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恐怖哦,但這個問題要問問專業的醫生比較保險
耳石脫落很可怕
樓主保重
還是問問醫生比較對吧
有時候,少數醫師會多開某些藥品,藥廠會依數量提供回扣
但醫師大都很聰明,不會太離譜被你抓包

樓主這個血壓都已經超過130/80mmhg(美國心臟協會2017年11月13日發布)一些了
應該還算是高血壓前期,藥物與飲食運動控制都有望能妥善管理
建議樓主找專業醫師討論而不是在網上聽網友的心得或腦補
體重減個15%
高血壓跟初期糖尿病狀況
會改善很多
joshwang wrote:
今年59,上週因暈眩(恕刪)
低的也很高...很糟糕喔!!
最好改變飲食, 跟我一樣吃全素...
只要豆類吃夠多+隨餐吃C(水果) + 補充B12
三高問題半年就能大幅改善
可在電腦上製作 血壓變化表, 將 血壓值 轉成 股票走勢圖, 一目瞭然......

在量測血壓後, 可加註 量測時間前 是在做什麼事.....
例如 : 運動 吃飯 吃藥 咖啡 酒類 冷熱澡 .... 床上打架後也可記錄.

我幫 老 朋友搞了一張記錄表, 並且在電腦上製作表格, 教他如何 拉線 選線條顏色 選線條粗細....
回診前, 用隨身碟複製, 來我家列印 A4 圖表,
就診時, 醫生一看....... 讚啦. 對患者的日常與血壓的關係就更瞭解, 開藥 換藥 更精確.
( 原先是存在手機, 但畫面太小, 醫生划來划去 放大 縮小 , 累... , 插 診間電腦 又怕中毒 )

數年後, 經由 運動 步行 飲食選擇......
由原本的 175/94 掉至目前的 120/70 上下 , 偶爾 短暫飆至165/86 ( 生氣 吵架......)

下表 : 線條 紅色(收縮壓) / 藍色(舒張壓) - 咖啡色(脈搏)
( 註記 高--高粱酒 , 食--吃飯 , D15--COVID-19 確診後第 15天 , 紅底黑字--服藥藥名及時間 , 淺綠底--睡眠 )


另外, 當年還幫老友製作了身高 體重 及 換算BMI 記錄表......
因立正後, 低頭看不到腳 , 要控制體重....... 如今, OK的啦 !!!
Van.Benjoin
現在不用那麼麻煩!! 買有藍芽的血壓計 自動會幫忙彙整報表紀錄!!
莊孝爺
科技進步, 各式記錄 更有助醫生瞭解病患日常.....
以下是我的經驗
小弟今年32,有過重的問題(BMI 30)
先說,我自己是有在吃藥的(每天兩顆)
目前每天早上睡醒、晚上睡前各量一次,都是量左手
數值範圍130~139、75~89
沒吃藥前的血壓是150~160、125~135

有在吃藥後的這個數值,還算是偏高的(醫生講的)
醫生給的建議是減肥
另外就少吃或不吃油炸、太鹹的食物
再來養成運動的習慣
我自己是只要有在規律運動
血壓大多會再降個10~15
加上藥物再降個30
剛好可以到正常範圍

關於開版的大哥
因為年紀關係,建議還是尋求醫生的協助
另外就是醫生也有跟我說
有些人會因為心理因素
導致在醫院量到的血壓都會偏高(我自己就是)
每次在醫院量出來的數字都會高個15~20
還有最近天氣變化大
血壓多多少少也會升高
因為疫情工作沒著落 已經很悶
年紀有了身體有問題,什麼都不會好
血壓高不是好事,建議聽從醫生的
按時服用藥物外還要控制飲食

建議透過固定的運動來降低血壓的標準
至少每天分段運動至少一個小時以上
超慢跑 打太極 瑜珈伸展 之類的
配合魚油 +部分的藥物
讓自己睡得好 血壓會降一點
睡不好血壓也會跳上去

上面是我自己過來的經驗值 從16x 逐漸控制到12x
仍然服藥努力控制中....
雖然只是路過 分享給你
吃.聽醫生的話.然後調理身體.運動或是飲食控制.小弟52歲吃7.8年有了吧.多年來相安無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