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弟妹們,你們真的考慮好要進入醫學系了嗎?

如果大家還是用「不爽不要作」的觀點來看,醫生是不會出來反駁的,因為真的己經很不爽不想作了,四大科的問題就留給鄉民們解決吧。
看了許多人的回覆真是令人灰心....

明明是對急重症醫療現況不了解還在那邊一直發表"不爽不要做", "醫生薪水高得嚇人", "願意走急重症的都是成績比較差的醫師"...

我踏入急診也已經10年了

以我之前受訓的醫院為例, 前幾年要申請急診專科訓練非要該屆畢業前幾名的才有機會參加甄選, 絕不是成績不好的才會去走急重症領域

但是這幾年情況改變了, 不斷創新高的醫療糾紛賠償, 越來越惡化的醫病關係, 充斥輕慢症患者的過度擁擠環境, 健保過度的壓榨, 光是每年過年時急診爆滿的人群就足以嚇退一堆想要走急重症的人...

漸漸的, 這幾年沒有人要走急重症科了, 各大醫院都招不到急重症領域的醫師, 而今線上苦撐的人力一個個因為逐漸增加的壓力與惡化的環境而出走, 我們現在一個人要做1.5個人份的工作, 我三月份的上班人數比起我們科的護理人員多50%, 真的很難撐, 真的快垮了...

看看現在各大醫學中心的急診壅塞, 看看現在各中小型醫院的急重症人力缺乏, 真的快垮了...
內外婦兒
即將空空空空

把救病人救活
但是病人殘障
家屬告告告告
醫師變成加害者
要付100%肇事責任
還照顧殘障病人
的下半生所有開銷



CC1311 wrote:
過往醫生地位大如天
...(恕刪)


恐怕是徐先生與您等

被著實寵壞了吧

仇醫者恆仇醫

多說是無益


若有一天您光榮移民海外

不小心 不得已

需要在國外檢查看病

您就深切體會了


我的朋友們的經驗是

有人在英國可是掛號 掛了三星期

只是為了拿感冒藥

結果感冒都好了差不多 還看不到醫師

新加坡急診至少要過好幾關訊問 等四個多小時才可以掛號看病

日本加拿大沒轉診 休想進大學醫院一步去看病 借借廁所四處逛逛也許可以

許多地方光是診斷書費用

就足夠可以讓你把汽車的油箱整缸加滿

還沒算到診察費用呢

大陸某市區內醫院的急診 不管誰掛號進去

根本還沒看到醫師 掛號櫃台就直接決定你是甚麼病了

一律是急性膽囊炎 一律要開刀



到時可別又回台重辦健保卡

找台灣這群被寵壞的醫師 和崩壞的醫療院所

他們在您的眼中是卑微的

我想以您的高貴

他們不值得您掛號

其實這沒有甚麼好吵的
醫生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沒有必要將自己神格化
鬼島法官跟民眾付出多少,那麼自然就有等值的醫療回饋

醫德?? 救人??? 台灣人民不需要這麼空泛的口號
cost-down, 依法看病(法官不准的,不看;會被告的,轉走)這2個才是台灣醫療的中心思想
硬要在這個仇醫的社會做理想化的醫療只是害了自己也拖累你的家人

在你執行醫療行為前,好好想個5秒
1) 這個病人會不會告我?
2) 我有沒有3000萬可以賠償?
3) 轉走這個病人,我可不可以睡得更安穩?


如果這3句箴言反覆念個幾次,哪有甚麼病人處理不了?
又何必在這裡跟鄉民爭個你死我活?

在我看來,樓上很多醫護同仁都是沒有頓悟真理的人
本人參詳得道後奉勸各位: 放下醫德跟理想,人生還是很美好




Malaria wrote:
看了許多人的回覆真是令人灰心....
明明是對急重症醫療現況不了解還在那邊一直發表"不爽不要做", "醫生薪水高得嚇人", "願意走急重症的都是成績比較差的醫師"...
我踏入急診也已經10年了
以我之前受訓的醫院為例, 前幾年要申請急診專科訓練非要該屆畢業前幾名的才有機會參加甄選, 絕不是成績不好的才會去走急重症領域
但是這幾年情況改變了, 不斷創新高的醫療糾紛賠償, 越來越惡化的醫病關係, 充斥輕慢症患者的過度擁擠環境, 健保過度的壓榨, 光是每年過年時急診爆滿的人群就足以嚇退一堆想要走急重症的人...
漸漸的, 這幾年沒有人要走急重症科了, 各大醫院都招不到急重症領域的醫師, 而今線上苦撐的人力一個個因為逐漸增加的壓力與惡化的環境而出走, 我們現在一個人要做1.5個人份的工作, 我三月份的上班人數比起我們科的護理人員多50%, 真的很難撐, 真的快垮了...
看看現在各大醫學中心的急診壅塞, 看看現在各中小型醫院的急重症人力缺乏, 真的快垮了......(恕刪)

大部分鄉民的水準就可以體現目前社會的水準

說真的,會說那些風涼話的人真的是不常跑醫院的人

所以他們無法親身感受目前台灣的醫療現況

等到哪一天他們自己或家人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就知道了...唉

yangyush001 wrote:
東扯西扯一堆
那你說哪個工作比醫生好
以醫學院的程度可以達到的標準
舉個2,3十種比醫生好賺的來聽聽
(不可以舉女神卡卡那種特例!)...(恕刪)

除了三師之外你有沒有聽過『精算師』?

teige wrote:
恐怕是徐先生與您等

被著實寵壞了吧

仇醫者恆仇醫

多說是無益


若有一天您光榮移民海外

不小心 不得已

需要在國外檢查看病

您就深切體會了


所以台灣的健保制度才是先進阿

連老美CNN都呼籲美國要學台灣(雖然欠一屁股保費)

以前知識不豐,愚民太多
醫生過太爽

現在有GOOGLE大神
小毛病自己搞定就好了

為什麼糾紛多?
因為醫生都愛唬爛
就算不懂,多爬點文也不會被唬爛

除了是開腦開心的,其他有什麼高科技的嗎

不要勉懷過去的榮耀~跟一般上班族收入還是好太多太多了

xelos wrote:
其實這沒有甚麼好吵的...

在你執行醫療行為前,好好想個5秒
1) 這個病人會不會告我?
2) 我有沒有3000萬可以賠償?
3) 轉走這個病人,我可不可以睡得更安穩?


(恕刪)


+1

以後 只要是 重症 急症

醫生 沒 100%的把握

就只會說「這很嚴重 、 建議轉到 大醫院」

而病人 就在 不斷轉診的過程中

失去 搶救的機會

但~~~~~~~~~~~~~~~~~~~~~~~~~~

這時 醫院 醫生 全都沒有 責任

這就是 劣幣驅~遂良幣 的 下場

阿丁仔 wrote:
藥品採購!降你懂嗎?...(恕刪)


別講的那麼大聲啦

藥品採購

每個醫生都有嗎?

採購--------->在每個公司都會發生

小弟 有很多朋友

在 產業界 當採購

也是會 發生 像您說的事

就像 台積 或 鴻海

也是有採購人員呀 被招持 多多少少啦

但你不能說 台積 或 鴻海 個個員工都有這種好康呀?

醫生也是呀?

僅有少數 對採購藥品的 醫生 可能有這種好康

但不是 每一個吧?

更不是 樓主所 討論 「急症室的 醫生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