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tommy wrote:
照過胃鏡了,但並沒有完全確認胃或十二指腸的潰瘍,可能兩者都有。


你是碰到蒙古大夫嗎! 照了胃鏡都還不能確定是否有潰瘍,如何對症下藥

萬分感謝,台大章醫師看來真的資歷很棒。
不過目前我給長庚劉乃仁醫師固定看診中,劉醫師也很不錯,如果將來考慮轉診會去台大的。


windtommy wrote:
萬分感謝,台大章醫師看來真的資歷很棒。
不過目前我給長庚劉乃仁醫師固定看診中,劉醫師也很不錯,如果將來考慮轉診會去台大的。恕刪)


劉醫師OK的, 雖然我沒有給他看過, 但是我知道這位醫師
至於你最後的那幾句話,沒辦法囉~ 病人太多了,又是名醫.
前兩天去長庚看電腦斷層報告,整個胰臟散布著白點,醫生說那是鈣化(或是纖維化,記不清楚了),胰頭最嚴重,明顯有一塊,他判斷我的病因可能兩種,一是過去的高血脂,二是少見的不明原因,也就是天生基因造成的,若是後者則屬胰臟癌高危險群,我聽了差點沒嚇死。
另一方面,醫生告訴我過去一個月的降血脂藥已經明顯有效,血脂降到97,屬正常值偏低,劑量減半再吃一個月看看,保持一百多就可以了。
生病這半年來,從四月初開始記錄所有病徵,三天兩頭都有輕微的左上腹或右上腹不適,大多維持不久,且與進食都沒有明確關係,問醫生這是怎麼回事,他也講不清楚。我知道胰臟真的發炎的疼痛就像嚴重的胃病,但至今我沒有這種症狀,而且脂肪便也不明顯,最近這兩周大號看起來都很健康,不知有沒有誰有經驗能分享一下?

問過一位認識的長輩(約67歲),他在幾年前第二次膽結石造成及性胰臟炎,微創處理結石後,胰臟已經受損,造成糖尿病,需要配合降血糖藥,控制得不錯,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問題,其實一個老人有糖尿病藥吃藥也沒甚麼太可怕的,這對我算是鼓勵吧。
剛剛google胰臟鈣化,看到一篇高雄榮總腸胃科衛教的淺談慢性胰臟炎,2014年的文章.
再回頭看你的發文,所以以前你時常喝酒嗎? 30歲以前,
然後以前你的體型胖嗎? 你說你減了十幾, 以前血脂偏高 ?
上述都是您提過的,剛好符合那篇文章提到的, 也有統計數據有關各式胰臟發炎.

文章裡面有提到止痛的方式,那麼我剛剛心裡想的沒錯,也許是慢性發炎與鈣化造成的疼痛,這疼痛未必是進食所造成的,
所以文章內有提到外科止痛方式.
之前我長期看的腸胃科醫師,難怪他替我做腹部超音波都做很久,要找那顆很難找到的肝臟一公分血管瘤,
以及有次檢查當中,他自言自語的說 胰臟在這裡....我有鮪魚肚.
所以你的胰臟鈣化,日後是可以請教醫師是否可以以超音波方式檢查,no radiation.

恭喜你找到原因了,麻煩的是 未來生活要特別注意飲食了,那篇文章有提到,去看看~
至於非西醫式的調養或中醫之類的,我建議你....要審慎,你自己也知道 胰臟要是發病的話,是很恐怖的.

可惜你住大台北地區, 我住中壢,我的腸胃科醫師以前是你的劉醫師的長庚同事, 所以我才說過我知道劉醫師,
這裡病人沒有長庚門診多到爆,醫師能替病人詳細檢查的時間就很多,也能花很多時間替病人講解,

多注意飲食,那篇文章提到每日脂肪攝取量不超過60克,
定期回門診追蹤

airbus330 wrote:
剛剛google胰...(恕刪)


@Airbus330:

http://org.vghks.gov.tw/gi/News_Content.aspx?n=53286BCFCDEE9493&sms=ADE5498308F01FE8&s=D1237767DBCEF134

慢性胰臟炎依照1988年馬賽-羅馬的分類大致可分為三類:1. 慢性鈣化性胰臟炎(Chronic calcified pancreatitis),主要代表例子如酗酒引起。2. 慢性阻塞性胰臟炎(Chronic obstructive pancreatitis),如胰臟癌等引起。3. 慢性發炎性胰臟炎(Chronic inflammatory pancreatitis),如自體免疫性疾病如Sjogren’s 症引起。

我應該是屬於第一種,但起因不確定是飲酒,也可能是高血脂。2010年我第二次犯急性胰臟炎就很小心了,幾乎不碰酒,就算有也非常少,一年碰不到幾次。看過一些醫學文章,高血脂造成的蛋白質一樣阻塞胰管,且高血脂自己常常都無感,目前醫生也比較傾向這個。
年初發病以來我就一直維持低脂飲食,但五月份驗血,血脂仍257,其他各種指數都降至正常值了,所以醫生判斷這可能是原因,天生較高的血脂,偶而大餐就升高到致病的程度。
不過,我弟弟天生胰管狹窄,也發過胰臟炎,後來用支架擴管才治好,治療完後的追蹤同樣是找長庚劉醫師,所以現在劉醫師建議我弟弟也得回去再檢查一下,已判斷我是否屬先天性的(例如自體免疫疾病),若是就建議去做癌症基因檢測。

現在我最希望的是能確定我屬於第一種慢性胰臟炎,如果去掉致病原因就可以避免再惡化。我還很年輕呀,真的很不甘心。

今天剛去台大找了張毓廷醫師,他是這方面的權威。
他告訴我更仔細的病因,不過其實也晚了,只能比較保守的治療,並且做癌症基因檢測,了解我是不是屬於容易轉成胰臟癌的體質,若是可能就預防性全胰切除,若否就持續密切觀察。

真是可怕的病,我這半年來一直沒有明顯疼痛,生活大致也繼續,飲食很健康就是,求上帝憐憫了。
持續密切觀察.......真的,所以要特別注意了
而且,你那個沒有明顯疼痛應該也很困擾你,也要一併請教醫師
加油
偶發的左上腹或右上腹不適感,強度從來都沒超過空腹飢餓的感覺,但似乎未直接與進食相關。
今天抽血抽了10-12管,要做各種檢查。同時也做了超音波,是章醫師(張醫師的太太)親自做的,不是其他的檢驗師,我在兩天內被兩位台灣胰臟權威給照顧到了,他們也簡單說明目標是要幫助我恢復到接近正常的生活水平,後續就看報告了。
另外,台灣醫療系統由於制度及預算問題,並沒有對病人很好的第一線諮詢服務,導致病人只能到處打聽,自己上網查,也不了解醫院運作,真的很多事情得要自己來。
我是在網上找到台大這兩位醫生,自己求證才知道他們算台灣這方面的第一把交椅,沒有任何正式管道,甚至付費服務能讓我更了解這些。可見對於更有錢的富人,也必須是透過醫界朋友介紹,透過親信安排才有好服務,無法花錢打發。
信用卡都可以有高級貴賓服務了,甚麼都妥妥貼貼,但攸關性命的醫院沒有。
但是台灣的醫療仍有不少可取之處,偏向方便及平民化,而且台大的醫師見我個案特別,一些自費檢查幫我用他們自己的特殊預算付掉了,我猜是他們科室的小金庫這種東西吧(類似柯P的MG149)。
我會轉往台大繼續看。

airbus330 wrote:
持續密切觀察......(恕刪)
很糟的壞消息
已經台大的基因檢測確定是基因變異造成的慢性胰臟炎,胰蛋白酶在胰臟內就被活化造成傷害,長期下來就變不可逆的傷害了。至於其他的高血脂或酒精,只是病因之一。
且基因型是轉癌的高危群,所以待時機可能得做預防性全胰切除。醫生說等我的胰臟衰退到血糖無法控制就是時候了,然後我得一輩子藥物控制血糖及各種胰酵素。

我的天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