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將基礎中醫精要寫成了武俠小說! (#可參考第8樓之閱讀心得#)

幾天前突然感到後頸不適,接著身背覺得涼涼的。
結果花20元買了些紫蘇葉,取四葉熱泡後飲下,一會兒後果然背部熱了起來 !

漸漸感覺到中醫草藥治病的厲害了 !


a1h2o wrote:
幾天前突然感到後頸...(恕刪)


真沒想到,我今天竟然走進了中藥店,向老闆請教了紫蘇葉、桂枝湯。

可能真是吞多了感冒藥丸或藥房成藥而有點擔心,

畢竟狗狗都自尋草藥了,回歸天然總是安心些!

果真藉由一本小說,讓我有了醫藥上的比較。
老實說,初聞友人介紹此書時,心中存有些懷疑。
1.武俠小說乃誇大為多,且多數為無以對證的野史。
2.看到此書售價不及汽車雜誌,果真能呈出正統知識 ?

畢竟自己是初接觸中醫者,擔心對人引用了不正確內文而誤人。倒是之前嘗試喝紫蘇葉茶以祛背寒是有效的。

日前參加高中同學會,刻意介紹此書給一位從事中醫的同學,沒想到今天得該同學回應 :
此小說確實引用醫經藥理以輔助故事演進,欣慰這般作品出自本土筆者,而非對岸與香港,是一能助素人對中醫產生興趣之作。

換句常用的話說,此書是CP值頗高之物
不枉我開此樓介紹給大家 !
終於在回鄉的路程上閱完了這本《五行 經脈 命門關》
相較於閱讀之前,我是完全不碰中醫,
此書確實讓我初步認識了什麼是中醫所謂的...辨證論治。
先不談是否就此依循中醫,但至少此書不斷強調用藥理念,多少改變了我長期服用速效藥劑的觀念。
再能於高潮迭起的武俠內容中傳達醫經藥理,確實能引人進一步瞭解中醫的興趣 !

藉此發文感謝樓主的推薦 !
趁著年假空檔,整理了此小說前三回所提到的傳世名方 (因為小弟不懂針灸,所以沒辦法分析書中所敘)
(1)
桂枝湯 (桂枝 芍藥 生薑 大棗 甘草)
芍藥甘草湯 (芍藥 甘草)
(2)
茵陳蒿湯 (茵陳蒿 山梔子 大黃)
小建中湯 (桂枝 芍藥 炙甘草 生薑 大棗 飴糖)
黃耆建中湯 (桂枝 芍藥 炙甘草 生薑 大棗 飴糖 黃耆)
(3)
調胃承氣湯 (大黃 甘草 芒硝)
小承氣湯 (大黃 厚补 枳實)
大承氣湯 (大黃 厚补 枳實 芒硝)
葶藶大棗瀉肺湯 (葶藶子 大棗)

呵呵,看武俠小說而整理筆記,還真是頭一遭,倒是以故事記住方劑,確實比讀方劑學容易多了!
大黃是個好東西,藥之四維之一,運用得好,對身體很有幫助

當保養用,每天一次,0.3~0.6克左右
謝謝gmfong的閱讀分享
謝謝seamaster1120的閱讀整理

至於lls613所提的大黃,小弟尚未嘗試,但瞭解人體內不時有毒素形成,所以我都是每週服用3~5克的黃連粉作為解毒之用,感覺還不錯 !
a1h2o wrote:
謝謝gmfong的...(恕刪)


會被稱為川(將)軍的大黃,被列中藥四維之一,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
參考醫砭寫的

大黃
http://yibian.hopto.org/yao/?yno=98

【性味歸經】

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

【功效】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
黃連
http://yibian.hopto.org/yao/?yno=100

【性味歸經】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大黃還有一個推陳致新的功效

我在前年發的文章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5262001&p=2#65742317

裡面有介紹大黃的影片
既然lls613談到了單味藥,小弟即仿效seamaster1120的作法,藉此整理除了此書前三回湯劑外,於故事中提到的單味藥草 :

(1)紫蘇葉,白及,遠志,石菖蒲,紅参
(2)茯苓,車前子,柴胡,香附
(3)人参,大黃,桂枝,芍藥

能藉一故事增加一點基礎常識,點滴累積,希望能逐漸擺脫公事包裡的各類成藥 !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如果要當常備藥,只要幾種就夠了

單味:

回陽:炮附子

活血化瘀:三七+丹參

清熱解毒:大黃

複方:

風寒感冒:桂枝湯或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也可)

身體濕氣重:防風通聖散(當保養的話,可每天少量)
防風通聖散,用途比較多


其他補氣補血藥就暫時不推薦了,以通為補;身體氣機通暢了,吃什麼東西自然會補得進去

(也可以暫時不吃,因為在已經通的狀態下,再吃中藥沒什麼意義)

睡眠時間正常且足夠,自然有補益的作用!

中醫,只是在通經絡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