並不是所有進來藥局的民眾,都能判斷自己選擇的藥品或是保健品是不是對得,或是產品的品質好壞,其實一般民眾也根本不清楚,所以有時候,藉著商品收點『服務費』總不為過吧?去診所都還要付掛號費,反而到藥局問清楚以後再去其他更便宜的地方買,對藥師來說做白工更是情何以堪!想想,我爸媽辛苦栽培我讓我唸書補習,好不容易考上個高中,繼續付學費讓我努力考到藥學系,再辛苦供我念四年的大學(還有四年間無盡的揮霍青春,喵的,有夠懷念),一直到我畢業長大成人,前後花費不下千萬,而如今我腦袋瓜裡有非常豐富的醫藥資訊可以提供給民眾,但大多數的人卻把這些知識當作廉價品,甚至是不用任何支出就能輕易獲取的,問完之後只想拍拍屁股走人…!!??真想大聲說:『藥師不是廉價品,我們也是有專業知識的人員(當然,是有幾顆老鼠屎,那後面再討論),想獲得,請先付出。』若能這樣,就真是太美好了。可惜這幾年的經驗,多得是『你說得都有理,但好像有別的地方賣的比較便宜。我再考慮考慮,謝謝喔!』只能說,還是有很多『良心藥局』(真的,那些老鼠屎就先不討論了),需要街訪們的『實質』鼓勵呀!順便強調一下,『有病看醫師,用藥問藥師』,這樣才是正確的觀念,而不是電視上有誰代言,或是『聽鄰居說』就來買,這些,通常都是錯誤的。不諱言,大家聽過進來指名的,通常都沒利潤,但我們的建議,也不是全部『無屎放屁』,拜託,就給我們賺一下吧!畢竟,開店就是要賺錢。再說一次:我們也要吃飯呀!我們也要付水電房租呀!即使是去廟裡拜拜,總要丟點香油錢,是吧!? ^^
新聞一直說『健保藥價黑洞』,你們藥局一定是賺翻了?會這樣想的,一定不是醫師也不是藥師,因為這是只有我們『兩師』懂得東西。好吧!我簡單說明。每個東西一定都有一個『成本』,一個『利潤』,兩者加起來就是『售價』。現在,我們台灣有號稱全世界最好的『健保』,什麼都保,什麼都管,什麼都給付~用自己認為的價格給付。對於藥品,『不管成本或是利潤,這顆藥價格就是這樣啦!』這就是藥品『賤飽價』得來源。然後,每年調降一點,說要節省經費,反應合理藥價。拜託,這只能反應『健保』自己認為的『合理藥價』。大家一定不知道,因為這樣齊頭式平等的控制藥品公定價,很多好用得藥品,外國藥廠因為台灣市場沒有利潤可圖,乾脆直接退出台灣市場~不賣了。不信,你去問誰家還有『康X斯』這顆鼻塞鼻過敏藥?哪家醫院還有用這顆藥?一顆沒幾元的藥…消失很久了啦!對於這種現象,其實我一直認為這有『戕害民眾用藥權益』的疑慮(我連想自費買都買不到),不知道提國賠能不能成立喔?問題就在,你把藥品價格只給付這丁點錢,人家外國藥廠才不是『佛心來的呀』!好吧,你說藥價佔賤飽太大部份,所以要一直砍藥價。問題是,藥價這東西很死,有些一顆才幾毛,再砍得也不了多少呀!更何況,藥價再高,處方上沒出現也就不會用到了呀!而且,現在賤飽藥局規定一大堆,給付又東扣西扣拖拖拉拉。試想,假如有一間加盟便利商店(健保藥局),加盟主(賤飽局)要求耗材自備(刷卡機一台好幾千,自己出;網路連線費不到數量的處方也不補助;印表機、軟體、墨水、藥袋統統自己搞定),支出自備,進貨貨款要先墊(藥品幾乎全部都是藥到付現),等結算時(至少一個月後),相關利潤(法律規定的調劑費,慢戔一張66,一般門診三日處方戔45)直接打個八折九折給你(因為點值調整,說真的,我一直搞不懂『點值』是什麼)…,這種工作你『幹』不『幹』?對不起,全台灣也就這麼一家(健保局)可以加盟,法律規定的給付金額(調劑費)說打折就打折,若是一般公司行號,早就被員工告死了。對不起,健保局就是老闆,也是仲裁者,更是發錢的老大,他說了算。懂吧!除非處方量真的很大,不然一般小藥局若是承接健保業務,通常是『幹在內心口難開』~不接處方,鄰居不來;接了,了錢又了工,若處方少,支出都吃掉健保的給付了。這樣玩下去,很多老藥局根本不想玩這健保,賣一瓶鈣粉多好賺?玩健保???我又不是是瘋了。懂吧!處方量少的藥局,健保這塊根本沒什好賺頭。...話說回來,健保其實真正的問題是~『無條件給付就診次數』。 只要付得起掛號費,我每天去逛十次不同的醫院或診所也是『我爽就好』。全世界沒有人這樣玩『保險』的呀!~ 『繳固定費用,不管你使用幾次保險權益都可以』。不可能,絕對不會這樣玩。一次就診,健保要付多少看診費和診察費?還要付多少藥費?但大家卻都一樣只是繳少少的賤飽費。TMD,真是德政呀!把我辛苦繳納的稅金就這樣隨隨便便浪費掉,就只是為了滿足『政績』。我一年也沒看幾次病,這根本不公平呀!你隨便把這『保險』問題問任一個保險業者就知道,這樣玩是穩賠的生意呀!健保要好,絕對不能『無條件給付次數』,一定要『有條件限制就診次數』,想看診多次一點,那你保費就繳多一點,這樣才合理,這樣才是『保險』的精神~『使用者付費』,而不是『賺的多繳的多』,你繳再多也是不公平,那何不『看得多繳的多』。假如我真的有錢,還要看健保嗎?林北有錢就要統統自費,指定某某教授來『給我看』,就像台大景福門診一樣,所有用藥一律原廠,因為…有錢人不在乎那幾千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