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tcj wrote:
至於聞,現代會牽涉隱私,所以聞診就比較少了


我不懂這甚麼意思?望,問都不怕牽涉隱私,聞就會?誰說聞診比較少?

朝病人身上用鼻子亂拱亂嗅,所以牽涉隱私

你千萬不要告訴我你把這個聞解釋成”嗅”啊,古代人要講smell是不用”聞”這個字的,是用”嗅”.聞就是聽,聞診指的是聽語言氣息聲調等強弱表現,廣義來講把辨認氣味這項也放進來,但還是主要指”聽”,客觀性的感知,除了用看的用摸的,就會放這個範圍.聞當成嗅的用法是近代人才這麼講,到康熙字典時都還沒有跟嗅有關的用法咧.

有人說這聞和問不都是聽病人講的東西麼?怎麼分?就和西醫診斷的objective, subjective 檢查的差別一樣,一個是病人自己講出來的,一個是醫生問出來的,當然不一樣.

中醫要學好,國學都要有一定程度,偏偏近代國學大家三代讀書種子的陳寅恪又極力反對中醫,這真的是不知從何說起...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這沒什麼好爭的,中西醫各有強項;
不同病症看不同醫生。

就我年輕時常受的扭傷為例,
看中醫較快痊瘉;
西醫不外開消炎藥、止痛藥加胃藥,
而且不同(醫院)西醫同樣漫不經心。

前文提到中醫10年前預測癌症病灶,
沒那麼神。
充量在1~2年前診斷預測身體某地方出了狀況,
需稍微注意。
用的也是可能、或許、恐怕等不確定語調。

加藤老鵰 wrote:
我不懂這甚麼意思?望...(恕刪)


高手
的確中醫的"聞"不是要你去"嗅"喔
中醫裡很多的文字意思並不是我們現在認知的一樣
臟腑觀念跟現在解剖位的器官有其異同之處

中醫是一門很有趣 是古人累積經驗與智慧的結晶
要在更進一步發展
就得加強其evidence(這也是最被詬病之處)
現在大家的知識流通都很快
鼓勵不要再說一些過於神話的東西了
這只會害了中醫的發展(愛它不要害它)
台南仁德交流道下去沒多久的地方有一家叫做天安中醫診所,50多歲女中醫(山地人).
她算是我看過功力最高深的中醫師 但沒健保 把脈準確一流 下的藥很好.
如果有重病的人包括癌症 建議可以去找她.

加藤老鵰 wrote:
我不懂這甚麼意思?望,問都不怕牽涉隱私,聞就會?誰說聞診比較少?

朝病人身上用鼻子亂拱亂嗅,所以牽涉隱私

你千萬不要告訴我你把這個聞解釋成”嗅”啊 ,古代人要講smell是不用”聞”這個字的,是用”嗅”.聞就是聽,聞診指的是聽語言氣息聲調等強弱表現,廣義來講把辨認氣味這項也放進來,但還是主要指”聽”,客觀性的感知,除了用看的用摸的,就會放這個範圍.聞當成嗅的用法是近代人才這麼講,到康熙字典時都還沒有跟嗅有關的用法咧.

有人說這聞和問不都是聽病人講的東西麼?怎麼分?就和西醫診斷的objective, subjective 檢查的差別一樣,一個是病人自己講出來的,一個是醫生問出來的,當然不一樣.

中醫要學好,國學都要有一定程度,偏偏近代國學大家三代讀書種子的陳寅恪又極力反對中醫,這真的是不知從何說起......(恕刪)


吐巢地真含蓄, 但一針見血

賽得嗑芭樂 wrote:
就是有一些人沒有ev...(恕刪)

我看的那個中醫從來不認為有"癌"這種東西,他認為那只是氣的流動不順
或是腫瘤長在那邊,癌這個字是西方醫學的發明,傳統中醫誰在古醫書上看到這個字?

我想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他可以用把脈達到X光眼的效果,而是從脈象去感受妳的身體哪邊出了毛病
哪邊需要打通,至於有沒有所謂的癌長在那裏?他根本一點也不在乎

身體出狀況以來,長達7年的時間我都在中醫或西方醫療之間不斷嘗試,想要找出一個解法
西醫就不用說了,醫到沒辦法就丟一句:妳這是過敏.彷彿過敏是我的錯,過敏治不好是天經地義的一樣.
中醫也找了不下十個,不能說都沒效,但是總沒辦法把"任何一個毛病"徹底解除,最多也只能做到"控制不惡化"的程度
現在看的這位中醫,他一把脈就準確說出我身上所有的問題,這沒什麼,很多中醫都做得到
但是他的藥,讓我在3天之內止住流了7年的鼻涕,西醫所說的過敏也在一個月內幾乎消失殆盡
反覆發生的濕疹也沒了,水腫消失,血塊排除,氣喘消失,甚至連之前在醫院照出來的胸部腫塊也清得一乾二淨(老公摸出來的),而這一切都是3個月之內發生的事
看這位醫生之前,老公對他是半信半疑,很多論點也是嗤之以鼻,但隨著症狀一一消失,老公也不得不承認中醫的神奇之處

有時候自己做不到,不代表別人也做不到

我並沒有打算在這篇說我是去看哪位中醫,老公說:這些事情沒有親身經驗是沒有人會信的,而且這麼難掛號,妳幹嘛去替自己製造搶掛號的對手?
說得有道理,自私一點想,我搞好自己的身體就好,其他人的身體關我什麼事?
反正得"癌"就去醫院切切割割,天天打針,買好幾萬一天的標靶藥來"試試看",治不好是正常,"治好"就天天吃藥控制吃到死,併發症都是活該,這不就是現在大眾普遍的印象?
早點去睡比較實在~快關掉你的電腦吧!

真的睡不著?有回頭檢視自己的原因嗎?
壓力太大? 白天睡太多?還是不夠累? 去運動吧! 勞動多一點可能比較好睡。
===
有時候壓力大,你自己不承認,但身體會告訴你。

我曾經圓形禿(俗稱鬼剃頭)的很嚴重。甚至忍痛剪短髮,避免扁塌。
加上皮膚變得容易過敏濕疹。中西醫都告訴我壓力大。要放鬆心情,不要太操勞。
但我都笑著說:哪裡大?現在的我不愁吃不愁穿,睡覺睡到自然醒。
以前上班業績壓力大到坐在地上哭得時候,都不會掉了內~
不過當時確實有些事情壓在心頭上,只是自我安慰的很好。
過了半年,心境不同,頭髮也都通通長回來了。

祝板主早日康復唷~^^晚安!
allanchou wrote:
我看的那個中醫從來不...(恕刪)


這就是我認為的現狀,世上庸醫何其多,良醫甚少難尋,古時候是沒有『癌』這個名詞,但有相對應名詞,叫做『癰』,乳癰對應現代的乳癌,以此類推~~

chentcj wrote:
這就是我認為的現狀,世上庸醫何其多,良醫甚少難尋,古時候是沒有『癌』這個名詞,但有相對應名詞,叫做『癰』,乳癰對應現代的乳癌,以此類推~~...(恕刪)


癰跟癌不同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7%99%B0
allanchou wrote:
我看的那個中醫從來不認為有"癌"這種東西,他認為那只是氣的流動不順
或是腫瘤長在那邊,癌這個字是西方醫學的發明,傳統中醫誰在古醫書上看到這個字?


chentcj wrote:
這就是我認為的現狀,世上庸醫何其多,良醫甚少難尋,古時候是沒有『癌』這個名詞,但有相對應名詞,叫做『癰』,乳癰對應現代的乳癌,以此類推


北宋時東軒居士在衛濟寶書裡就有用癌這個字.這個字是從岩來的,形容表面凹凸不平質地硬如岩狀,乳岩的臨床描述和乳癌就是同一件事.

癰是感染性有化膿症狀的東西,並不是只有乳癰這寫法,以前明朝第一名將徐達就是背上發癰而死,項羽的謀士范增也是(疽發於背,癰之深者曰疽),與其說它是對應癌腫,還不如說是急性化膿性病變,像現在講的因為細菌感染造成的蜂巢性組織炎.乳癰像是乳腺炎嚴重到形成膿瘍,和乳岩的描述不同.盡管中醫解釋癰的成因和西醫不同,和岩(癌)都是兩碼事.

所以不要妄下斷語說甚麼中醫不講xx,古人沒有不講,是今人讀書不多,缺乏見識,少見當然多怪


疾病機制要怎麼解釋,其實都是個假說,誰能夠越有普遍性可驗證性重現性就越能說服人,可是到底真正的機制是不是那回事,只有上帝知道.對一般患者來說重點還是在於治療,能治得好誰管你要怎麼唬濫.從前惲子愉(名家惲鐵樵的孫子)治療免疫疾病很有一套,我好朋友的馬子有紅斑性狼瘡就是他治好的,結果他自己才六十多就死於糖尿病,他的理論用在自己身上沒用.即使如此,你能說他沒本領麼?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