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68分
文章編號:90202389

個人積分:2179分
文章編號:90205886

運動可以提昇骨密是有研究的。我帶一個50歲的女性同事去健身房(我不是教練,沒收錢)。2年,他骨密Z值從-2.4升到-2.1。我不知道他有無吃營養品,但沒吃骨鬆藥,而且他還吃類固醇(有自體免疫疾病)。

老話一句,有病看醫生,但養生還是要靠自己。就以長期臥床患者來說,就算用上所有醫療方式,還是會逐漸骨鬆+肌肉萎縮。


個人積分:2179分
文章編號:90286261
羅CL wrote:
因為骨鬆連帶他的膝蓋也不太好
所以跑步這類他就比較做不來
但重訓應該是可以考慮,但會建議要請教練嗎?
骨鬆跟膝痛無關,通常膝痛是受傷或退化。
膝痛+骨鬆+肌弱者,可以先用"枯木逢春訓練法"。
進步後,再採取深蹲-->負重深蹲。
給你一個觀念,退化性膝蓋,更要靠強壯的股四頭肌撐住。
連韌帶都可以透過訓練變強壯。
(以前認為不行,現在發現可以)
完全沒重訓經驗,建議要有人教,教練課可以去。
健身界教練品質差異頗大,CP值差異也大,與品牌無絕對關係。
並不是說他會教錯(至少基本動作不會錯),只是要你掏多少錢才學會。
而有些教練會給你排課表,讓你看到負重進步。
不能說他是錯的,對某些族群而言,看到進步就是持續運動的動力,就願意掏錢。
而我認為,對初學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動作品質。
至少,姿勢正確才能保證操作安全不受傷,無傷才能持續,
而且是有能力自己練的持續(教練課 1500元/1hr,自己練50-100元/1hr)。
提升重量後,保持每個動作一致,就沒那麼簡單了,需要不斷練習累積經驗。
也可看影片,邊做邊修正。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