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判定糖尿病(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改變飲食+中醫治療幾個月後又恢復正常??

Rh wrote:
...如果要講演化的話,那人類在最近幾千年的表現本來就是逆天而行。
五十多年前台灣人平均年齡不過是五十多歲,大部份的人都是還沒活到可以得到糖尿病的年齡就掛了。因為光是傳染病隨隨便便就可以讓你掛掉或是行動不良。

你一直強調人要順著演化,順著大自然而行,那你該三不五時就不吃東西,為了吃一頓飯你一天至少要花五、六個小時去生產食物(耕種、補獵),還要隨時受到寄生蟲感染、受傷了千萬不要打抗生素和破傷風,也千萬別用無菌醫療器材包扎傷口,因為在大自然中不會有無菌的器材。而且別忘了,在自然環境下,人類嬰兒的死亡率是高達十分之一以上(在台灣約略是千分之四左右)。還有,你喝的水千萬別喝殺菌過的水,那不是自然的水,富含細菌和寄生蟲的水才是最自然的水,而在過去人類99%的時間,都是喝這樣的水生存的。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你自然不會因此得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只是,你想這樣過嗎?..

醫生很奇怪,喜歡把公共衛生與營養,戰爭等其他因素剔除掉,全部功勞往自己身上攬

如果你說的成立,就無法解釋長壽村為何都在偏遠地區,醫療不發達的地方了

古代人死亡主要是因飢餓、飢餓營養不良而容易生病,還有戰爭。你必須剔除掉飢餓與戰爭這兩個因素,才能客觀的比較

現在偏遠地區長壽村正好是這樣的範例

還有古代人平均壽命低,是因為嬰幼兒死亡率高,認為都沒有人活超過50歲簡直是莫名其妙,如果這樣,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是講給空氣聽的嗎?




Rh wrote:
他所提的證據在哪?
是觀察?還是研究?是研究的話比較對象在哪呢??
單純看到一兩個案例就說這兩者有關聯是非常不可信的說法...

又來拿權威與統計嚇人了

病人被騙著一直吃藥,健康卻愈來愈糟,這時醫生拿藥廠出資的統計報告來說,「依據統計你會好」,實況卻是愈來愈糟,肥胖、水腫、不良於行、視力變差...,醫生還反對病人去問別的病患,只能相信他手上藥廠出資的統計報告,要不要信?

統計學還有一項叫抽樣統計,如果抽樣結果都與官方報告不合,就可證明官方報告是偽造的,醫生怎不談談這一點?

很多醫師反對營養師搶飯碗,說營養師不准越權管治療,甜的食物一律不准吃,搞得病人營養不良,健康愈來愈差;但GI值這套管理法,卻是營養師研究出來的,許多水果對糖病病人都是合法,效果比醫師推銷的藥物好,要怎麼說呢?

Lisa_Hsu wrote:
但GI值這套管理法,卻是營養師研究出來的

這套管理法是哪一位營養師研究出來的?

看來維基百科的資料可能出錯了,請你上去更正一下內容:
David J.A. Jenkins (MD, PhD, DSc)
Jenkins is credited with developing the concept of the glycemic index as a way of explaining the way in which dietary carbohydrate impacts blood sugar.....

Glycemic index
The concept was developed by Dr. David J. Jenkins and colleagues[2] in 1980–1981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in their research to find out which foods were best for people with diabetes.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Lisa_Hsu wrote:
又來拿權威與統計嚇人..
病人被騙著一直吃藥,健康卻愈來愈糟,這時醫生拿藥廠出資的統計報告來說,「依據統計你會好」,實況卻是愈來愈高,醫生還反對病人去問別的病患,只能相信他手上藥廠出資的統計報告,要不要信?
.....(恕刪)


這位大嬸的{假設}好像有點.....
我在醫生那邊認識的病人,有按時間服藥的,有遵照醫囑控制飲食的,還沒發現有{健康卻愈來愈糟}的例子;
如果沒按時間服藥,因為是慢性病,所以{健康卻愈來愈糟}我不知道時間是多久? 是5年還是10年?

如果是一位超過60歲的糖尿病患,再過10年,我相信有沒有服藥應該都是{健康卻愈來愈糟}的居多
-----因為年紀大本身的健康當然會{健康卻愈來愈糟}---你有看過年紀越大身體越好的嗎?

你又如何知道他身體越來越差是吃藥引起? 我的醫生從來不會反對我去問別的病人,在衛教講座也會交流病人意見,不知道你是哪裡認識的醫生--醫生還反對病人去問別的病患? 我除了遺憾不知道要說啥

Lisa_Hsu wrote:
醫生很奇怪,喜歡把公...(恕刪)


近代醫學本來就是很複雜學門,公衛、營養本來就是其中一部分。近代公衛政策沒有醫學基礎根本就沒辦法做。舉例來說,如果不知道SARS是空氣傳播,那政府根本沒辦法去制定防範SARS的政策。況且我從頭到尾可未把人的壽命延長和單純醫術技術進步畫上等號。乾淨的自來水、飲食、疫苗,通通是要靠政府公衛政策去做。

再來,長壽村的存在只是在證明村落的老年化,不代表什麼。都市裡一樣很多長壽老人,只是媒體沒報。如果去抓政府人口普查資料,你會發現住在都市的老人是遠比鄉村多的。


還有,我只強調古人平均年齡五十多歲。學過國中數學的應該能搞懂平均的意思是什麼。還有,如果近代醫學不能帶來人壽命延長,為什麼台灣老人人口數一直創新高呢?


Lisa_Hsu wrote:
又來拿權威與統計嚇人...(恕刪)


所以醫師治癒病人就能讓每個病人活蹦亂跳?
以糖尿病來說話好了,以前糖尿病患者常常因心肌梗塞,傷口感染等掛掉,現在可以撐到洗腎,所以你會看到以前時代早會掛掉的人現在可以靠洗腎、臥床等還活者。當然你會有錯覺說醫師越治越差。那不是你問題,是人之常情。

還有,以我們自己科來說我們和營養師可說密切配合,我們自己都非常要求病人盡量去看營養師。我不知道你哪來的自信說醫師都很排斥營養師?

Rh wrote:
還有,以我們自己科來說我們和營養師可說密切配合,我們自己都非常要求病人盡量去看營養師。我不知道你哪來的自信說醫師都很排斥營養師?..

剛剛不就有人說飲食控制不算好,一定要要長期吃藥才算好...

還有藥廠與健康食品廠鬥爭史也很精彩,史料很多,可參考食品政治,雙方我都覺得非善類

Lisa_Hsu wrote:
剛剛不就有人說飲食控...(恕刪)


那是飲食控制不下來就得靠藥物控制。
如果每個病人單靠飲食就可以控制好,那怎麼還會需要藥物呢?
更何況能真正改善飲食習慣的人少之又少。

Rh wrote:
那是飲食控制不下來就得靠藥物控制。
如果每個病人單靠飲食就可以控制好,那怎麼還會需要藥物呢?
更何況能真正改善飲食習慣的人少之又少。
...(恕刪)


補充一下.
其實就算真正改變飲食習慣通常也不會好.
許多疾病的機轉是不可逆的..
可憐的孩子 wrote:
小弟今年30歲

樓主你在體重暴瘦之前,體重有過重(BMI: 25~30),還是胖肥(BMI>30)?

藥一定要吃,要配合醫生的指示
得了糖尿病,眼睛和血管的病變是會一路走下去的,這時一定要吃藥來控制血糖
(只有約1%的病人可以不吃藥,靠飲食和運動就能控制血糖)
就像AIDS一樣,不去醫院看醫生是會完蛋的!

假如有人得到AIDS,只看中醫,下場會如何?
Lisa_Hsu wrote:
很多西醫喜歡說洗腎的原因是糖尿病,不是西藥,但糖尿病的原因說不清楚
正解是代謝西藥導致肝臟衰弱,所以有了糖尿病,等肝臟無法抵擋藥物後,接下來受害者就是腎臟了

大姊,你是在害人,你知道嗎?
糖尿病是破壞力非常強大的病,影響到血管、神經、腎、和免疫功能
是可以把全身破壞光光的疾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