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在吃貝樂克、是我爸爸在吃…已經吃了好幾年了!剛開始吃有持續、後來給人家自己停藥…杯具發生了!
肝腫瘤開刀切除!一年半左右復發用電燒的方式再加以清除、已過了好幾年服藥繼續不敢停藥、雖然要很貴!不過在半年前我發現裝藥的盒子印刷的方式改了…很像變成台製
(以前都說是進口的才那麼貴,但 我是沒確認醫生是否變台製)有那位能在版上說明一下?還是進口的嗎?
我要幫父拿3個月拿一次每次要快2萬!
請問台制的欣苷比要多少錢?一顆
貝樂克實在太貴了.
貝樂克買1毫克的,再切半吃.可吃兩次(兩天份).
切半的藥效與單買0.5毫克一模一樣,但每月能省下不少錢.

告訴醫生以後要拿1毫克的貝樂克,再自行切半服用.
切半器很便宜,隨便買都有.
https://www.google.com.tw/webhp?sourceid=chrome-instant&ion=1&espv=2&ie=UTF-8#q=%E5%89%96%E5%8D%8A%E5%99%A8

再次強調:1毫克切半的藥效與0.5毫克一樣,沒有任何疑慮!

欣苷的藥效是否與貝樂克完全一樣呢?
醫生目前不敢百分百保證.....

正常情況下,長期服用貝樂克沒有甚麼明顯副作用.
大家年紀應該都比小弟輕很多
小弟B肝快四十年了,小學就開始發作,十幾歲就有輕微肝硬化,GOT GPT超過1500,考上大學卻沒辦法讀,在林口長庚做肝切片,說是慢性活動性肝炎,住院住了半年,後續還是斷斷續續發作.....

家族方面,曾祖父死於肝癌,父親也是B肝帶原者,也死於肝癌
三十年前醫生就告訴我只能等未來看有無新藥?
後來C肝終於出現高治癒率的藥
但B肝治癒的藥一直沒辦法突破(不知道原因在哪?)
只能再等下去囉
唉! 就不知道等不等的到...
大家一起加油吧!
謝謝告知!
EG120431 wrote:
我沒有在吃貝樂克、...(恕刪)
曾經GPT破3千,貝樂克0.5mg 已吃數年經驗告訴你...
1, 先求降低病毒量,不發炎才不會轉成癌!
2, 沒有副作用, 不舉是其他因素!
3, 個人目前測病毒量機器都測不到, 但還是陽性!
4, 我都是固定睡前吃,(我比醫生還精)
5, 固定3個月抽血, 6個月抽血+超音波
6, 正規運動, 正常作息!
7, 長期目標: 肝功能正常, 病毒量測不到不發炎,等待未來新藥!
# 我也曾經買1mg回來切, 思來想去, 還是吃0.5 一粒的, 我不想為省幾百有任何risk.
# 去醫院拿藥可以報所得稅扣抵.
# 控制它, 別讓它來控制你!

參考吧, 賺錢有數, 生命要顧! 互相加油!



MrTerry wrote:
我肝指數一直高高低...(恕刪)
分享經驗:
買1毫克切半,不是省幾百元喔!是省了快一半費用.

服用貝樂克0.5毫克6、7年,在大醫院經兩次肝穿刺判定:
由重度纖維化轉為輕度纖維化.第8年改吃『1毫克切半』至今
兩年多.各項檢測都很ok!沒錯!為避免風險,家人確實在病情
好轉並得到醫生同意後,才改『1毫克切半』.

每家醫院貝樂克價格如何?是否有『老客戶優惠價』?
坦白說,真的不清楚.只知也曾每拿三個月藥快2萬元7年多.

也許對醫院來說,醫療也是種生意...所以1毫克切半沒被推廣!?
我了解病人的醫療負擔,所以分享『切半』,大家不妨問問自家醫
生可否切半,或許每個病人的病情程度也是能否切半的考量重點.

貝樂克在台尚未上市前,在大醫生的建議下,家人即由大陸親友購
回服用,以避免當時健保給付的肝安能很可能產生的抗藥性.感謝
大醫生當時即能『慧眼識救命仙丹--貝樂克』!
我是指一粒差幾百...並非指一盒差幾百! 誤會了!
貝樂克公私立醫院藥, 診所藥, 藥局藥,價錢都不一樣 (三個地方我都拿過) .
0.5 mg & 1mg 是否要切來吃當然由醫生建議, 個人決定.

最不爽的是乖乖繳健保費, 他媽的這個錢還要自己出, 去他的健保局.


tingm98 wrote:
分享家人經驗:買1...(恕刪)
南部某大醫院,
如果是自費,
醫生都建議1mg切半,
還蠻佛心的,畢竟這個藥要長期吃,
對一般家庭而言,不是一筆小負擔,
但是可能牽涉到藥廠的利潤,
所以這個方法不太推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喝咖啡?
喝咖啡到底是對肝好? 還是不好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