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醫生的觀點都是 【會開刀(見血)的醫生才是醫生】

其他不用動刀的那些看診的醫生,看的都是他的經驗(或他自己特殊療法?),

醫生的經驗都是累積的,或是查一下資料就有的,

他自己統計看過的案子,來判斷病情、病因,

講直接一點就是 都差不多。

問你有什麼症狀,問完然後開藥,

治病的不是醫生 而是藥,雖然醫生是幫你對症下藥,

但如上面說的,症都是靠經驗累積的,



除非是開刀的醫生,找名醫才比較有用。
mizzayen
藥物的選擇 配合的檢查 都分得出高低手 只看會不會開刀未免太狹隘
Eigen
柯有動刀呦~~ 的確,真的要動刀,找名醫比較有效,因為有沒有名,都是經驗累積出來的。經驗值夠高,基本上都會成名醫~~ (技術差的早被告翻了)
mmoo566 wrote:
昨天家母到某間大醫院...(恕刪)

經驗值得問題
生病先從診所看起,需要轉診到醫院再轉
到醫院先從一般醫師看起
覺得他解決不了你的問題再去掛名醫

名醫們上午診都看到下午
下午診都看到晚上
沒得吃飯,上廁所只能趁空檔

但名醫經驗值夠,一般都很精準
看你去醫院求什麼吧
有人去處理問題
有人去處理心情

跟你在路上看到號誌標示一樣,多半是一點眉角就能對應學到的或經驗去判斷
一些莫名其妙的號誌跟標示就只能用試的,慘一點就收個學費

不過看病有時候確實要吃點運氣,不是說醫術怎樣,有可能就試的順序不一次解決而已,問題沒解決就先跟醫師討論吧,想換也不是什麼問題
這又是 要回到 政府的問題了

目前台灣大醫院 醫師 掛號 動則上百號...

根本不合理 之前還有聽過要 排到半夜的..

醫生也是人 也需要休息 病人是看不完的

這多年過去 沒看過政府 為此 修法

一個醫師 一天 只能看 多少人 為上限

不僅保證 病人 看病的品質 也保護 醫師護理師
當然沒有比較厲害
通常是不想浪費時間在你們身上,
很常看到的原因是邊講症狀邊自己當醫師說該如何處理之類的...
沒有自知之明、又不聽勸的,就算日夜焚香誦經,業障還是會如影隨形跟在身邊...
醫護人力感覺一直不足
病人太多負荷過重
就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也是無奈
名醫能成名肯定有本事,但是成名後病患越來越多 ( 由其實外科名醫 ),不只要看診還要開刀,時間都很緊迫。
我媽媽換人工關節看過很多醫生,也可以說不同名醫說法都不進相同,只能找溝通上比較好的那位。

與其名醫,不如問問有沒有親朋好友剛好有認識的專科醫師,可以去看看,通常這種會更仔細一點。 ( 朋友引薦的)
我是老鼠 ! I'm mouse ! Ich bin Maus ! Soy rata !ΕΙΜΑΙ ΠΟΝΤΙΚΙ !
我自己的經驗
很多老人去到醫生,其實只是要聊天
很多不關病情的事也是重複在講
而且並沒有跟醫生交談
而是自己一直說
我承認看老人是需要耐心與耐性與愛,
這都沒錯,
但是後面的病人的權益呢?
當然每個case都有詳細的細節可以分析討論
板主的細節還是需要講清楚
如果病人症狀一講,醫生變判斷需要抽血x光驗尿等等的檢驗
那麼其實本次的看診其實五分鐘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了啊

舉個簡單的數學計算
如果每個病人五分鐘就可以解決的事情,都要有耐心到十五分鐘
時間被放大三倍
假設一晚40個病人就好了
40×5=200min=3h20min
40x15=600min=10hr
醫生六點開始開診.......
本來九點廿可以好的可能要看到隔天清晨了

或許這時候又有人會說,那要減少看診人數以維護醫療品質
是這樣嗎?
不是吧
那就變成你要看一個每天限制看診15人的醫生
需要提早半年預約?
打電話或者網路預約都是『抱歉,該診已額滿』

所以對一個醫生來說,提高看診的效率,是他的選擇
但是這時候有的病患就不能諒解了

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家母就是每次進去都要鬼扯半小時才甘願的
我超能理解醫生的無奈
smd6055
喔對了我跟我父親都是進去五分鐘就出來了!進去前準備好要講的要知道的,跟醫生都講重點!尊重自己也尊重大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