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了很多, PO在這給大家看看而已, 我們應該是在一起的, 而不是敵對的雙方


honwen2157 wrote:

各行各業都需要人家尊重吧!!


我只是一個水電工,醫生你說說看,你有沒尊重過這職業的人
還是說能用錢解決的就不必太尊重
我可是很尊重醫生的哦




的確~各行各業都需要人家尊重吧!!

醫生你說說看,你有沒尊重過這職業的人

魔城主人 wrote:

我想在台灣善良的人還是居多的

就算在愛嘴砲的 01 多數的網友也是是非分明.有正義感的
看看幾年前花蓮慈濟醫院小朋友斷指(其實只是一塊肉)的急診事件
花蓮海洋公園海豚事件
...
..
.
01的鄉民, 其實都還滿可愛的。

再以我家遭遇為例
岳父大人因半身不遂常會有排便問題
多年前某次就醫處理排便問題就這麼天人永隔(血管瘤破裂)
我們除了傷心難過也不會去責怪醫師與醫院

當然現在的台灣人權意識抬頭, 興訟事件漸漸增加
但是其實興訟也出現在各行各業而不獨只是醫糾不是嗎?

我想多數人其實還是非常尊重醫師

只是醫生的社經地位與收入
難免讓許多人既忌妒又羨慕, 說話有時有點酸溜溜

特別是各位醫師大大所稱四大科沒人要幹
在我們的眼中來看其實不也是因為你們有許多的出路可以選擇
這讓我們這些沒得選擇, 必須留在原地血汗奮鬥的人更加心酸


其實! 由於二代健保要多收保費的議題
許多鄉民已經或多或少的了解醫療體系崩壞的問題
但是醫師荒畢竟還太遙遠
醫院總額支付制度下的醫療品質反而對我們比較切身
更別說越努力賺錢要被剝更多補充健保費這件讓人鬱卒的事

當有些人語帶恐嚇的對我們這些鄉民說
"當老子不幹了, 你們這些死老百姓就知道慘了"
自然更讓我們覺得, 這些人根本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我常會想
標榜清廉的馬政府為何不得民心?
劉憶如雄心萬丈的想改革稅制, 為何得不到支持?
他們可都是社會菁英呢! 


就如同大大您標題所寫我們應該是在一起的, 而不是敵對的雙方
大家都在為這個社會奉獻自己的心力, 其實是缺一不可的
就像 honwen2157 網友提到他是水電工, 各位醫師大大尊重他嗎?

以前就學的時候, 老師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一樣是刻木頭的, 木匠與木工老師傅, 刻出來的就是不一樣
因為一個只是當成職業, 一個已經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請您繼續努力!
努力的人, 一定會被看到的。



這些人根本是得了便宜還賣乖。+100

swiftboy wrote:
的確~各行各業都需要...(恕刪)


我不但很尊重 , 還常常請教這些師傅一些居家問題 , 不懂為何要不尊重水電師傅 , 你半夜沒水停電連水電急診都沒有。
魔城主人 wrote:
當然現在的台灣人權意識抬頭, 興訟事件漸漸增加
但是其實興訟也出現在各行各業而不獨只是醫糾不是嗎?


是的,但這些訟案多半屬於民事的「損害賠償」而非刑事的「業務過失」
,醫界對用民事訴訟解決醫療糾紛並無意見,反對的是動輒「以刑逼民」,
應該是故意或明顯重大疏失才能動用刑法。有些不明究理的傢伙把這些主
張和「醫療疏失無責任」掛勾,實在是令人無言。

魔城主人 wrote:
特別是各位醫師大大所稱四大科沒人要幹
在我們的眼中來看其實不也是因為你們有許多的出路可以選擇
這讓我們這些沒得選擇, 必須留在原地血汗奮鬥的人更加心酸


不管選擇什麼出路,絕大部分還是當醫師,還是得面對刑法的虎視眈眈。
以為醫美很好做?大錯特錯,醫美的糾紛比五大科還要頻繁,醫師賠錢
的人數更多,但是因收入比在五大科拿的多,賠起來會比較甘心一點。

魔城主人 wrote:
其實! 由於二代健保要多收保費的議題
許多鄉民已經或多或少的了解醫療體系崩壞的問題
但是醫師荒畢竟還太遙遠
醫院總額支付制度下的醫療品質反而對我們比較切身
更別說越努力賺錢要被剝更多補充健保費這件讓人鬱卒的事

當有些人語帶恐嚇的對我們這些鄉民說
"當老子不幹了, 你們這些死老百姓就知道慘了"
自然更讓我們覺得, 這些人根本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同一件事,各人有各人的感覺,在下也不便說什麼。只想告訴大大
幾個客觀的事實:
1.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找不到外科醫師,三重院區只剩一個外科醫師。(新聞有報)
2.整個花蓮縣,花蓮市以南只有一個婦產科醫師,目前因受不了壓力而休長假中。(新聞有報)
3.今年榮總招收第一年住院醫師,內科招了四次仍未招滿,外科勉強招滿(只是不知道
會不會只待一兩年就跑),榮總尚且如此,其他醫院就更不用說了。
醫師荒會很遙遠嗎?我不知道幾年才能算是遙遠,但很有可能發生在目前社會這些
青壯階層邁入中老年,亟需醫療照顧的時候。是不是危言聳聽?但願如此......
k4210 wrote:
醫師荒會很遙遠嗎?我不知道幾年才能算是遙遠,但很有可能發生在目前社會這些
青壯階層邁入中老年,亟需醫療照顧的時候。是不是危言聳聽?但願如此......



6年級前段班是個不幸的年級

出生時,剛好是威權教育的尾聲,小時打罵教育少不了
求學時,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民國65年龍年,應該是生育人數最高)

國中時,我的班級編號是64號,高中時,是73號…


解嚴的來臨,代表開放的開始,我剛好是古板年代的最後一棒

出社會也是面臨有史以來最多的求職潮,這批求職潮,剛好與台灣最後的輝煌時代相輝映

等到事業小成,要買屋時,人說是少子化,我說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購屋需求,就是現在

可預期的未來

等老年時,因為子女生得少,得靠別人來照顧,卻遇到有史以來最大的老人潮…

而屆時,我只能把我的積蓄全貢獻給無健保的醫院?及自費的看護?

如果賺得夠多,我甘願

不然我一定去啥波波,中中開刀的醫院

能便宜的治好病是我幸,能痛快的走,更是我的大幸。
至於走得不甘不脆,是我命。

ps:可悲的是,我不會告醫師,卻可能擋不住我的下一代,臉色哀淒的離開醫院時,在門口給某些收入不高的高才生說服下,跑去告醫師。

飛翔的兔子 wrote:
6年級前段班是個不幸...(恕刪)




6年級跟7年級比真的幸福多了 起碼一樣都是30歲時期
房價就差了快要一倍了 現在很少聽到7年級在北部五子登科
6年級就真的一堆了 年代也沒像現在這麼狠
約聘制 爆肝制 責任制 無薪假 花招百出


是的,但這些訟案多半屬於民事的「損害賠償」而非刑事的「業務過失」
,醫界對用民事訴訟解決醫療糾紛並無意見,反對的是動輒「以刑逼民」,


嗯! 我想多數的鄉民也只是希望在資訊不對稱的狀況下,
("病患家屬對醫療知識的不足", 我們金融從業者的名言就是 "資訊的落差,暴利之所在")
能保有一些制衡甚至反制的能力, 而不是真的要告死醫師
所以個人也贊成 "醫糾的醫師除罪化"

只是大部分的鄉民看到包括我, 看到 "除罪化"
直接就會想到 "脫罪" . "沒責任" ... 的相關詞彙
在此感謝大大的解說


k4210 wrote:
2.整個花蓮縣,花蓮市以南只有一個婦產科醫師,目前因受不了壓力而休長假中。(新聞有報)
.........(恕刪)


這個題目在下有在其他的討論串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2781304&p=31
看到 Rh 大大的說明

不過在下還是不是很認同就是了 (我剛好是花蓮人!:Q)
個人認為這主因還是東部地狹人稀, 政府重北輕南..等種種政策所造成的區域發展問題
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應該是現在的健保制度下, 大醫院越來越大, 小診所越來越少 的關係吧?



k4210 wrote:
醫師荒會很遙遠嗎?我不知道幾年才能算是遙遠,但很有可能發生在目前社會這些
青壯階層邁入中老年,亟需醫療照顧的時候。是不是危言聳聽?但願如此......
.........(恕刪)


看到這再次覺得各位醫療人員真的很可愛又單純
不像我們滿肚子壞水

這個部分在下原本提到 "醫院的總額給付制度"
一方面也是做球給醫界的各位, 希望有人能從這方面來跟大眾說明。
畢竟沒醫生之前, 應該還是會先醫療品質先慢慢滑落吧?
特別是總額給付讓醫院賺不到錢, 甚至賠錢的情況下,
就算醫生有意願從事高風險的醫療行為,
醫院也不見得同意是吧?


只是! 只是!

在下看到這篇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2751838&r=2&last=36441700

還是不免嘆氣, 然後心想這樣的醫生也許真有滿腹委屈
但是! 我還是希望他趕快完成心願, 趕快離開 (不過以目前住院醫生的薪資大概還要熬很久)
這樣的心態已經不是我上篇所提 "木匠與木工老師傅" 的差別了
這樣的心態不但讓鄉民仇醫, 讓他自己不快樂
只怕他的工作也不會很順遂(因為充滿了防衛.怕惹事的心態)
也影響他人(工作夥伴.甚至病患)

這比沒有醫生更糟糕!!!
(不想無謂的開戰! 所以不在那篇討論樓裡面放炮, 還請這樓的大大們見諒了)




講個冷笑話! 大家去看電影 "普羅米修斯" 了嗎?
看! 最後誰活下來了?
當然是要有醫療知識的人才能活下來 ...
今天的新聞 "50人搶救血崩婦"

我想台灣還是充滿溫情的
台灣人仇醫更不是事實! (至少不是多數人)


大家一起加油吧!
張教授說

那就這樣吧

1515151515
當我們沒有能力改變大環境時
那就改變自己吧
趁年輕,轉科容易時,離開"錢少,事多,離監近"的四大科,
還有很多更好的工作環境可以選擇

面對惡劣的醫療環境
醫生還可以掉頭而去,選擇不需看急重症的科別或工作環境
病人卻沒得選擇會不會得急重病

這方面說來
醫師還是比病人自由一些
病人還是最終的受害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