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像成工廠趕工,機器溫度升高。
2.【防禦系統要將血液裡的毒素排出體外,因此皮膚會過敏】,
這表示血液毒素,可以從皮膚排出體外?
過多的血糖血脂要不要也用這種方式排出體外?
3.潰瘍跟纖維化。
並不是潰瘍與纖維化讓病毒無法移動。(你文上都說血液毒素了,怎麼病毒還會留在原地)
反覆或嚴重的潰瘍才會造成纖維化。
如果潰瘍不治好,才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醫學理論,很多人不懂,所以用「想當然爾」的說法解釋。
若要「合理」比較,
中國古代只有中醫,皇帝更有一堆御醫,
活到80歲以上的有4個,
活到7字頭的有11個,
活到6字頭的有30個,
其他更短命的有259個。
以前是人生70古來稀。
現在的平均壽命都有70歲。
古法真的比較好?
有部分是好的,但因為偏執(無論是中醫或西醫),只會讓自己更糟。
hittaku0413 wrote:
1.發燒不是把病菌...(恕刪)
h大 這三點說得很好
樓主的第 1, 2 點或許還過得去
但第 3 點後就很具爭議了
其實靠個人免疫的主旨並沒有錯, 當疾病超出了免疫可控制的範圍, 就需要外來的輔助, 這是很無奈的事
問題是一般人可能不容易判別什麼時候已經超出了人體免疫的極限
所以多知道一些實際上的機制是好事 以幫助時機的判斷
但不是像本文第 3 點以後的那些解釋 ...
自然療法和藥物控制 我覺得都有其價值, 但直接說藥都不好 真的很容易產生誤導
真要說的話
我身邊看過更多完全排斥藥物控制而 死亡 的案例 !
更令人無奈
只能往好的方面來看待
至少他們是抱著自己開心的信念 走過最後的人生
beenphon wrote:
我近20年的胃潰痬.如果醫生可以.我也不用花那麼多金錢和時間.不知看了多少醫生.吃了多少藥了.前陣子靠某牌健康食品好的.
這篇文不是要告訴大家不用看醫生.而是要告訴大家身體的自然反應和"藥"不好
自然療法的確已被推崇多年.不可否認.信者恆信.
至於活多久.並不代表活的健康.在台灣.人平均有5-10年是躺在病床上.多躺這些年真的好嗎?
我自己也有長期胃病,自己的經驗是:
西藥有效,中藥有效,改變生活與飲食也有效。
因為當時自己不懂養生,只好靠藥。
許多三高病患,早知健康飲食的重要,卻不願遵從,最後只能靠藥。
幸好,病患仍能藉由藥物正常生活,有些甚至藉由生活調整,達到藥物減量或停藥。
那麼,如果沒有藥呢?
自然療法是好的,可建構出健康的身體,屬於養生的部分。
過度消耗健康,產生的疾病,有些可以藉由自然療法調回正常。(未發展成不可逆疾病之前)
然而,養生靠自己,生病靠醫生。
很多疾病是無法靠自然療法痊癒的。
有些疾病,就是要躺在床上數年才會死亡。
醫療進步,不是只有延長這部分的壽命(最近醫界提出「放棄急救同意書」),
更多是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如關節置換、膀胱肉毒桿菌等,
若以自然療法,大概仍無法行走與正常如廁。
小鐵子 wrote:
皇帝多數早死的原因,不能說是醫療不足的緣故。
過度沈溺於享樂、周旋皇族後宮臣子間壓力、國家事務繁忙案牘勞形、處在隨時有人掠奪皇位高度壓力,這些問題尤其心理壓力是華陀在世也難醫。
還有不能拿皇帝幾百年前的醫療來比現在醫療
同年代的西醫比一比又如何,三百年前的西醫如何?五百年前的西醫如何?
你所提到的
「過度沈溺於享樂、周旋皇族後宮臣子間壓力、國家事務繁忙案牘勞形、處在隨時有人掠奪皇位高度壓力」,
現代位高權重的人也有,甚至因物質欲望多,壓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壽命是現代較長。
因為主文焦點是,以自然痊癒方式,
若談自然痊癒,古代人吃藥少,更常用自然痊癒方式。
所以採用古今相較的方式。
以上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請問你比較三五百年前的西醫,重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