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遲遲不敢放寬鬆綁就是被那些不打疫苗的人害的,因為那些人雖然是少數,但萬一被感染到變成重症,國家就必須花更大的成本來治療他們,會因此拖垮醫療負擔,也就是說這些自私的少數人只顧著自己,卻在影響著社會上大多數人,政府也應該要適時的放手不要在一直保護這些巨嬰,那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後果自己承擔
- 12歲以下小朋友還沒接種疫苗..小朋友只要有確診, 全校或全班停課10~14天- 台灣勞動人口以製造業居多, 如三級, 影響產業甚多- 如真的當流感化, 確診的人一多, 主要是醫療量能是否可以負擔.- 目前政府對確診或疑似匡列的, 還是偏嚴格, 還有產業需要停業幾日..等, 其實對確診者還有公司是不友善.- 媒體大肆渲染, 就算流感化, 也不想被貼上疑似確診標籤, 影響人際與社交活動.- 民眾心理仍是一大挑戰, 畢竟之前防疫成果這麼好, 現在要大家接受共存, 短時間仍是很難縣市長選舉快到了...如疫情這樣延燒下去, 可能會影響整個選情, 這才是執政黨最大考量, 所以上個月開始跟大家洗腦, 接受共存。
確診人數越來越多是可以預期的,但是這也代表我們會越來越接近與病毒共存,早日解除防疫限制,像國外一樣全面解封,不會在像現在中央與地方不同調,有些人要清零有些人要共存,這樣防疫只會變的更亂,確診就居家隔離就好,輕症者也不需要通通往醫院送保留給重症患者
打疫苗,優點:半年內受感染機率低,以後數年內的重症機率低。缺點:各廠牌疫苗都有嚴重不良反應,都有致死案例。若以機率來算,無疫苗染病死亡 >> 打疫苗副作用死亡。要不要打,自己評估了。即使有打疫苗,還是要戴口罩。畢竟年幼族群沒打疫苗。目前看來,政府打算用疫苗覆蓋率來護經濟,也藉此,半強制人民打疫苗。不打第三劑,不能去媽祖繞境,不能進八大...以後還有新的禁令嗎?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疫苗有數量限制、有時效限制。目前BNT已經沒了,幾個月後,可能AZ、莫德納、高端都沒了。到時疫情爆發,才想要打疫苗,可能也沒得打了。這群人會是真正的疫苗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