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中西方,蔬果量都不夠多,食物都太油太鹹。
西方的漢堡、三明治,裡面都只有少少的幾片萵苣。
西方餐中蔬果前三名是:馬鈴薯、萵苣、玉米,明顯深綠色蔬菜不夠。
中式也沒多好,隨著所得增加、肉類產量提高,
以前過年過節才能吃到的肉,現在則是餐餐吃。
好的飲食內容是每餐的蔬菜佔1/2,澱粉類1/4,蛋白質1/4。
最低限度則是天天五蔬果,等於每餐1碗菜+1份水果。
另外,油炸品少吃為妙。
因為很久以來 西方就是比東方富裕 物產豐富 所以他們只吃最精華的部分 最精華的部分當然都是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 所以以現代的思維來看就是不健康

而東方人 尤其是中國人自古人多地少 什麼食物都必須充分利用 一物多吃 自然顯得食譜多樣化 顯得健康 其實就被逼出來的

joe720325 wrote:
美國人的主食都是起司.漢堡.培根.沙拉.奶昔...那些都是高油高熱量的東西...(恕刪)


幾週前看過一則報導
這類食物都是收入較低的人吃的
因為
去超市看蔬菜的價格比吃漢堡還貴

受訪的人說
他也不想吃
但,這是價格便宜的選擇
美國我不清楚

之前去過德國出差
我看當地員工中午吃的都很清淡
最常看到的是生菜沙拉配麵包
這裡的麵包不是台灣那種高油高鹽高糖的麵包
是吃起來比較乾,比較紮實的那種
台灣小吃更可怕,肉員,珍珠奶茶、機排,還有高油的牛肉湯、羊肉爈,中式熱炒也是,什麼炒飯啊,炒牛肉,都很高油,所以台灣人肥胖率也很高,只是比較重減肥。不然真的胖很快。老外有的也吃的很健康,三餐吃生菜配麵包有點像是subway那一種的。其實我覺的中式料理才是最可怕的。動不動就用油去炒。又多次加工。醬料又好幾十樣。看看日本、越南、東南亞,就知道我們吃的真的很不健康。還有很愛喝那種煮了一天一夜的那種湯,裡面的油都煮出來。吃這種很傷,所以減肥都不能喝肉湯。外國人比較少喝湯。

AllenTang3434 wrote:
幾周前看過一則報導這...(恕刪)

在澳洲念書的經驗
麥當勞一份套餐不到10塊澳幣
去買超划算日式便當就要10塊錢
只有吃不飽的白飯+炸雞+醃漬薑片
重點全部都是冷的
出國才知道麥當勞是我這種窮人在吃的~~

Hungry Jack's比麥當勞便宜 內用還飲料喝到飽

joe720325 wrote:
我是說主食耶我們台...(恕刪)


我聽你在那邊以偏概全。

美國一般家庭料理比台式油炒的清淡多了。沙拉或濃湯當配菜,主餐烤肉類加烤地瓜或洋芋或米飯。

很多台灣人不知道美國很多家庭的主食是米飯。美國在2012年生產1千萬噸的米,是台灣的7倍多,除了本國食用外還有能力外銷。美國稻作的收成及種植也逐年增加,跟台灣近年來大量把農地變更成建地的趨勢相反。

美國人吃米飯的方法某些層面跟台灣民國五、六零年代那種豬油拌飯的吃法有點像;他們是拌奶油。

跟我們台灣人不一樣的是,美國人不會邊吃飯邊喝湯。他們的湯多半是濃湯,屬於主菜之前單獨吃的前菜。

Maedatsun wrote:
我聽你在那邊以偏概...(恕刪)


其實我覺得 原PO是來反諷的

中式 低蛋白 低纖維 高醣類 高脂
西式 高蛋白 低纖維 高醣類 高脂
健康吃法 高蛋白 高纖維 低醣類 適當脂肪

至少西方贏了一個高蛋白
https://tinyurl.com/4ah27wpx (短網址為01停權星粉H先生網址) 慎入

saokie wrote:
其實我覺得 原PO是來反諷的

中式 低蛋白 低纖維 高醣類 高脂
西式 高蛋白 低纖維 高醣類 高脂
健康吃法 高蛋白 高纖維 低醣類 適當脂肪

至少西方贏了一個高蛋白


中式台菜都是高蛋白吧
我們3餐當中都有多肉類.蛋.豆漿.魚肉....等等
這些都是低蛋白喔!??????
西方=美國?
怎麼不去跟義大利和希臘比比看,台灣愛用豬油,香酥油可是很不健康的,更別說糖和鹽的用量

就算說美國好了,會把速食當每天主食的大多是教育和所得較低的一群,中產階級以上的也重視營養均衡
而且他們不像台灣因為工時長三餐都外食,自己在家煮的比例還滿多的
美國料理那麼多種你卻只想到起司.漢堡.培根.沙拉.奶昔.........
你真的有去過美國嗎?還是看幾部電影自己想像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