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指數從13降到7, 已經有四年沒有復發過了.
痛風痛起來真的很"靠背",
痛起來會很想把腳給砍掉, 這時候多半是到醫院打一針,
然後靜靜的等著下一次復發,
當兵剛退伍痛風就發了,(當兵期間發做就可以退伍了)
第一次還以為是腳去扭傷, 冰敷貼藥膏都無效,
到醫院一驗, 尿酸13, 重度痛風, 當時整個人都傻了,
之後半年的時間, 天天早晚吃一顆降尿酸的西藥,
直到聽鄰居長年痛風的人告知, 那種藥吃到最後都會洗腎,
才開始尋求其他的治療方式, 但是謝絕偏方(這吃到最後也是洗腎)
十分偶然的機會遇到一個沒牌照的中醫,
把脈, 抓藥, 煎藥, 早晚喝苦苦的中藥湯汁,
藥方每週都要微調一次, 喝了八個月, 尿酸指數回到7,
這八個月內, 我每個月1號都固定到我家旁的檢驗所驗血,
就是800塊的那種, 因為很害怕吃到不好的藥, 肝腎會壞掉.
像樓主的狀況, 試試生活作息正常看看,
痛風扣除疾病原因, 大多都是因為尿酸在關節形成結晶體,
造成白血球誤判, 群體攻擊造成發炎,
而尿酸異常通常是腎功能有問題, 少部分是水喝太少,
看中醫的八個月期間, 中醫要求我每天11點到1點必須平躺在床上,
包括早上以及晚上, 都要盡量平躺, 然後閉眼休息,
甚至於後來還教了我一套"羅漢睡姿",
每天要喝一定量的水, 然後勤跑廁所不要憋尿,
(千萬不要一次喝一堆水, 會水中毒, 一次一口就好了)
中醫說, 11點到1點是腎臟休息的時間,
這時候身體正對腎臟進行"充血",
如果不讓腎臟好好休息, 腎臟又怎麼能夠正常運作呢?
我去檢查,醫生說是遺傳,只能飲食控制,運動也不能太劇烈,因為身體的代謝會引起痛風發作,就是一天要保持喝足2000到3000CC的水,還有控制尿酸的藥加定期回診去抽血驗尿酸.
痛風發作打針很多人認為是最快的方法,但卻不知道是用自己的腎臟健康去換來的,痛風發作會讓藥劑的量一直增加,所以平時就要控制,不能等到發作以為打一針就沒事了.
民間聽過的偏方很多,但有人有去定期抽血驗尿酸嗎,不要以為沒發作就沒事,尿酸高也是會影響到腎的負擔,看到人很多人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方法來對待自己,也真是只能說很多醫生的苦心都白費了.
台灣每年洗腎人口年年增加,造成國家醫療龐大的負擔,身體是自己的,還是健康最重要.
我本也以為痛風怎麼會去看腎臟科,但找對醫生就會知道,痛風不會發作,尿酸值正常,又不用去忌口就都值得了.
以前不知道痛發嚴重性的,在找對醫師後,才體會以前去看的醫生真是拿別人的健康開玩笑,有多少人知道保險公司知道有痛風的人就拒保的嗎.
痛風的好發時節是夏天跟冬天,夏天是身體的水份流失快,但補充水分不足,造成體內代謝負擔變重,冬天則是高湯類飲食居多,食物在湯裏因為長時間的镦煮後所釋放出來的物質也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另外個人最敏感的食物是牛肉麵,只要一吃到,二天後一定發作,但我要是吃海鮮或是喝啤酒這些都不會有事,就唯獨牛肉麵,我本以為是只要牛肉我都不能碰了,但個人很愛吃牛排,好市多的無骨牛小排連吃三天也都不會發作,牛小排的份量多少,三天可以吃掉1公斤到1.2公斤,這個量算是很大吧.
痛風第一次是什麼發作?我是部隊當兵時發作的,還不知道可以驗退,直到退伍後又再發作一次時才知道是痛風,而平均一年只會發作一次,因為出國去玩時,沒有喝夠足夠的水,一直到3年前,半年內退風發作的頻率變很高,去打針也壓不下來,才經由鄰居的介紹找到了正確的醫生.
痛風的藥每個人都一樣嗎,不會,我跟我鄰居的藥量就不一樣,但所做過的檢查項目是一樣,痛風除非是急性發作,不然去檢查時不應該直接開藥給你,我跟我鄰居都是檢查完後看了報告才能拿到第一次一個月的藥,在一個月後回去驗尿酸後,再評估是否要做藥量調整,三個月後才能拿到連續處方籤,進入藥物控制追踪的階段.
看了3年快4年了,只有急性發作過一次,因為自己不聽話停藥3個月,以上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提供給有痛風的人參考,不要再去聽那些了,找對醫生好好檢查,吃不吃藥就要看你的檢查報告了.
。(小時候發燒感冒,藥物中毒,也不知道哪個醫生用得藥
)
本人也受過痛風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