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染病防治的觀點, 醫護人員施打感冒疫苗似乎變成現在的主流.
不過, 這也造成一些反彈, 畢竟要改變觀念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不過前提是你打的疫苗是可靠的.
台灣的汽車, 往往其他零組件都做出來了, 但是引擎卻一直做不好.
因為最關鍵的技術別人不是那麼願意提供給你, 讓你跟他競爭.
國光之前的感冒疫苗是向日本買原料後分裝而成的.
這次國光要生產的是第一次自我研發自製的感冒疫苗.
如果說今年十一月 (看合約是寫十月三十一日要交貨, 所以今年應該比較晚) 預定施打的疫苗,
是國際大廠已經有很多經驗的疫苗,
我不會貼這樣的文章.
但是今年要施打的, 是這種第一次自我研製,
連國際大廠都不敢打包票能不能大量生產的所謂感冒疫苗.
那麼就是當白老鼠.
在醫療工作的人員如果施打這種疫苗, 那麼造成無法工作的時候,
這種損失衛生單位承受得起嗎?
並不是只有我有這種質疑的意見,
至少前衛生署長李明亮, 陳建仁也是持質疑的態度, 認為這批疫苗是不是能如期生產.
很多醫療的知識一直在變, 我想感染防治的觀念也會一直變.
也許這種寧可大家都打, 也不要放過任何漏網之魚這種很不經濟的防疫方式,
會因為不合經濟因素而被放棄.
外在因素很多會改變醫療行為的.
例如美國胃潰瘍是先給藥再做胃鏡, 因為做檢查, 住院的費用很貴.
台灣胃潰瘍是先做胃鏡再給藥, 因為做檢查, 住院的費用不貴.(相較美國而言)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