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造成長期鼻塞

fournoman wrote:
用拇指壓住一邊鼻孔,...(恕刪)

原來如此,多謝解答,今晚就來試試,終於不用看是喝噴鼻劑還是鼻子放著給他塞二選一了...

話說... 醫生只負責開藥,藥局只負責給藥,好像沒人跟我說該怎麼使用喔... 還是他們認為這種藥連小孩子都應該會用,所以不用說了...?

醫生只負責開藥,藥局只負責給藥,好像沒人跟我說該怎麼使用喔... 還是他們認為這種藥連小孩子都應該會用,所以不用說了...?<---這問題問的好,這得看醫師的作風
右手邊那罐是含一點類固純,是過敏性鼻炎的保養藥物,中間那罐是鼻塞發作時緩解鼻塞用的,使用中間那灌要小心,左邊那罐沒記錯的話好像是洗鼻用的
ps:我不是醫生,但也差不多是(久病成醫)
有時間的話,請把下列文章看完吧...

鼻炎不能怪鼻子

藥物只能控制,不會痊癒;

真的要用藥物,不如吃山藥薏米(仁)還來得好。
aliputa99 wrote:
原來如此,多謝解答,...(恕刪)


呃...類固醇鼻噴劑是類似清潔劑那樣噴在表面的原理,而不是氣喘用的那種霧狀吸入劑
所以不用捏鼻孔也不用動頭或吸氣,坐著就可以了

關鍵是在於噴頭不要整隻伸進鼻孔讓他有一點距離能散開,
噴藥時要稍微朝外側噴灑(標準教法是講朝向耳朵上方的位置),
我們的目標是鼻腔黏膜,所以要做上述的調整,
你要是噴頭整個塞進去又直直往上噴,藥物就容易在沒散開前整股衝進鼻腔上方而流到嘴巴




至於會不會教確實要看個人,自己鼻子過敏也很嚴重,
所以都會教完再讓他走

你的噴劑由右而左依序是類固醇,去充血劑,生理食鹽水灌洗劑沒錯

內舒拿是目前評價最高的類固醇噴劑,因為他的人體吸收率最低,連小孩都能用

鼻通是去充血劑,對於鼻塞是所有藥物中最強最快的,不過不建議單獨使用超過7~10天,
會造成反彈性的藥物性鼻炎;真的必須要用的話最好跟類固醇噴劑併用,
兩者併用可以消除藥物型鼻炎的副作用

食鹽水灌洗劑可以清潔跟濕潤黏膜,有一定效果,而且清鼻子可以讓其他藥物的效果更好,
不嫌麻煩的話可以先洗鼻子,之後再噴其他藥
新竹區有推薦的下鼻甲微創手術的醫院與醫師嗎?

asd231 wrote:
以前也是每天鼻塞,今年3月去署立醫院做下鼻甲微創手術,才1仟多元,
效果不錯,可以去試試....(恕刪)


術後得長期觀察...
有些CASE過一陣子又一樣了..

petrojelly wrote:
感謝各位的回覆
皮噴劑用了幾個月了, 沒有效果.
而且我也不知道過敏原是什麼.
我會試試看運動. 如果真的不行會考慮手術....(恕刪)


血管收縮型的(如歐治鼻等)
一開始藥效很好, 但持續始用一陣子後藥效會降低甚至無效
斷藥一陣子後, 又可恢復藥效..
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的過敏病症(另外常見的還有異位性皮膚炎跟氣喘)

過敏病症應該可以找出導致過敏的致敏原

通常環境中的致敏因子可大略分為過敏原及非過敏原兩類。

A.過敏原:
臺灣地狹人稠,又屬於海島型氣候,地處亞熱帶,終年濕度高,四季又不分明,因此以家塵及塵螨為最重要過敏原,其次是黴菌和蟑螂,再其次是貓、狗、鳥類等等寵物的皮屑。臺灣沒有大片土地可供種植同種花草生長,因此對花粉過敏比歐美等國少,至於食物則很少有關係。

B.非過敏原:
一些非過敏因子也會引起呼吸道過度反應,造成氣喘病發作,而這些因子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氣候劇烈變化(溫度、溼度、風速和氣壓)、空氣污染(打掃房屋、清理被褥、工廠或車輛廢氣)、刺激味道(如蚊香、燒香、香煙、香水、殺蟲劑、油漆、甚至於廁所臭味等)、哭笑等心理因素、劇烈運動、冷熱變化(洗澡、冷氣房、冰冷飲料及水果) 。

不論是過敏性或非過敏性致病因子,都會誘發過敏病人氣道上的肥胖細胞釋放種種化學物質諸如組織銨、介白質等,引起呼吸道狹窄與收縮。因此改善環境及生活型態,避免會引發氣喘的刺激因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雖然環境因素有時不易控制,但若能加以注意、儘量避免接觸及減少環境致病因子,則多少可改善發病的次數與嚴重度。今分別就如何控制主要過敏原討論如下:

a.過敏原的控制:
I.家塵:
家塵是台灣最主要的過敏,雖然目前沒有證據顯家塵本身是一種過敏,但卻包含了許多室內,動物的皮屑和,蟑螂過敏原等。因此家塵和屋外的灰塵不同。

塵螨被認為是家塵中最重要的過敏成份,塵滿的大小0.17~0.5公釐,是以人或動物脫落的皮屑、指甲、毛髮為主食,喜好生長於床褥、枕頭、地毯、家俱裝飾、衣服、有毛的玩具,在攝氏約25度,濕度約80%時生長最好,因此很適合在臺灣的環境生長,在春末秋初時繁殖最多,也是氣喘病人最容易發作的季節,由此可知塵螨的重要性。

由於塵螨及其排泄物是一種常見的過敏原,而屋外的灰塵只是非特定的刺激物質,因此居家環境中應儘量清除塵螨過敏原,尤其是臥室及客廳是居家生活中佔據時間最多的地方,同時也是塵生長主要的場所。許多研究歸納下列做法,可改善生活環境,大大降低過敏程度:

* 將枕頭、棉被與床墊套入防螨套內(生物性最好,物理性次之), 外面再包覆一般棉質的花色寢具套。
* 每星期以55度以上熱水或防螨清潔劑清洗一次床單、枕巾與被單。
* 避免使用厚重及毛料毯子等易長塵螨質料。
* 不要使用地毯、絨布沙發等。
* 避免使用厚重窗簾布,而以可清洗之百葉窗或塑膠遮板代替。
* 拿掉所有裝飾物,以木製品或塑膠製品代替填充式家俱,使房間儘量清爽。
* 臥室儲藏間內的玩具、包裹及其它易堆積灰塵的東西搬走,衣服放在衣櫃內,並關好櫃門,並儘可能使儲藏間的門保持關閉狀態。

II. 草蓆、棉絮、羽毛:
不要用草蓆或榻榻米等稻草製品,棉被可使用化學合成纖維如尼隆被、太空被、或蠶絲被,避免使用羽毛、棉絮等易過敏材料製品。

III. 狗、貓、鳥類等寵物類:
室內不要養狗、貓、鳥類等寵物,因為動物皮屑及排泄或分泌物很容易引起過敏。

IV. 黴菌:
黴菌易生長於高濕的環境中因此居家環境保持濕度在50%—65%之間可抑制黴菌繁殖,宜使用除濕機再加上房間內採用空氣過濾器並定期更換濾網,則可達到避免接觸黴菌等過敏原。

V. 蟑螂:
蟑螂在溫暖氣候裡,容易繁殖,因此在臺灣也是重要過敏原之一,因此要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使蟑螂沒有生存空間。

以上是避免或降低過敏原的方法,若能同時採用除濕機、冷暖氣機及空氣濾淨裝置,以保持空氣潔淨及溫、濕度之穩定。溫度最好保持在攝氏24—28度,濕度最好在50%—65%,過濾網也要時常清洗,如此可減少塵滿、黴菌的滋生。再使用可濾住過敏原的吸塵機或者較多層材質的集塵袋來降低過敏原的釋出,將可使預防效果更佳。

B. 非過敏原的避免:
除了過敏原之外,一些非過敏因素也會造成氣喘病人呼吸道的傷害,應儘量避免。
* 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間,應儘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遊樂場、戲院、百貨公司等,避免呼吸道感染常常會加重過敏症狀,甚至引發氣喘發作。
* 天氣變化較多的季節,如春夏之交,秋冬之際,早晚溫差變化很大,應注意保暖,以減少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 避免進入空氣污染區,目前有許多證據顯示空氣污染會影響氣喘的發病率。
* 避免接觸刺激性味道,有報導指出抽煙及吸二手煙不僅會增加氣喘盛行率,也會使氣喘的症狀更加嚴重,因此屋內不僅自己不能抽煙也不可以有人抽煙(二手煙)。
* 避免接觸刺激性味道,儘量少用蚊香、燒香、油漆、香水、樟腦丸、殺蟲劑等有刺激氣味物質,廚房宜使用抽油煙機,可減少油煙散漫,廁所也要隨時清洗,防止臭味產生,因刺激性煙霧很容易刺激呼吸道,增加呼吸道的敏感度。
* 運動後及病情不穩定時避免食用冰冷飲料及食物,宜多喝溫開水,至於是否要迴避何種食物,則視病人吃了該項食物時是否會引發氣喘發作而定,一般而言氣喘發作與吸入空氣中過敏與非過敏刺激物質最有關聯,與食物種類較無關係,不過仍有少數病人會因服用某些特殊食物或藥物而產生症狀。
* 在乾冷的季節進行劇烈運動時,很容易改變氣管管壁之溫度與濕度,引起氣喘發作。至於較緩慢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及體操、慢跑等,則較不易引起發作,但需視病人情況適可而止,並隨時準備止喘藥物在做運動之前使用,避免引起氣喘發作。
* 避免情緒過於激動、緊張。
您好
症狀與我差不多
慢性肥厚性鼻炎VS無侵入式自然療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hJMEglihSc&t=88s

petrojelly wrote:
常常左邊會鼻塞, 右...(恕刪)



運動會改善 但不能解決體質問題
飲食也會影響 真正很嚴重可能還需要開刀。


另外 過敏性鼻炎在台灣是很常見症狀
氣候非常潮濕。很多人在移民澳洲或美西後症狀基本解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