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健康食品在哪裡?透視健康食品廣告之後的玄機

KOLOVOS樓友你好,謝謝你的指教
對於你在Lovastatin與Monacolin-k的精確論述我完全贊同,只是在紅鞠中除了Monacolin-k,還包括了提升HDL(俗稱好膽固醇可與壞膽固醇互為消長)的Monascin,Ankaflavin,Monascorubrin,Rubropunctatin,所以紅麴不只有阻止或是干擾人體自身合成膽固醇的能力,詳情可查 潘子明(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發表之論文.因為我主張沒有生病的人,應盡量避免用純化的藥物,去激烈的控制血脂,但我認同你所說的紅麴因為含有Monacolin-k,在用量上及使用過程中必須小心,所以衛生署建議紅麴每日攝取量所含之monacolin K,至少應達4.8毫克,但不得超過15毫克,因服用過量,會對肝及腎造成負荷。很抱歉,因為希望大家都看得懂我的發文,盡量避免去用專業用語,在專業人士看來,真的會有不夠精確的地方,在此向K樓友致歉.
allenking3000 您又講對了一半。

市售紅麴膠囊主成分其實是化學賦形劑(微晶纖維素+硬脂酸鎂...等等)。

您所提及的以下成分Monascin,Ankaflavin,Monascorubrin,Rubropunctatin在市售紅麴膠囊中的含量微乎其微,根本無法顯現出其功效,所以廠商主打Monacolin-K的含量。

您也忘了提及紅麴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橘黴素(citrin),是一種強烈致癌毒素,市售紅麴膠囊若以靈敏度達ppb的儀器去偵測,結果會讓您大吃一驚。

衛生署所制定的紅麴膠囊中Monacolin-k攝取值僅是針對"健康食品規範"。但是,西藥已經有同成分的Lovastatin,消費者何必多花錢去買含有相同成分的紅麴膠囊呢? 經由醫師開立處方簽,除了比買紅麴膠囊便宜之外,在醫師的監督下服用將有效且安全。

另外再說明一下,市售紅麴膠囊中所含的Monacolin-k也是經過濃縮後所得,其生產製程與西藥Lovastain幾乎完全相同,所以紅麴膠囊在美國是禁止販售的,因為其有效成分就是西藥Lovastatin。

再次強調! 紅麴膠囊與西藥降血脂藥Lovastatin含有相同成分,具有肝腎毒性與副作用!

請徵詢過專業心臟科醫師後再服用。
kolovos樓友
講到這裡我想我們可能在一個地方有誤解,我同樣和你一樣認為已經達到高血脂病症的病人,應該由醫師指示和監督來使用類似Lovastain的抗血脂藥物,不要用健康食品如紅麴等類產品來控制病情.

但假如是屬於正常值偏高要注意的人(尚不能稱為病患),我主張應以回復的正常均衡飲食為目的,逐步改變習慣為過程,在過程中輔以健康食品幫助,在過程中兼顧人性習慣和健康的要求.

而樓友的主張,是認為既然成份類同為何不用便宜的藥物而去吃紅麴,(可能樓友誤認我叫病人去吃紅麴)
1.對沒有生病的人用處方用藥,這是不合法的.就算是自行購買,通常一般人沒有這個知識去安全使用.
2.這類藥物並不能根治高血脂病,必須更改飲食習慣,才能根本改善問題.
3.我們用藥都知道,藥物成分純化高,藥物動力學講究劑量,快速,有效,希望立刻解決病人的不適感,一般人只是膽固醇偏高,並沒有所謂立即解決不適感的問題.

至於橘黴素(citrin)這個在紅麴製程中如果沒有良好控管確實會產生這個產物,事實上以現代醱酵技術的進步,紅麴已可做到橘黴素含量為N.D. (non-detectable,無法測得)的程度,正確的選用紅麴原料,即可做到送SGS檢測橘黴素,其檢驗結果為零檢出,因此若有需要長期食用紅麴保健食品來預防高血脂,最好挑選橘徽素零檢出的產品,以保護自己身體的健康。

健康食品最讓人爭議的就是廣告語焉不詳誇大療效當做藥品在賣,而主管機關也用語焉不詳在管理,48件紅麴產品有18件驗出橘黴素,講的好像紅麴產品必含橘黴素,所以看完紅麴含橘黴素傷肝腎這個標題後,我要我自己再把內文看完,原來是有部分廠商和大陸貨有製程問題.

我建議親人用紅麴,當然對紅麴我有用心與研究
1.我知道Lovastatin與Monacolin-k在結構上相同差別只是一個是人工合成(價格低廉)一個是紅麴萃取(價格相對高昂),但是紅麴有許多成份,並非單一只有Monacolin-k,只是他與Lovastatin結構相同而聲名大噪,而其它成份更是有我看藥單使用說明,一般藥物達不到的效果.

2.在消除膽固醇的方面,我更看重總膽固醇的降低而不在乎它消除的是不是食物中所帶來的膽固醇.

3至於橘黴素(citrin)這個在紅麴製程中沒有良好控管確實會產生這產物,可以經過選擇輕易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聲明我並非從事銷售紅麴這個健康食品的工作,所以並非抱持一個所謂特定情感角度來看待紅麴.也無意和樓友繼續爭辯,因為樓友的專業不遑多讓,也相當優秀,許多問題只是魚與熊掌,角度不一樣而已,我也說過一般人使用健康食品是有選擇權的,只要經過自己用心,可以選擇吃或不吃,判斷選擇吃甚麼,只要政府認證有基本保障的情形下,海闊天空自己選擇,這只有適不適合,哪有甚麼一定對的方式或產品,不適合可以改吃別的,甚至決定不吃,這就是沒生病的好處,不用吃藥,擁有選擇權.

我們醫學一直在日新月異,研究人員一直努力不懈,努力為人的健康做出貢獻,醫界,藥界,健康食品界,都是如此,但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些只為利益的不肖做法,我想我和樓友一樣都不齒與痛心.假如有一天,因為新的研究,發現紅麴的重大缺點,而我無法說服自己它的好處可以瑕不掩瑜,當然我會分享訊息給大家参考.
紅麴膠囊不該當食品,而是藥品!

1. 紅麴膠囊中所含的有效成分Monacolin-k就是西藥Lovastatin(化學結構式完全相同),對人體有肝腎毒性,不能與葡萄柚(柑橘)類果汁一同服用(導致藥性濃度在人體內增加數十倍)。若與普拿疼,抗生素,抗排斥藥...還有其他眾多西藥一併服用使得藥效加乘,將嚴重傷害肝腎健康。

2. 市售紅麴膠囊有效是因為與默克藥廠的降血脂西藥Lovastatin具有相同成分,就算劑量低還是會傷肝腎,不能因為紅麴膠囊的藥性成分劑量低就當食品看待。不然歐盟與美國還有眾多東南亞國家何必禁止紅麴膠囊銷售呢(不肖生技紅麴廠商都是利用"紅麴米"名義銷售,或是在成品加入少量紅麴米謊稱天然發酵,蒙騙消費者)

3. 市售紅麴膠囊的Monacolin-k與西藥Lovastatin的生產方式幾乎完全相同(僅菌種不同),默克藥廠的Lovastatin同樣是利用生物科技發酵後純化,並非人工合成!

4. 紅麴膠囊內所含的Monacolin-k 是在大型50噸不銹鋼發酵槽中加入眾多化學混合物經過人工控制所發酵而成,並不是天然發酵。生物科技所製成的生化紅麴與傳統天然發酵紅麴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

5. 請各位網友將您們購買的紅麴膠囊拿去衛生署檢驗,假如驗出來的Monacolin-k的化學式屬於內酯式(閉環)型的Monacolin k,那就是西藥Lovastain。

6. 紅麴膠囊= 內酯式(閉環)型的Monacolin 就是西藥Lovastatin有肝腎毒性,且會消耗人體內的Co-Q10。所以市售紅麴膠囊都會額外添加Co-Q10,想藉此減低Monacolin k對人體的傷害。

7.大陸生產的紅麴原料不會比台灣差,不要再抹黑大陸商品。大陸的健康食品審查制度比台灣更加嚴格。

8.零檢出不代表不含有毒致癌物質,若使用靈敏度更高的儀器(bbp)結果將不同。例如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檢測以ppb計量。


最後總結! 身體不適請直接去看醫師,紅麴膠囊有效就是因為它有藥性!不要以為劑量低就對身體無害!當身體出現警訊不去看醫生卻自行服用紅麴有時候反而弄巧成拙,傷害自己健康。

多吃生鮮蔬果,利用清蒸水煮取代油炸火炒,大部分人的膽固醇都能因為健康的飲食而下降。

除非有自體膽固醇合成異常才需要去吃紅麴膠囊或是Lovastatin,紅麴內的Monacolin-k是干擾人體自行合成膽固醇的機制。對於平常飲食不健康所額外攝取的膽固醇並沒有功效,請將此編文張列印下來之後拿去問大醫院有醫德的醫生就知道我所言非假。

請大家告訴所有親友。




紅麴就是西藥,具肝腎毒性,並具胎兒毒性、致畸性和免疫抑制作用

本文引用: 作者謝炎堯╱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退休教授

紅麴在西元八百年左右的唐朝,先人即已用於釀酒和烹調食物,調製紅糟魚和紅糟肉,先人使用一群紅麴屬(Monascus species)黴菌在室溫發酵製造各種產品。自一九九○年代,大陸學者陸續報告紅麴具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作用,一九九三年底美國加州Nu Skin直銷公司旗下的Pharmanex公司宣稱發明一專有製造方法,將稻米和紅麴混合發酵,製成紅酵母米(red yeast rice),再研磨成粉裝入膠囊,命名為Cholestin,一九九六年以飲食補充物的名義出售,宣稱可以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

一九九七年有一藥師向聯邦食物藥品管理局檢舉紅麴米含有美國默克藥廠的降膽固醇藥lovastatin,經聯邦食物藥品管理局調查檢驗,證實紅麴米含有lovastatin約零點四%,因此判定紅麴米不是飲食補充物,應被認定是新藥,遂於一九九八年五月禁止紅麴米的進口,並且禁止Cholestin以飲食補充物的名義出售。

Pharmanex辯稱Cho lestin是一個以專有製造方法、符合科學標準化、全是取自Monascus purpureus Went黴菌的發酵米,是一種傳統的中國健康食品因而提出訴訟。聯邦食物藥品管理局政務副局長William B. Schultz指出傳統的中國紅麴米是由一群紅麴屬黴菌發酵而成,幾乎不含statin,Pharmanex刻意挑選生產lovastatin最多的Monascus purpureus Went品種製造Cholestin,而且控制發酵過程的溫度在攝氏廿五度左右,達到lovastatin的最高產量,因為在攝氏卅度以上,紅麴菌幾乎不生產lovastatin。

紅麴米內lovastatin的含量,和紅色素的含量成反比例關係。聯邦食物藥 品管理局檢驗卅三個Cholestatin樣本,其中三個不含lovastatin,其餘卅個樣本的lovastatin含量是三%。

一九九八年猶他州聯邦地方法院判決Pharmanex勝訴,但是美國第十巡迴上訴法庭在二○○○年七月廿四日判決聯邦食物藥品管理局有權將Cholestin當新藥管理,確定紅麴米是新藥,在美國禁售。

早在一九七○年代日本三共製藥的遠藤已自土壤中的Monascus屬黴菌提煉出九個能抑制HMG-CoA reductase的成分(簡稱為statin),能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其中的一個成分命名為Monacolin K,也叫做Compactin或mevinolin,在第二期人體試驗中,顯示毒性大,沒有繼續進行研究,以後經美國的默克藥廠修改其化學構造式,研發成功,就是第一個上市銷售的lovastatin(商品名Mevacor),所以紅麴菌發酵所得產物,具降血脂療效成分是lovastatin,應被歸類為現代藥品。

一九九九年Martinkova自紅麴菌的 菌絲分離出rubropunctatin、monascorubrin、monascin和ankaflavin四種成分,動物實驗顯示它們有胎兒毒性、致畸性和免疫抑制作用,現在已知所有的statin製劑,都能令孕婦生產畸形兒,所以孕婦千萬不要食用紅麴膠囊。

擔任Pharmanex公司主任醫藥顧問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人類營養系Heber教授給予四十二位健康人每日服用Cholestin 2400mg,歷時十二週,沒有出現重大不良反應。可是所有的statin都有可能引起肝毒性和骨骼肌崩死(rhabdomyolysis),尤其是喝大量的葡萄柚汁時,口服lovastatin以後,血液lovastatin濃度會提 升五至二十倍,所以可能引發骨骼肌崩死和肝毒性的機率大增。

statin和另一種降血脂藥gemfibrozil(Lopid)或免疫抑制劑cycclophosphamide併用時,已有數十例引發骨骼肌崩死而死亡的報告。

先人只是偶爾從烹調食品攝取少量的紅麴,若每日長期服用大量紅麴,其安全性尚未經證實,不可以假設有益無害。
 
所謂「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名目,是日本人的作品,國人予以採納,多年以前衛生署為制定所謂「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管理辦法時,邀請筆者提供意見,筆者反對這些名稱,因為若是有害健康,為何可以當作食品,所以食品都是有益健康的,無須標榜是「健康食品」;而且食品的健康效益是相對的,例如孩童每日食用雞蛋一個有益健康,所以雞蛋是「健康食品」,可是對一位血液膽固醇濃度偏高已罹患心肌梗塞的病人,雞蛋已不是「健康食品」。

目前台灣所銷售的所謂「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在美國統稱為飲食補充物(dietary supplement),包括草藥和中藥在內,一九九四年美國會通過飲食補充物健康和教育法案(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 of 1994),解除聯邦政府食物藥品管理局對飲食補充物的審核權,飲食補充物立即充斥市面上,至二千年銷售金額高達一百五十億美元。

依據美國飲食補充物健康和教育法案,飲食補充物無需獲得聯邦食物藥品管理局的許可即可上市販賣,但是僅能宣稱可以增強身體的構造或功能(to enhanc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body),例如強骨補身,不得標示具有預防、治療或治癒疾病(to prevent、treat、or cure diseases)的效能。我國的法律規定也是如此。

目前美國藥局和超級市場仍然販賣許多其他廠牌的紅麴米製劑,但是在包裝紙盒上都有下列兩句警語:
This statement has not been evaluat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his product is not intended to diagnose, treat, cure, or prevent any disease.
此言詞(即生產者的標示)沒有經過食物藥品管理局的評估;此產品不用於診斷、處置、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依據Heber教授的分析,Cholestin 膠囊除含有Monacolin K以外,其營養價值不會比食米或黃豆油高,有識人士應知所選擇。 (作者謝炎堯╱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退休教授)


引用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jw!jB7bV0OXHRYBdxLYO5kJEFU-/article?mid=556&prev=557&l=f&fid=34
vector wrote:
真的需要買這些東西來補充營養嗎?
其實每個人想法不同
像我這種窮人只能從天然蔬果等食材去攝取
也自覺效果不錯

真的需要買這些東西來補充營養嗎?+1
像我這種窮人只能從天然食物去攝取
對我來說健康食品就是中藥,
例如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
買這些藥來吃CP值比起買什麼西郎姑逃的健康食品好多了
而且就是具有它的療效,沒有療效的健康食品你他媽的搞屁!
只不過是在賺人家的錢罷了,例如牛樟菇不是炒做的很貴
但是效果呢??....
天然發酵(白米當原料)的紅麴不會產生Monacolin k(非常微量),只有人工控制發酵才會產生大量且穩定的Monacolin k,大家可上網搜尋(控制溫度+ PH值 + Monacolin k 生成量)

由於開環化學式的Monacolin k非常容易氧化變質,生技發酵工廠必定會多一道"人工閉環處理",所以只要消費者將您手上吃了有效的紅麴膠囊拿去SGS檢驗,一定能驗出Lovastatin西藥成分。


唯有消費者重視自我權益,否則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自己吃下肚的東西是甚麼!

美國FDA在2008年已經認定含有額外(非天然)Monacolin k的紅麴膠囊產品是一種未經核可的禁藥。

不肖生技廠商大多使用紅麴米的名義販售此類產品,將人工發酵之Monacolin-K 掺入天然發酵紅麴米中,藉以魚目混珠,欺瞞消費者,謊稱其產品為天然,與隱藏其副作用。



消費者意識抬頭,將讓消費者吃的更安心,活的更健康!
平常是買銀寶善純再給長輩吃,當做保健,不知道好不好
平常家中長輩已經有定期在吃藥,讓長輩吃綜合維他命補充不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不想再讓他們吃那麼多種類了
假如能讓長輩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並且均衡飲食。

其實是不需要任何額外人工營養補充品。

可惜大部分台灣人都沒有健身或是運動的習慣,吃的也過鹹過油。

大多數的醫師與營養師也是抱持著盡量不要攝取額外人工營養品的態度。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保健食品傷肝?!有影抹?

諮詢/王世晞(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

撰稿/江敏

去年底紐約時報一篇報導指出,美國因藥物引起的肝衰竭病例中,有近兩成是保健食品引起的。國內雖無類似統計,但國人一直對保健食品有迷思,該如何正確看待這類產品?

一位高中生在保健食品店買一種濃縮的綠茶素,號稱有「燃燒脂肪」效果,他服用後,肝臟嚴重受損,已在換肝的等候名單上。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藥物傷肝網」追蹤2004至2012年共845名因藥物導致肝臟嚴重受損的病人中,2004年因保健食品傷肝的,就有115例,到2012年時已經增加到313例,接近一倍之多,其中有十幾人需要換肝,3人死亡。

研究發現,許多傷肝的保健食品是健身補充品,包括摻雜未標示的類固醇、號稱能增強體力和減肥的草藥丸與粉末。檢驗發現,出問題的保健品有三分之一摻類固醇、85名病患吃過草藥丸或粉末;中年婦女病患中,有三分之二常吃減肥或增強體力食品。病患最常吃的產品是綠茶素。

走進藥妝店或有機養生專賣店,琳瑯滿目的國產、進口保健食品,塞滿一排排的展示櫃,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全球的保健食品消費方興未艾,台灣也沒錯過這波世界性的大潮流。根據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台灣保健食品的銷售額在2011年竟高達896億元,而且每年以相當驚人的速度成長。

除了在國內購買健康食品外,許多人出國也會帶些當地的保健食品當「伴手禮」,尤其是從銷售市場最大的美國。事實上,美國大部分的保健食品是不受管制的,甚至有7成保健食品公司並未遵守最基本的品管要求;只有0.3%的產品曾做過充分研究,能清楚標示產品副作用。通常都是在消費者服用後出了問題,才會要求產品下架,如上述紐約時報報導的案例。



保健功效並非指能治療疾病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消費者不該有過高的期待。「保健食品」其實是一般泛稱,衛生福利部另有立法規範「健康食品」。根據「健康食品管理法」的定義,健康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之食品。而法規上所說的保健功效,係指能增進民眾健康、減少疾病危害風險,且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功效,並非能治療、矯正人類疾病的醫療效能。所以政府嚴格規定,這些產品只能叫做健康食品,不能強調任何療效。而具有醫療效能,可作為治療疾病用的,則屬於「藥品」,受更嚴格的法令規範。

健康食品與藥品的最大不同,在於上市前是否經過人體實驗,以及申請的認證不同。健康食品的廠商只要能提出產品的原料與成分對人體安全無虞、有相關保健作用的文獻證據,就可申請許可證,通過審查後獲得的標章為「健康食品標章」。而藥品須經過動物實驗階段證明有效,還必須接受1到3期各種不同程度的臨床人體實驗,偵測其作用、副作用、臨床效果、安全性之後,才能獲准上市。正因如此,一款藥品在進入市場之前,通常需經多年研究,健康食品則無需如此耗時。

由於健康食品的成分,並非法規中的毒性物質,上市前亦不需經過人體實驗,所以多在販賣、經過市場實際測試後,才會發現一些問題,如有些健康食品與民眾原本就服用的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或是有些健康食品的主要成分並無害,反而是製造時添加的賦形劑、防腐劑、或複方對人體不利。

有些減肥食品加入甲狀腺素,甲狀腺素雖是合法的藥品,卻不應用於減肥,這種非規範的使用稱為「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 (off-label use)。部分保健食品甚至含有未標示的藥物成分,如添加了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壯陽藥等西藥成分,服用後反而讓民眾忽略身體真正的問題。其實,對肝臟來說,不要特別服用來源不明或未標示成分的保健食品或草藥,攝取均衡而天然的飲食、適當運動,並規律、充足地休息,才是最好的保健方法。

為什麼保健食品也可能加重肝臟負擔?

人體吃下任何食物、藥品,消化之後,無論是養份、化學藥品還是水份、廢物,都會經由胃、小腸、大腸吸收,從肝門靜脈送入人體的「天下第一關」--肝臟。肝臟可說是體內最大的化工廠,進入人體的各種物質與養分,會在此作進一步的分解合成,以及解毒,再將處理完畢的物質,經由血液送往身體各處。也因此,若我們吃進了有毒物質,或是過量攝取營養品或特殊化學物質,都會加重肝臟的工作負擔,甚至傷害肝臟。

GOT、GPT是肝臟裡的酵素,一旦傷肝成分造成肝臟細胞受傷、發炎,酵素就會被釋放到血液裡,抽血檢驗即可檢測到。肝功能異常除非經過仔細觀察與病人、醫師的警覺,否則是難以察覺的。GOT、GPT指數上升一、兩倍,人體通常並無不適感,若再升高,就可能會出現疲勞、倦怠、胃口變差等症狀;若受傷程度再增高,則會黃疸、茶色尿;若猛爆性肝炎嚴重,甚至需肝移植才能挽救性命。

正確保肝之道

1.使用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前,先諮詢相關科別醫師、藥師的意見

民眾越容易透過各種通路、方式購買健康食品,須自行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其實,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無論是服用健康食品或藥物,都應該尋求正規醫師、藥師的指示。

2.若長期服用某種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 應定期檢查肝功能

已有服用健康食品習慣的民眾,應定期進行健檢,觀察服用後的肝功能指數是否有增高,如有增高,即停止服用。只要肝功能並未受損到肝衰竭的程度,絕大多數肝臟受傷都是可逆的。

3.有B、C肝炎 使用健康食品應更加謹慎

至於B、C肝炎的健康帶原者,肝臟的代謝功能與效率是正常的,在受到藥物毒害的比例上,也未較一般人高,要擔心的是肝臟一旦受損,恢復健康所需的時間會比較長,所以B、C肝族群在使用藥物與健康食品上,應該更加慎重、小心。而已經有肝硬化的民眾,因為「工廠」本身比較弱,處理化學物質的效率會更差,受傷後修復的時間也需要更長,最好不要攝取健康食品。
------------------------------------------------------------------

〔健康Q&A〕

Q:最近檢查發現我的肝功能指數有些異常,但我並沒有B、C肝,一時之間也查不出原因,我可以吃保健食品來降低肝指數嗎?

A:不建議。在肝功能異常的狀況下攝取保健食品,反而容易加重肝臟負擔。請先檢查自己的飲食與生活,是否有例如酗酒、飲食不均、長期熬夜、體重過重、少運動等狀況,並進行調整。若肝功能異常是脂肪肝所造成的,一定要改變飲食生活的不良習慣、改善脂肪肝,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