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o wrote:
他這個還好吧 一般人會生病
理論上都是本身基因就不好

糖尿病罹患率逐年升高,請問是有政府禁止健康人生育,只有糖尿病患才可以生小孩嗎?

如果沒有,沒憑沒據又不合邏輯,就請你不要再製造謠言。這種說詞,只是一堆不健康飲食業者,與糖尿病醫藥產業的藉口,偏偏這些傢伙都是大財團,掌控媒體,講話聲音很大
hjfrank wrote:
第二型糖尿病都是後天...(恕刪)


還包括什麼?
基因不好是推卸之詞,意思就是你的病是不可逆,不是我無能。
ro123eo wrote:
基因影響的因素比較大...(恕刪)


館長說,很多人可能會以為「為什麼我這麼壯、運動量這麼大,還會糖尿病?」醫師告訴他,年輕人吃得太多,加重器官的負擔。館長自省發現,自己為了養出強大的肌肉,每3、4小時就要吃一餐。有時候半夜睡著了還專程起床補吃。一下子補碳水化合物避免肌肉被消耗掉,一下子補蛋白質,因為要增肌。所以胰臟、膽囊、腎臟,甚至是肝臟都沒有休息的時間,他大嘆「器官被自己操壞掉了」。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一般科學找不到理由就說基因問題
笑死
我頸椎後縱韌帶鈣化 醫生也是跟我說基因問題

後來我有找到另一派說法根本不是那樣
結果我現在身體找到問題之後才知道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到頸椎壓力

那這樣來說
原本說的基因問題就不是基因問題了
而是把找不到的因素歸咎為基因問題

這個基因的說法通常都是告知病患…『我不想幫你判斷,你就是衰,基因不好』

看診那麼簡單 還要醫生幹嘛…什麼都歸類基因問題,而不正面面對 去找其他因素
lkk5682000
5分奉上請笑納。
天國一輝小寶寶 wrote:
館長自省發現,自己為了養出強大的肌肉,每3、4小時就要吃一餐。


我記得沒錯的話…館長有說他當時訓練還會吃巧克力麵包
深夜餓了 就是這類的麵包
他認為他有重訓 而且那麼壯 不太可能會有糖尿病
大包o wrote:
他活到60歲才出事 很好運了


他好運的不是到六十才發病,而是發病在這個資訊發達、網路發達的時代、對糖尿病有不同解讀的時代!

(因為,以前醫界對糖尿病的認知錯誤,不少糖尿病患者,在錯誤的“治療”下,“冤死”、“重病殘生”是普遍的結果!)
便當不就是飯跟菜跟肉
那就都不要吃好了
流氓協會會長 wrote:
便當不就是飯跟菜跟肉
那就都不要吃好了


都不要吃?看不懂你的意思!

便當還是可以吃,裡面的菜、肉、蛋等等都可以吃完,但便當裡的米飯,份量普遍都是過多(最近幾年有些便當業者有注意減量),要隨著年紀增長而減量,吃1/2、1/3就很夠了!

經常吃完便當裡所有的白飯,毫無疑問絕對是有害健康!

年輕時可能還不會有問題,頂多是發胖而已,長年如此,罹患糖尿病絕對是遲早的!
MICHAELCUB81 wrote:


這真是個錯誤又危險的觀念。

可以跟你保證:醣類、澱粉類攝取過多,任何一個人遲早最後都會得到糖尿病!

ro123eo wrote:
而且便當差異性很大 甚至便當已經比多數外食好了


如果一定得吃便當,菜、肉可以吃完,但是飯就只吃1/3、1/2的飯量就很夠了!



哪裡錯誤了?

如果父母都沒糖尿病的人, 絕大部分的人每餐吃一個便當, 不會得糖尿病.
甚至大部分的人每餐吃兩個便當, 吃成神豬, 也不會得糖尿病,

如果你每餐都只能吃半個便當才看不出得糖尿病這代表甚麼?
這不就是遺傳嗎?

檢視是不是遺傳很簡單:

父母都糖尿病, 小孩近100%(或70%, 或50%.... 各種統計)糖尿病
父母有一方糖尿病, 小孩70-80%(或50%......)糖尿病,
這就是強的遺傳傾向
swabber
這個不見得是基因遺傳,有的可能是生活習慣,父母吃飯的習慣會影響到兒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