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事件相關問題討論統一集中區

該電池型號是BL-5C,日期是二○○五年十二月到二○○六年十一月,供入門機Nokia 1100到進階機N70、N7610共五十種款式使用,台灣有二十餘種手機使用該型電池。
Nokia台灣區指出,引進台灣區的二十多款使用BL-5C電池為一至二年前推出的3125、2112、1108、7610、E60、1100、6230、2610等,以及近來推出的N70、N91以及2626等機種都是使用BL-5C。至於其他機種則已記不清楚。
相關報導在此:NOKIA新聞
台灣諾基亞客戶服務專線:02-32349700
請各位自行檢查電池,小心為上。
好吃,所以好胖!
respect wrote:
老實說,台灣官方應當弄個 愛用MIT網.....呼籲歸呼籲,也應該設個網,讓大家多瞭解哪些商品是真正MIT
(例如鼓勵雲林的毛巾業,雖想捧場,卻不知到底哪幾家是真正毛巾生產者,因為記得新聞報導過,有不肖業者就算是MIC,也會換MARK)


我現在用的毛巾是MIT的,為什麼可以確定是MIT呢?因為擦在臉上的觸感就是不一樣啊
家裡買那麼多的毛巾。有的不是標示不明確就是觸感不好、厚度不夠,這次用的毛巾,第一次使用時,很舒服,發現跟以往的很不一樣,就趕快檢查標籤是哪製的,MIT啦

趁著標籤還清楚時,趕快記下來,給大家參考:
建瑋棉織有限公司
雲林縣土庫鎮興新里下店12之2號
05-6625992、6627261
05-6621262 (FAX)

---------------------------------------------
剛剛上網去查了一下,建瑋棉織的住址應該有異動了。希望有在地的板友可以出來看看是否正確了。

哈哈,我現在用的毛巾應該是家裡的庫存吧!老媽都會買起來囤著
啟亨-Remark事件-歷史全記錄 http://vandenbroucke.myweb.hinet.net/triplex/index.htm
謝謝提供。
要不要請蔣大弄個小惡魔毛巾,騎單車的人用的上啊!
說真的,MIT的毛巾,我在台北還真不知道哪買呢,MIC和MIV的卻到處都是,真的要請台灣官員多宣導啊!
好吃,所以好胖!
紐西蘭當地一個消費者保護節目,委託研究人員測試一批中國進口的棉質和羊毛童裝。
中國兒童服裝甲醛含量從兩百三十到一萬八千PPM不等,這是可能造成傷害的標準值的九百倍。

結果這些外國人嚇死了,連紐西蘭首相海倫克拉克都出來罵::「我們有能力禁止不符規定的產品。」
紐西蘭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會長:「我們可以回收它們,我們可以禁止它們進口,也可以制定強制法規。

紐西蘭一批中國製兒童睡衣,日前竟發生睡衣起火燃燒事件,兩名兒童身體灼傷送醫急救,諷刺的是,睡衣的標籤上還有註明不易起火燃燒字樣。

希望中國製衣服在台灣何其多,希望進口時政府要出來檢查。
昨天在開車時,聽到廣播的內容:國內的白蝦,90%為MIC,含致癌的抗生素!
據主持人所述,MIC的白蝦為冷凍蝦,因為畢竟舟車遙遠。這是判斷的最主要依據。
而國產MIT的蝦子為沙蝦,是活的。
所以在不會分辨白蝦、沙蝦的情況下,買活蝦是比較安全的,供大家參考。
根據12點前電視上的報導,美國目前正在回收MIC的設計不良的嬰兒床。因為已經有3例夾死案件,數十件受傷案例。
由畫面看來,造成無辜的嬰兒死亡的原因,是嬰兒床的防止散開的機制強度太弱,導製嬰兒床側面散開,卻不是潰散,所以嬰兒由散開的縫隙中掉下去,然後這個設計不良的機制這時又太強,把側邊往回彈回,夾住掉下去的嬰兒。在畫面中被夾的是個等身大小的布娃娃,看凹陷的程度,相信被夾的嬰兒一定會受傷。而死亡的三位嬰兒應該是被夾到頭或是呼吸道,窒息而死。
這種嬰兒床和我們熟悉的嬰兒床很像,就是四面木頭欄杆,側面是可以放下的欄杆,中間再水平放下一個床板的那種。請各位爸爸媽媽注意家裡面的嬰兒床是否為這種"有點強又不會太強"的嬰兒床,假如是,請強化接合處,讓他們不會散開,不要相信上面的機關,用繩子多綁幾道應該會更安全!
好吃,所以好胖!
cnweng wrote:
根據12點前電視上的...(恕刪)



美国是这样说的“設計缺陷 美召回百萬中國制嬰兒床”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000000/newsid_7007700/7007766.stm

美国还这样说“玩具商美泰向中國道歉”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000000/newsid_7006600/7006661.stm


民眾希望了解更全面的內容,

新聞的原則也應該是這樣,媒體應該提供完整的內容讓民眾自己判斷是非緣由。

不然片面的報導只會增加無謂的對立和恐慌。

就像這兩則報導,很容易查證的事情,卻被自己的媒體製造了不安的情緒。
嬰兒床這事件應該看是哪個廠商設計的吧

要是設計者是美國或其他國家

那要硬要推說是大陸的錯那也很奇怪

錯誤的設計不管改到哪個國家製造

產品永遠好不了
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無事而不為,無時而不寂。

哪裡做的東西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些大公司與貿易商本身的心態

這樣說好了 貿易商有多少家有自己的檢驗實驗室或是送標準局檢驗

這些請小廠代工的大公司本身有負起品質控管的責任嗎

大家應該有聽過豐田的品質控管方法

一台汽車有許許多多的零配件 這些零配件不可能完完全全地由豐田的工廠所生產

所以由協力廠商供貨 這些協力廠商來自PRC的也很多

然而豐田公司的作法是派員評估協力廠商並且協助協力廠商的品質管制

這樣子豐田公司永遠可以獲得合乎品質需求的零配件

協力廠商也因此獲得品管改善的機會與商譽

再者,我曾經接觸過一些歐美的貿易商 從歐商與美商的態度就可以發現

為什麼美國經常有會傳出黑心商品事件 歐洲只是少數事件

歐洲的貿易商做事情相當地嚴謹

很多歐洲的貿易商本身就設有認證實驗室 所以公司代理的商品必須先經過自己的實驗室測試

測試完後 再送第三認證實驗室 進行檢驗與認證

所以去歐洲遊玩時 某些相同的商品在台灣可能一個200元台幣 但是在歐洲卻要2000元台幣

但是卻發現在歐洲買的品質相當好

美國的貿易商除非是進口會危及人體的商品 例如藥物

一般商品大多是由製造商提出檢驗報告即可

所以對比歐洲,商品進美國相當地容易。

黑心與不良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相當多

但也因為PRC變成世界工廠 所以感覺好像都是從PRC來

君不見號稱嚴謹的日本也出現黑心食品

所以貿易商與大公司需要付相當大的責任

講難聽一點 PRC製的玩具有毒 會只是今天發生嗎

照新聞或是一些資料來看 至少都已經生產五年以上的時間

貿易商與下代工單的大公司們到底只是純粹地想賺錢 是否有考慮到社會責任與商譽
感謝MOBILEM的補充,希望各位網友也能詳細閱讀他所提供的連結。
是兩則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中文網的新聞。
這是它的簡介首段:

歡迎瀏覽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是國際互聯網絡上一個24小時不斷更新的中文新聞時事多媒體網站,與BBC的英語及其它語種網站相輔相成,是BBC多語種、多媒體網上報道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恕刪)

希望大家多了解這個網站,多得到一點知識。
在這裡,我看到了MATTEL公司的立場,讓我更了解到這個事件的後續發展,而不是像我們的新聞,後續的追蹤薄弱。
好吃,所以好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