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938 wrote:這就是沒有在吃薑黃...(恕刪) 是的,國內這麼多吃貝樂克的人都是傻瓜,因為他們都不知道吃薑黃跟大蒜精就能讓B肝病毒不再肆虐。不曉得各位朋友知不知道,國內藥品銷售金額 2012~2014年B型肝炎用藥「貝樂克」連三年居冠,2014年銷售逾十九億六千萬元。新聞來源:B肝藥銷19億 處方藥榜3連霸2015年2016年我不是推崇貝樂克,但是對罹患B肝的患者而言,貝樂克可以抑制B肝病毒的複製,是合格的第一線用藥。而且多國醫師建議,患者最好一開始就使用貝樂克,否則出現抗藥性後才改用,抗藥性會比第一次治療高出50倍。一.抗藥性發生率:1.貝樂克服用1到3年的抗藥性小於1%,服用4到7年的抗藥性為1.2%。2.服用干安能產生抗藥性,改服貝樂克1毫克,抗藥性比較高。抗藥性機率1年為1%、2年是11%、3年為27%、4年則為39%、5年高達50%。3.當天錯過服藥時間,就趕快補吃。忘記服藥,隔天不可吃雙倍的藥量。4.不按時間服藥或是常常忘了吃,藥效斷斷續續,容易產生抗藥性。二.長期(5年)服用貝樂克的成效:1.持久的抑制病毒,使96%患者獲得肝臟組織學(壞死性炎症)的改善。2.持久的抑制病毒,使88%患者獲得肝硬化和纖維化程度的改善。資料來源:貝樂克的副作用、抗藥性、藥物交互作用、成效和懷孕、餵奶問題貝樂克的療效請參考下面這篇文章:新一代的口服B型肝炎特效藥貝樂克(Baraclude, entecavir)
請問各位肝指數上升後,身體會有暈眩感嗎?我是B肝帶原,這次做全身健檢時,肝指數變紅字,1個是70幾,1個是190多(忘了哪個是GOT、GPT)前2年公司健康檢查GOT、GPT為正常範圍,但病毒量5百多萬,當時醫師只建議持續追蹤目前吃了幾星期的肝藥(倍利肝),但GOT、GPT時高時低,但其中1個沒超過200,所以還沒到健保標準我需要自行自費吃貝樂克嗎?很擔心肝指數高高低低會導致肝發炎硬化...
peterjenny wrote:請問各位肝指數上升...(恕刪) 肝指數高高低低,只要經常超過標準值就的確是肝臟開始發炎的現象。至於是否需要自行自費吃貝樂克?這個問題最好是去請教醫師。梅約診所的曾嘉慶醫師認為:臨床上,決定是否開始B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需有些參考數值,包括:(一)肝指數是否有偏高,可以間接反映出身體的免疫系統是否對病毒進行抵抗作用;如果肝指數正常的情況下給予抗病毒藥物,就像兩軍和平協議,再多的槍砲也派不上用場,只是讓武器折損(產生抗藥性)(二)病毒量的檢查可以讓我們確定是否因為慢性B型肝炎病毒引發急性肝炎發作,進而正確的使用抗病毒藥物。其他還有B型肝炎病毒的e抗原、肝臟纖維化的程度、及是否罹患過肝癌等等,若非專業醫師確實是不易判斷的。而台大高嘉宏教授說,如果患者已經出現肝功能代償不全情形,如黃疸、腹水、肝昏迷等,就要馬上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挽救肝臟。若已經出現肝硬化且病毒量大於2000單位,可以給予長期治療。一般而言,慢性B型肝炎患者,ALT或GPT大於正常值上限2倍的患者,建議開始治療,若高於5倍則要積極治療,有許多藥物可以使用,需依個人情況與醫師討論。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理事長暨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教授表示,B型肝炎最重要的兩點就是何時「開始」治療以及何時「結束」治療。在「開始」的治療上台灣與國際都有共識,目前健保對於B肝治療的給付標準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針對沒有肝硬化的B肝患者,主要依據病人的ALT有無高於正常值的2倍以上(ALT≧2X),e抗原陽性者B肝病毒數(HBV-DNA)至少要高於20,000國際單位(IU/mL),e抗原陰性者B肝病毒數(HBV-DNA)至少要高於2,000國際單位(IU/mL),才符合治療條件,健保給付3年的療程。另一給付條件則是B肝且合併有肝硬化,當B肝病毒數高於2000國際單位(IU/mL),且合併有脾臟腫大,或有食道或胃靜脈曲張,健保可長期給付B肝治療,目前健保給付條件與治療指引吻合。
之前曾提過的治療B型肝炎的藥物「惠立妥」(藥品學名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簡稱TDF,商品名Viread)的第二代新藥Vemlidy (藥品學名tenofovir alafenamide,簡稱TAF)即將在今年於台灣上市,事實上,Vemlidy已在今年4月在台灣取得衛福部許可證,並且已經上市。Vemlidy的中文名是「韋立得」,目前韋立得僅可以自費方式取得,健保尚未給付。至於韋立得的副作用也記載於仿單上,常見副作用為:頭痛、腹痛、疲勞、咳嗽、噁心、背痛,但發生機率很低,停藥後症狀大多可以緩解。服用韋立得注意事項:失代償性肝硬化、12歲及以下兒童、體重小於或等於35公斤患者皆不宜服用。中斷用藥治療後,可能發生肝炎重度急性惡化。服用藥物期間可能出現:脂肪變性嚴重肝腫大、乳酸性酸中毒。每天隨餐口服一錠。建議在固定的時間服用,藥效才能持續。韋立得仿單醫學小秘書:口服抗病毒藥物停藥時機根據三大肝病醫學會的治療指引,可以停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時機為︰1. e抗原陽性的病人︰必須服用到e抗原消失而且出現e抗體(也就是出現e抗原血清轉換),然後再追加至少一年的口服抗病毒藥物鞏固治療,之後才能停藥。需要服藥幾年才能出現e抗原血清轉換,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有的人一年即可達成,有的人需要5年以上的治療。因此,e抗原陽性的病人需要治療的時間是不一定的,通常都要數年。2. e抗原陰性的病人︰目前還沒有共識需要治療多久。美國及歐洲肝病醫學會主張,這類的病人需要治療到表面抗原消失。不過,亞洲的病人很難達到這個目標,所以,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建議,至少需要一年以上都測不到HBV DNA,才能考慮停藥。一般實際上的治療,大多數是建議三年以上的治療。依據健保署的規範,除了肝硬化病人、接受非肝臟之器官移植後或接受癌症化學療法引發B型肝炎發作者(但若在化學治療前一週開始給予預防性用藥,則於化學治療結束後6個月中止用藥),可長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外,健保署已於105年10月依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治療指引,修訂B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之停藥標準並取消療程次數限制,e抗原陽性患者治療至e抗原轉陰後加上鞏固治療1年;e抗原陰性患者至少治療二年,於治療期間檢驗血清HBV DNA三次、每次間隔6個月皆檢驗不出HBV DNA時可停藥,每次療程至多36個月,不限治療次數。B型肝炎治療Q&A1. Q、慢性B型肝炎會痊癒嗎?怎麼判斷B肝已經痊癒了?A:B型肝炎的治療目標是將B型肝炎病毒從人體內徹底的清除,達到以下狀況,才算接近「痊癒」:一、 抽血檢驗GOT(AST)、GPT(ALT)值降至正常範圍。二、 抽血檢驗B型肝炎病毒量(HBV DNA)變成陰性。三、 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消失。四、 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變成陽性。五、 肝臟病理切片上肝發炎的現象消失。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藥物或療法可以同時達成上述目標,但慢性B型肝炎還是可以透過藥物加以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達成上述目標,仍非真正痊癒,因此仍要定期追蹤。2. Q、B型肝炎治療後,是不是就不會長肝癌?A:於目前的干擾素或抗病毒藥物並無法使人體中之B型肝炎病毒徹底消失,因此B型肝炎病患治療成功後仍是B型肝炎帶原者,所以仍有可能會長肝癌,需要持續追蹤。3. Q、B肝病人服用抗病毒藥物,就可以將體內的B肝病毒根除嗎?A: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肝細胞中B型肝炎病毒的複製及活性,降低肝臟發炎的程度,避免B肝患者病情惡化,進而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但是到目前為止,各種抗病毒藥物都還無法徹底清除人體內肝細胞中殘存的B型肝炎病毒,因此,治療成功後仍然是B型肝炎帶原者。
壞壞貝 wrote:一開始使用喜必福的...(恕刪) 關於喜必福:1.若是對干安能或貝樂克已經產生抗藥性,不建議使用喜必福。2.抗藥性使用2年後發生機率22%3.懷孕分級B另外,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高嘉宏教授說:喜必福是在2006年才獲得美國FDA通過,作用機轉與「干適能」相同,是藉由抑制B肝病毒DNA聚合酶以抑制病毒複製,服藥1年的抗藥性比例僅2%到3%,但服藥2年後則提高到9%到20%。喜必福是被美國FDA列為B級的藥物,即在動物實驗上無致畸胎風險,是可供孕婦使用的藥物,但為了安全起見,建議還是儘量在懷孕前完成治療,避免在懷孕期間服藥。喜必福的抗病毒力雖比干安能來得好,亦可作為初期治療的選擇,但易發生抗藥性,治療兩年抗藥性率約25%,且有較高的機會與干安能發生交互抗藥性(cross-resistant),因此喜必福的治療地位較受到限制。每日建議劑量600 mg。常見副作用與干安能類似,亦可能發生肌肉病變(myopathy)或週邊神經病變(peripheral neuropathy)的副作用。惠立妥相較於干適能,有較好的抗病毒效果,且對干安能、喜必福或貝樂克產生抗藥性者也有效。治療1年尚無發現產生抗藥性者,部分研究指出,治療4年亦無發現產生抗藥性者。屬於AASLD建議初期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選擇之一。(有關抗藥性各項統計數據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比貝樂克與惠立妥高。使用喜必福若不幸產生抗藥性,可以改用惠立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