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塑化劑,下個未爆彈是什麼?


Lisa_Hsu wrote:
這還是有程度上差別

我用市售肥皂洗頭,頭髮就變多變粗了,比洗髮精好很多

雖然現在改用自製手工皂,但一般肥皂也不用過度恐怖化,真正可怕的是洗髮乳、洗面乳...(恕刪)


頭髮就變多變粗? 你怎確定是肥皂所造成的?
請問是頭髮就變多變粗恐佈在哪?
要不高興自製比肥皂更簡單. 連皂化反應與熟成都不用.
fisheries wrote:
舉幾個可查證的國外廠...(恕刪)



我手上就有兩罐(台灣買得到)
比利時 Puratos 濃縮果醬(是香料用途),草莓和覆盆子
您可到 Puratos 官網查看,商品皆有標出成份


另外在一些進口的糖果也有
以前在台灣 Costco 也看到過

基本在果醬類和糖果類上容易看到


fisheries wrote:
1.請問"嗜血大腸桿...(恕刪)




小弟認為對許多資訊抱著懷疑的態度而不是一味的接受, 並沒有不對
尤其現在台灣的環境就是問題食物一堆, 為了自保, 提出一些懷疑有其必要
何況懷疑本就是科學的重要精神

至於醫界的藥品問題, 由於有龐大的利益糾葛, 也不是不能提出質疑

我邏輯比大家都差, 但我只是平凡小老百姓, 若我已經很笨了還不讓我懷疑跟思考,
我不就被騙更大, 這就是我的簡單邏輯, 敢問我能否這麼想呢

很多時候人的立場不同, 想法自然就會不同



monkeyonbike wrote:
從毒奶粉到現在的塑化...(恕刪)


你不知道中華民國的公務員的專業是"瀆職"嗎???


現在是塑化劑,下個未爆彈是什麼? 就是下列這個~~~有人沒吃過嗎???

紙杯餐盒99.9%有毒!業者爆:幾乎都用工業油墨


塑化劑風暴延燒,讓人見識到何謂「毒從口入」。然而,現在有印刷業者爆料,不只是塑膠品,坊間隨處可見的便當盒、飲料杯等紙製容器中,「有99.9%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工業用油墨」,此外,「食用級」油墨每公斤要價2千元,比「工業用」貴了超過6倍,許多大廠一聽見價格,立刻放棄為民眾安全把關。

知名大廠拒絕吸收「食用級」油墨的價格

一位不願具名、從事印刷業多年的Y先生告訴本報記者,油墨的價格是以公斤為單位,工業用油墨每公斤約250~300元,食用級則是每公斤2000元,而油墨在容器中的成本佔不到1/6;也就是說,假設1個容器成本是2元,工業用油墨在其中佔0.3元,倘若換成食用級油墨,油墨成本則變成2.4元。

「如果多花2至5元,就能買到安全的飲料,消費者會不願意嗎?」Y先生無奈地說,3年來,他一直努力向小廠、大廠宣導食用級油墨的環保、安全,然而,「大公司的財報控管嚴格,他們都是只看價錢的,自然直接拒絕。」Y先生不解地說,這成本對大廠而言,應該是可吸收、也佔不了多大的比例才是。

先從國外訂購原料,成品再銷往國外

其實,Y先生的爆料是有跡可循的。從事印刷業的網友「新藍海」曾在民國92年投書媒體,指全台90%以上的紙杯、紙碗、紙餐盒的製造商,都用一般的油墨(含VOC揮發性有機成分)在印刷,而不是食用級油墨;世上生產食用級油墨廠也不多,從台灣進口記錄就可了解。他也說,這些事情不僅是小廠在犯,知名大廠也很常見。

「新藍海」還在自己部落格撰文說道,紙杯和便當盒的堆疊方式,都是上一個的表層貼著下一個裡層擺置,因此容易有油墨殘留;而容器裝了熱食受熱後,油墨也容易揮發到食物之中。更遑論鹽酥雞袋、雞排袋等等,高油脂食物的「油」常常會從紙袋裡滲透而出,恐怕也連帶將油墨一同沾附在食物上。


而今,事隔8年,工業用油墨氾濫的情況似乎仍沒有改善,諷刺的是,台灣要使用食用級油墨,還得跟國外訂購,完成較環保的紙容器後也是銷往國外。Y先生稱,「國外控管較嚴格,他們不得不使用昂貴的容器,國外客戶也會指定用歐盟認可的油墨。」Y先生指出,對食用級油墨控管最嚴格的是歐盟,美國FDA則分很多級數。

「台灣的檢驗可以容許有『小數點』,不像歐盟一定是零」,Y先生直言,要拿到商檢局的食品安全油墨檢驗合格其實不難。坊間的便當盒、飲料杯、紙杯等等,身邊可見到的食品容器有99.9%都是工業用油墨,但也不是全部都有毒,Y先生特別點名「可能只有星巴克安全,因為他們是從國外統一叫貨。」至於蔥油餅袋、炸雞排袋,則有部份還會用水性油墨,這恐怕很難避免。

無法避免,卻可以辨識

「雖然無可避免,但有辦法辨識。」他解釋,如果是工業用油墨,熱水一沖下去或遇高溫,立刻就會有油墨的味道。但若是水性油墨,則不容易用嗅覺去判斷,一定得進實驗室檢驗才能得知。Y先生強調,食品級油墨主要成分是亞麻仁油,也不是標榜大豆油就一定是食品級,最好是經過歐盟認可。

據悉,工業用油墨對人體的危害莫過於重金屬(如鉛、鉻、鎘、汞)、有機溶劑、環境荷爾蒙等等,因此完全不該用於印刷食品包裝與容器;Y先生呼籲,對於這部份尚不重視的政府,應立即控管食品安全,制定相關法令,不再讓類似塑化劑、工業用油墨等毒物傷害民眾健康。

Lisa_Hsu wrote:
這種事不要太依賴政府,政府總是傾向商人那邊。法令多了,假借法令之名,行幫財團消滅優質小商家之實的事就多。美國FDA在美國美食界惡名昭彰,早有所聞。真正該管的如嗜血大腸桿菌,碰到肉品商龐大惡勢力,一樣無聲

現在大家都在喊GMP是幹什麼的,膠囊裡還是一堆塑化劑,但當初這套規定,可是消滅了很多買不起配備小廠,讓藥廠品牌變少變集中。而通路與廠牌變少,容易壟斷,對消費者是不利的。


大家少吃重口味食物,不喝飲料只喝水與現榨果汁,不吃加工食品。久而久之,味覺會恢復敏銳,憑味覺與身體反應(頭暈頭痛口麻胃痛...),其實就可剔除大多數問題食物

畢竟人類是從原始人演化而來,沒有這種本能分辨有毒植物與被細菌汙染的食物,早就滅種了...(恕刪)


1.請問"嗜血大腸桿菌"是啥????

2.連GMP都沒辦法做的小廠何以見得比GMP廠安全?

3."憑味覺與身體反應(頭暈頭痛口麻胃痛...),其實就可剔除大多數問題食物"???你是神嗎? 做個雙盲試驗就會發現你不不是神.

4."人類是從原始人演化而來,沒有這種本能分辨有毒植物與被細菌汙染的食物,早就滅種了"???啥跟啥啊? 從古至今那些中毒的人算啥勒?

您確定您是醒著? 專業不行,邏輯不通先不提, 但基於善意好心提醒您一下
反社會傾向似乎有點嚴重, 為了您自己好, 建議您可以找專業機構仔細檢查一下
sbi wrote:
小弟認為對許多資訊抱著懷疑的態度而不是一味的接受, 並沒有不對
尤其現在台灣的環境就是問題食物一堆, 為了自保, 提出一些懷疑有其必要
何況懷疑本就是科學的重要精神

至於醫界的藥品問題, 由於有龐大的利益糾葛, 也不是不能提出質疑

我邏輯比大家都差, 但我只是平凡小老百姓, 若我已經很笨了還不讓我懷疑跟思考,
我不就被騙更大, 這就是我的簡單邏輯, 敢問我能否這麼想呢

很多時候人的立場不同, 想法自然就會不同

對了, 我不認識閣下, 也不認識這位網友...(恕刪)


在這有人是"一味的接受"的嗎, 有人不是懷疑的態度嗎?
要是如此, 那位大嬸也不會到處被吐巢了..
科學的懷疑是建立在強大的事實與邏輯基礎上的.
懷疑要基於專業與邏輯, 而不是錯誤漏洞百出.到處被吐巢.

於醫界的藥品問題, 哪來的不能質疑,
且包含我自己在內, 質疑的人可多了..

有人不讓你懷疑跟思考嗎?
想不是空想亂想, 懷疑更是要有事實基礎與邏輯..

不要搞到變成偏執反社會式的"一味的反對"...
且若像個神棍到處宣揚其根本就是偽科學的見解那就更不好了.

敢發表公開言論且到處宣揚
就要有本事及心理準備接受眾人的公評與挑戰

stanphill wrote:
你不知道中華民國的公...(恕刪)


一字不改引用他人文章請註明來源出處

標題:"紙杯餐盒99.9%有毒!業者爆:幾乎都用工業油墨"
黃巧雯
今日新聞網
2011年5月31日
記者黃巧雯/台北報導

原文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11/05/31/10844-2716690.htm

寶肝丸 wrote:
我手上就有兩罐(台灣買得到)
比利時 Puratos 濃縮果醬(是香料用途),草莓和覆盆子
您可到 Puratos 官網查看,商品皆有標出成份


另外在一些進口的糖果也有
以前在台灣 Costco 也看到過

基本在果醬類和糖果類上容易看到...(恕刪)


我當然知道有.
且Carmine色素本身台灣很多供應商在賣.
本地添加的加工製成品當然也就會有.

我是在質疑他了解多少?

fisheries wrote:
一字不改引用他人文章...(恕刪)



這重要嗎?

任何東西放到網路上的意義,就是自行宣佈放棄了私有的著作權,

因為網路是向全世界公開的,這是潛規則。
stanphill wrote:
這重要嗎?
任何東西放到網路上的意義,就是自行宣佈放棄了私有的著作權,
因為網路是向全世界公開的,這是潛規則。...(恕刪)


誰告訴你是這樣的!? 你以為所有網路上的文章都跟WIKI一樣是無著作權的嗎?
著作權法及所有相關判例仔細研讀吧.....
如果你是對岸的, 那就算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