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你我體質在中醫上是氣血不足或氣血兩虛,氣血不足者症狀是常覺得精神不振或疲倦無力、容易出汗、懶言懶動、頭暈嗜睡、容易感冒、呼吸氣短、大便較軟或易腹瀉、小便頻數且色清量多、臉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視物模糊、常覺肢體麻木或易抽筋等。對於氣血不足或氣血兩虛的人,長期而言還是要從飲食去改善。我在google搜尋「動物性鐵質」,提供以下網址供參考,並摘錄其重點。一、 http://www.studenthealth.gov.hk/tc_chi/resources/resources_bl/files/lf_ane.pdf 在表格中可以知道豬肝含鐵質最高,我就從多吃豬肝來下手。表格下方有說明:「動物內臟雖含豐富鐵質,但其膽固醇也高」我要降低膽固醇,就天天吃純杏仁粉。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2538330&last=33621028 有本人留言,多多參考。99年12月,聯合報有報導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86482 文中:「堅果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它可會降低壞膽固醇,繼續維持好膽固醇,可達到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效果。杏仁含有很高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被評為最好的堅果。」堅果裡的植物固醇,因分子結構類似膽固醇,能與膽固醇競爭降低人體對膽固醇吸收,避免總膽固醇升高。二. http://pwiki.mombaby.com.tw/index.php/%E9%90%B5%E8%B3%AA1.每天至少吃一份(約35g)紅肉紅色肉類(豬肉、羊肉、牛肉、鮭魚…)富含血鐵質,人體對此種鐵質形式吸收利用效率最大,一天1份不但可以補充鐵質,也不用擔心脂肪過量。2.飯後吃水果陳俞秀營養師表示,搭配維生素C有助於鐵質吸收。建議飯後多吃一顆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例如柑橘類水果、奇異果、芭樂、番茄等,即可讓所攝取的鐵質得到更好的吸收,隔餐吃則效果不大。鈣會降低鐵質的吸收率,同時補充高鈣和高鐵,人體的吸收效果不是加乘,而是減半!所以,不要同時服用鈣片及鐵劑,或同時攝取含有高鈣和高鐵的食物。例如喝果汁牛奶(鮮榨果汁如葡萄、桑椹都含有豐富鐵質,而牛奶含有豐富鈣質),應間隔四小時之後再吃。新鮮果汁如葡萄汁、櫻桃汁,建議午餐後喝,因為同時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質更好吸收;含有高鈣營養的牛奶則建議早、晚喝。三. http://www.mombaby.com.tw/friendlyprint.php?serialno=0909140004體內的鐵質分為兩種功用,一種是功能型,平日身體的運作即靠功能型的鐵質來協助,而儲存型的鐵質則是身體鐵質嚴重缺乏時才會產生作用,當攝取量不足,就會開始消耗組織內所儲存的鐵,此時,尚不會出現明顯的缺鐵症狀,若是長時間缺鐵,體內儲存的鐵可能已經消耗完畢,接下來就會開始減少平日協助組織運作的鐵質,因而影響各細胞組織的含氧量,就會開始出現疲勞等缺鐵性貧血的症狀。當紅血球中的血紅素減少時就會引起貧血,由於鐵質也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因此,缺鐵性貧血患者容易感到冷,嚴重者還可能臉色蒼白、呼吸困難或無法集中精神。鐵質可分為「動物性鐵質」及「植物性鐵質」,動物性鐵質可不用系統傳遞氧氣到人體組織,人體吸收較好,多儲存於紅肉、魚肉或禽類中,白肉中含量較少。而植物性鐵質中含其他元素,如多酚類、脂酸,洪若璞主任表示,這些元素會干擾人體對於植物性鐵質的吸收,因此,植物性鐵質在人體的吸收率較低,多存於蔬菜、扁豆和其他豆類食物中。一般而言,人體對動物性鐵質的吸收率大約為23~25%,而植物性鐵質的吸收率則不到10%。
燉鱔魚骨!非常非常難喝,就算加了中藥也是很難喝記得小時候媽媽還拿著棍子監督我喝下去咧 可是效果非常好,當天喝,晚上手腳就不再冰冷持續喝過幾個星期,整個冬季就不再手腳冰冷這是我目前知道最有效的方法快去 google 一下 鱔魚骨 吧~~
麥卡倫神奇哥 wrote:雖然我是男的,不過我...(恕刪) 你說的這些症狀我以前也有 而且還蠻嚴重的穿襪子保暖泡澡喝薑湯那些 真的是治標不治本過沒多久 手腳馬上又會冷回來 這時就超厭惡自己是寒性體質 之前我媽聽人家講靈芝還不錯 可以抗寒就買活靈芝回來給我喝 剛開始還蠻抗拒的在我老媽逼迫下 喝了一陣子除了沒像以前那麼怕冷以外感冒跟過敏次數也有變比較少推薦給你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