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rylin wrote:
其實你說的供需原則的...(恕刪)




會告的還是會告 相信比例100個不到1個
拿我剛講的台大愛滋器官事件
也不見受害的5個家庭出來做提告動作
會告的人搞不好就連感冒發燒沒處理好就提告
說到底還不是為了錢
只能說現在台灣的現象
少數怪獸 醫生出走 大眾無奈

Eric0850 wrote:
你引的文章是啥醫勞盟寫的,我只能說行行都有本難念的經。


1. 醫勞盟的文章不都是醫生寫的。

2. 不管手術結果如何,醫師都幫這個法官解決膽囊的問題,改善他的健康。
如果任何對醫療行為有疑慮的人都去告醫生,這個醫生光準備資料跑法院就花去大半時間了,哪還有時間照顧其他病人?醫生又不只看你一個病人,還有許多真正病情嚴重和弱勢的病患,等著醫生去救呢!別這麼自私好咩!

3. 如果你沒有能耐當史懷哲,就不要要求別人當。如果你沒有勇氣在現今醫療糾紛頻繁的環境下行醫,就不要鼓吹醫糾,讓台灣醫療環境更惡劣。好好在你的研究上精進吧。

Eric0850 wrote:
別這樣說,行行皆平等...(恕刪)


你撞車
車子壞掉了
人也受重傷了
走來兩個人
一個修車工人
一個醫師
你選哪一個

你拿車子跟人命比
天才

vickyen151 wrote:
台大愛滋器官事件 ...(恕刪)


這兩件事情相比

一個是程序問題 一個是現代醫學的能力問題

不能相提並論
Eric0850 wrote:
我也贊成你的看法!

這樣醫生也不用和在一起吃大鍋飯!

好醫生自然要得到更好的報酬,爛醫生這樣的老鼠屎就可以排除!

只是就算這樣,我還是可以說,還是一堆人會選風險相對低但報酬更高的科別。

所以我覺得啥風險高啊,健保補助有問題都只是藉口!

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逐漸在改變,就算醫療官司少了,就算健保補助合理了

但是只要是人,多半還是會選輕鬆但待遇好的工作的!


希望在下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這個情形.

雖然這兩項是假設性的命題,但在下還是想奉勸大大
切勿以己度人,就拿在下比較熟悉的外科系醫師而言
,你現在去醫學中心還不愁找不到外科醫師手術(尤其是
那種年輕有幹勁的),雖然醫學中心並不輕鬆,待遇也不見
得比區域/地區醫院好,為什麼這群人還自作賤地留在
大醫院.我不敢說他們全是為了病人著想,但他們那種
追求更高層次挑戰的企圖是可以肯定的.當外科醫師
完成了一項高難度手術,或是從死神手中把傷患搶回來
的那一剎那,那股成就感和快感可不是金錢所能比擬的.
當外在的環境改善之後,醫師的熱血是會回來的.
JFR wrote:
這位大嬸也把專業看得太廉價了吧!...(恕刪)


依我個人在國外求診過的經驗
台灣醫療專業真的很廉價啊!!!!
廉價到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比醫生專業,看法比期刊科學
還有遵循醫療指引做事的教授級醫生變成沒良心愛賺錢的傭醫
台灣啊..........

Lisa_Hsu wrote:
畢竟被割除膽囊,日後生活不便飲食受限制,倒楣的話可能像漢唐中醫說的那樣,因為肝分泌物無法順利由膽排出,15年後導致肝結石或肝癌(恕刪)


To Lisa_Hsu:

以下節錄醫學網站資料:
『慢性膽囊炎
(1)病人表現:慢性膽囊炎的病人,臨床表現不如急性膽囊炎那麼典型,模糊不清,常似“胃病”,如右上腹部隱痛,腹脹(即肚子發脹),噯氣和厭油膩等消化不良表現,若觸模右上腹部(膽囊所在區域)常有觸痛感。急性發作時同急性膽囊炎。
(2)家庭養護:若曾被醫院確診為“慢性膽囊炎”的病人,而又經長時期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反復發作,應考慮護送病人早日住院手術治療,以徹底根治。』

依此資料,慢性膽囊炎的人本來就不能吃油膩食物及生魚片和蹄膀,和開不開刀沒有關係。他的慢性膽囊炎已經9年沒好,以醫學照護觀點,開刀拿掉以免留在體內併發癌症,是正常的處理方式。
還有,你怎麼那麼喜歡引用沒科學根據的『漢唐中醫』啊?現在是21世紀,有一點科學素養好嗎?


kopin0720 wrote:
你撞車車子壞掉了人也...(恕刪)


醫生趕去救人,

車子壞了,沒有計程車或其他交通工具!

只剩同行的修車師傅...

拜託!行行皆平等...沒有一個人的命一定比其他人高貴好嗎?
全民健保是德政

卻是荼毒人心的開始

近的是荒唐的醫病關係和結構

遠的則是人性和人心的改變

投射到社會上是無限上綱的抗爭和內耗

台灣為什麼越來越退步?

換部長 換院長就有用?

我是四大科的醫生, 我不說艱深的東西, 只是說說我的心情

我必須老實的跟大家說一件事, 就是對生命有熱情, 我才會走四大科
當初我認為走四大科(內外婦兒)才是醫生....
因為這四大科真的是跟人的生命和健康有關, 簡單的說:
就是沒有四大科是...會死人的, 所以我才走四大科

10幾年前, 我的第一志願是外科, 雖然那時醫療體系已經開始受到健保的荼毒,
但外科醫生是第一線跟死神在拔河的,
當時我真的認為只有外科才是醫生, 我的唯一選擇,
我也真的APPLY上了, 但....
我仍舊是外科的逃兵, 因為逐漸增加的醫療糾紛和逐漸惡化的醫病關係,
我還是退縮了,
但我還是選擇其他三大科之一, 其一是我還是認為四大科才是醫生
其二是我選擇四大科我可以也有能力照顧我的家人,

我的成績不錯, 我大可選擇其他小科, (所以當初我選外科時, 主任可開心的...)
可是我不想只會看皮膚, (當然皮膚也很重要啦), 當你媽媽年紀大的時候,
我想身體健康一定比皮膚美醜重要

現在我還有一點餘火, 一點對生命的餘燼, 一點對自己的尊嚴
我還在四大科奮鬥, (題外話: 我們一班100人, 現在只有5人左右在大外科)
明年應該還在四大科, 後年就不知道了, 我岳母一直叫我去她的醫美診所幫忙....
我老婆很辛苦, 我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 還好她願意支持我
我有兩個小孩, 大的快3歲, 小的剛剛出生, 我想要陪陪他們成長...

我的朋友在加州, 只是要開一個腕隧道症候群的刀, 整個加州就只有2個醫生有開這種刀
而且還要排到2個月後, 所以他回到台灣,
回國之後, 國泰馬上開完, 還是健保給付...

當醫生, 是"非常非常"需要熱情的, 今天我們台灣島的醫療還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靠的是我們前輩的努力, 不斷的精進自己和出國深造,
那如果有一天, 島內的醫生沒熱情了呢????

寫到這裡, 我只是要說, 我個人和絕大多數99.99%的醫生, 一定是盡心盡力為病人付出
沒有醫生會故意害病人的, 我當初若只想賺錢, 我大可不必走四大科,

當我把一根跟養樂多吸管大小的呼吸內管在數秒之內放進瀕死的小生命,
讓他有了機會為自己奮力一搏的時候,
我贏到的只有對生命的喝采和大家所謂的"醫德", 家屬有時還會"忘了"說聲謝謝
我替醫院爭取到的還不如腳底按摩的健保點數

大概又有人會說了: 不爽就不要幹...
沒錯! 我快不要幹了, 四大科少了一個外科醫生之後, 又要再少一個了
我不做四大科, 我會不會餓死, 答案是:不會
而且說難聽一點, 我有能力照顧自己和家人,
如果真的怎麼了, 有我的同學,學長甚至老師幫我開刀

醫生真的只是需要"尊重"
電腦前的大家, 你們真的會尊重醫生嗎?
如果四大科都出走了, 那台灣怎麼辦???

寫到這裡吧...
















Rh wrote:
醫療的溝通沒有pro...(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