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0850 wrote:
請別說我是天才,醫生...(恕刪)


不會阿..懂得在船快沉之前趕快跳出來,然後還可以大聲指責那些留在船上的人沒成功把船救起來,這麼利害的人不是天才嗎?留在船上把船救著不要沉下去的人才是笨蛋,他們忘了家裡還有家人在等他,真是笨死了。在鍵盤上打打字就可以說人解釋不清楚說人不夠盡心,這種人才夠聰明....
這個議題吵這個久了,怎麼還是有人喊『不爽不要做』或者『怕熱不要下廚房』。

其實真的不用喊,要走的真的都走了!剩下來會出生的真的是有心想要改變現狀,但可能沒有政治或者其他影響力。但是至少影響一個鄉民,多一個人理解也好。

『做一行怨一行』或許是很多人的通病。但是現在醫療的狀態已經不是抱怨的狀態了!

年輕醫師要選跑道,例如像台大洪醫師,其實一點都不難。洪醫師離開台大,大可默默的去賺錢,而不需要這樣大張旗鼓。他想要表達的就是一種擔憂,這也是大部分現在還堅守崗位的醫師的心態。並不是擔憂不賺錢,而是擔憂這個體系會崩潰。

有人說,醫師不都很厲害,上來抱怨不如去找大頭來改革。其實醫師除了醫療專業,搞不好在政治方面的影響力比各位鄉民都還不如。能做的不多,在這個網路的年代,多發聲讓業外的其他人能了解,或許就已經是在默默的幫忙了!

前面有四大科的網友提到,離開五大科,要養家活口對我們這些醫師來說都是輕而易舉。但是醫療崩盤後,一般民眾怎麼辦?



Eric0850 wrote:
2012-06-08 17:54 by Eric0850
這才是值得令人尊敬的醫生!

若要說醫生(或是老師,或是律師,或是法官...各行各業請自行填入造句)值得令人尊敬,

那就是對自己的工作忠心。

就像大學教授也會叫說,待遇比國外名校低,但其實這沒啥好叫的!

要不然你就夠優秀,人家名校願意聘你,不然,你就轉行!

但會埋怨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教授還是充滿熱情默默地在目前的環境下做好自己的教學與研究。

我想各行各業應當也都如此!

這就叫啥...要進廚房就別嫌熱。

另外,爆個小八卦吧..
這個案子已經送過醫審會,判定無故失,所以檢察官將要不提起刑事訴訟。
而刑事訴訟法第323條規定是檢察官若不起訴,那不能提起自訴。
因此這位法官趁著檢察官還未提起不起訴處份前,趕快把事情鬧上新聞提起自訴,這樣就可以將輿論轉移到自己身上。

還有,報紙寫的未必是真的。舉一個我曾聽過的例子:
某醫院有位婦產科醫師,為了照顧病人沒有結婚生子,本來是睡在醫院照顧病人,後來因值班室被收走所以在醫院附近租房子,晚上10點多還可以看到醫師去查房照顧病人。
某天有個年輕病人生完小孩後死掉了,跟著病人一起在床邊照顧病人的家屬知道這位醫師很用心,沒有多做苛責。但是那些沒來醫院照顧病人的家屬,在事發當晚氣衝衝地到醫院,不僅嚷嚷要醫師負責,還用力抓起醫師的領帶。隔天蘋果日報在第二版寫了這件醫療事件,將醫師描寫成一副不負責任,不知所措的樣子,而家屬猙獰的一面一字都不提。從這之後我就對報紙所寫的醫療糾紛通通打折扣看。

而因為這件事情,我也打定主義決不走外科系統,死也不願意在自己規定的休息時間還多跑一趟回到醫院看病人,誰知道自己哪天會遇到這種難纏家屬和惡質媒體,將你的名聲掃地。
Eric0850 wrote:
想不通若對醫生的醫療行為產生質疑時, 為啥不能提出告訴!?

你買東西, 受到不當的待遇, 會投訴消基會!

吃東西, 食物中毒, 也會對商家提出求償!

大學生對於教授授課內容不滿也可投訴!

那為啥病人質疑醫生醫療行為有問題時, 為啥麼不能訴諸法律?

我想很多人可能都不是當事者(也就是可能被誤診的那一位),才會提出一些啥法律行動會阻礙醫生醫療行為等等的言論。若今天換個角色,你或是你的家人被誤診時,你會怎麼做!?


To Eric0850:

一般消費糾紛是用民視訴訟,這是合理的。
醫界現在爭取的是去刑事化而非不能告。

病人或家屬一樣可以提出民事訴訟,但是以往民事訴訟,原告要負舉證責任,因此困難重重。因此幾乎現在都以形事附加民事的方式提告,一方面幾乎沒有成本,且檢察官會全部接手處理。這樣超低成本而且幾乎沒有門檻的提告條件,在加上除此之外病患沒有其他管道可以面對醫療系統,因此才會延伸出這種全世界獨步的高醫師刑事提告與定罪率,其中真正疏失與單純不滿的全部混在裡面。

去刑化只是改變這種畸形的狀況的第一步,其他配套,例如醫改會提的醫病協調會等等,可以讓發生非預期性醫療狀況或者不好的醫療結果時,病患可以獲得醫療人員更誠懇的說明。現行的刑法只是逼著醫師,不管有錯沒錯,不肯也不敢直接面對病人或家屬。你想想一個你面對一個隨時可能會告你的人業務過失傷害,你有辦法好好的坦誠布公的跟他討論事情嘛!何況用法律,沒做到100%就是有錯的標準,所有醫師都是罪犯。
妳一直談醫師失誤,五住醫師有失誤嗎?妳到底是誰,故意不看內容,五位醫師說有息肉,結果是結石,以目前的醫學科技,息肉及結石可以百分百分辦嗎?就因為五位醫師判定有息肉,不就證明那是一個有問題的膽,妳到底還有什麼疑問呢?奇怪耶妳!!!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任我行說: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實力!

每個人的公道都不一樣

武則天說:誰對我好,誰就是好人!

想怎麼做就做吧!!!

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路的

當醫生的頭腦都不笨,自然會有出路的

所以別杞人憂天!

當民眾的也別擔心

台大還是有千千萬萬的胡醫師

就算台大的醫生跑光了,還有大陸、波蘭、菲律賓的醫師

總會有人看病的

別著急~

生態自然會達成平衡的!!!

Eric0850 wrote:
你買東西, 受到不當的待遇, 會投訴消基會! -> 可以,告他謀殺人格,提刑法謀殺罪。
吃東西, 食物中毒, 也會對商家提出求償! -> 可以,告他謀殺,一樣,刑法伺候。
大學生對於教授授課內容不滿也可投訴! -> 可以,告他謀殺你一輩子的未來,告一百次謀殺。




看出其中荒謬之處了嗎?
許多人習慣把醫療行為看做消費行為,但出了問題卻又把事情升級成「刑法」等級,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

第一,醫療行為本來就不是消費行為,你付出的金額多寡無法決定獲得的成果好壞。
第二,醫療行為無法保證成果,只能就機率提出解說。如果百分之百保證療效,是包醫行為,是違反醫療法的。

再就第二點詳細點說,
醫療本身帶有不確定性,
所以才會有所謂的「存活率」「死亡率」「偽陰性」「偽陽性」等等一大堆機率。
醫師不是算命的,無法鐵口直斷。
但現在民眾對於醫療的要求,是要求醫護專業百分之百不能出錯!這是不可能的。
醫護人員也是人,醫療本就是一群訓練有素的平凡人操作的不完美的科學,跟有其他專業都一樣。

這年頭酒駕可以無罪、連續殺人可因素行良好而不用償命,
但胡醫師依據多次超音波記錄,摘除一個可能有逐漸長大的息肉的膽囊,卻如此十惡不赦?
膽囊息肉,唯一「確定診斷」的方式就是開刀,其他影像學分析都是間接診斷。
那不然以後每個懷疑有息肉的都去開刀好了?大家可以告個痛快!
TotalEclipse wrote:
Eric0850 w...(恕刪)



哪有十惡不赦!? (或許如前面的人所說, 有人是藉機騙錢, 那又另當別論)

就是質疑他的判斷是否正確, 所以才訴諸法律啊!

我本人也發生過, 同樣一份檢驗報告, 給三個醫生看, 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所以醫生素質是參差不齊的!

我住鄉下朋友常跟我開玩笑說, 你知道為啥鄉下人的壽命都低於都市嗎?

醫療資源不足是原因之一, 其中有一部分可能就是被醫死的!

但是鄉下人憨厚, 根本不知道真相.

所以, 若真是誤診, 請問該如何自力救濟!?

去醫院拉白布條就會還他公道嗎? 會乖乖的請第三公正單位來處理嗎?

我看最後還是病人自己就吞下來吧!?



若他的診斷無誤, 自然也就會還醫生公道.

醫療官司應該不是只有非專業的法官就可以直接判決吧!?

就算如此, 被告的醫生也會找出有力的律師與顧問證明他的診斷是正確的.

無論任何事情, 打官司耗時費日, 沒人喜歡打官司 (當然, 若是騙錢的話, 那就另當別論)!

但這種事情若不打官司, 把所有的證據攤開來看, 專業的傲慢是很容易掩蓋 (銷毀) 自己的缺失的!


至於升級到刑法層次, 當然啦, 這是有點超過!

不過這樣才能把證據全部攤出來! 若是民事官司, 自己舉證...

拜託! 白色巨塔的秘密, 是一般民眾說要拿就拿得到的嗎?

就算拿到了, 小老百姓也搞不清楚是否有所遺漏或是遭到竄改?



不過話說回來, 告醫生醫療疏失勝訴的機率真有這麼大嗎?
Rh wrote:
另外,爆個小八卦吧..
這個案子已經送過醫審會,判定無故失,所以檢察官將要不提起刑事訴訟。
而刑事訴訟法第323條規定是檢察官若不起訴,那不能提起自訴。....

所以醫師們悲情哭喊裝可憐了半天,原來事實上要告醫師是非常困難的,還要通過2/3由醫界人士組成的醫審會,才有可能提告,連法官都告不動

那你們剛剛悲情個什麼勁?能夠通過提告,想必本來就案情十分重大,不值得同情,還要除罪化,真是嚇人
模擬劇情:

患者:「醫師,你說我膽囊裡面有一顆息肉,到底是良性惡性。」
醫師:「就超音波影像來看,應該是顆息肉,大小不大,我們再觀察看看好了。」
患者:「那如果是癌症怎麼辦?!」
醫師:「根據過去經驗,這種膽囊病灶多為良性,我們三個月追蹤一下,如果越長越大,到時候我們再考慮開刀處理」
患者:「越長越大!?開刀!?醫師,你確定這息肉一定是良性的?三個月後會不會就來不及了?」
醫師:「經驗上不會啦,但沒有開刀做切片我們也無法確定。只是這時候就開刀似乎太急躁了點。」
患者:「醫師,如果後來發現是癌症我就告你!」
醫師:「那.... 我幫你聯絡外科,看要不要開刀做切片。」
患者:「開刀?!那如果不是癌症,我不叫白挨一刀了?」
醫師:「對呀,我剛才也是這麼建議你呀,我們三個月後再追蹤看看....」
患者:「醫生,我不要開刀,你保證不是癌症喔....」
醫師:「.... 照經驗上不像,但不開刀真的無法百分之百確定。」
患者:「那開刀如果不是勒?」
醫師:「不是癌症那就恭喜你沒事呀....」
患者:「那我不就白挨一刀了?醫師,開刀如果沒事,那我就告你!!!」
(然後兩者就陷入無限迴圈.....)

這種鬼打牆的對話,相信許多醫療從業人員每天都會遇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