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en151 wrote:
這東西跟牛奶一樣 很...(恕刪)
女生產後或30歲以後鈣質會迅速流失,男生則是35歲以後,另外,小腸功能是將我們的食物轉換成營養,透過血液送到全身去,而小腸的前1/3節掌管你鈣質的吸收,所以您希望能補充到鈣質,得先審視您的腸道蠕動是否正常,腸道不健康的話,不僅無法吸收,還會造成多餘的鈣質在你體內累積,長久下來會造成腎臟負擔,且導致結石,所以建議益生菌輔助,先讓腸道健康,鈣質自然吸收良好,還可以預防大腸癌的產生.
鈣片如樓上說的有擁護者也有反對者,早期阿公阿嬤都會告訴我們:年紀大了要用鈣片補充,才不會骨質疏鬆.他們的話並沒有錯,只是他們的時代也只有鈣片這種第1代的保健食品,現在科技進步,若有去吸收新知應該會了解到,其實保健食品已經來到第6代,使用發酵技術,去除雜質,直接給細胞吸收,不需要透過腸胃轉換,可直接吸收,重點是他是從天然的食物去萃取出來,不像鈣片是化學合成,每天攝取是有限制的,若肝腎功能不好的,還會有累積體內的疑慮.
建議正常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從天然食材去攝取(如 :蓮子,芝麻….等),嫌麻煩可以找第5-6代保健食品補充.~~分享之~~
ricktiffany wrote:
女生產後或30歲以後...(恕刪)
廠商說說你聽聽就好,
不用腸胃道直接細胞吸收?
1.他的技術是怎麼樣躲過胃酸的破壞?
2.他的技術是怎麼躲過膽汁的強鹼破壞?
3.他走什麼路徑?用什麼載體讓這個營養素進入細胞間隙?
4.在血液中是哪個載體運送?白蛋白?還是什麼?
5.他如何專一的選擇標定器官(葉黃素對眼睛有幫助但是我們怎麼知道身體會把大部分的葉黃素送到眼球細胞?如果送到肝臟細胞呢?),細胞膜上的標記有找出來嗎?
6.他到標定細胞後他如何進入細胞膜?細胞膜是很嚴格的選擇性通透膜,之前的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就是發現原來細胞對於水分也不是用擴散作用讓水隨意進出細胞的,他在細胞膜上找到專屬的水通道
發現原來就連水,細胞都不隨便讓水進到細胞內,推翻了我們認知的水分是藉由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因為水通道的發現,找到很多疾病的原因,也開啟了藥廠投入研發新藥。
7.如果還要講下去就進入分子生物學的層次,扯到DNA跟細胞複製那更是沒完沒了了
如果這些機轉都沒找出來,那廠商說說你就隨便聽聽吧!還第六代發酵技術
你以為身體是隨便讓營養素進來的阿,如果細胞這麼隨便,我們隨便塗個石油整個細胞內就全都是石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