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注意. "臟"病亦有可能導致眩暈.
腎, 脾, 肝都有可能噁心想吐, 頭暈目眩.
目眩也分幾種, 一片黑的叫貧血. 有金星的眩症.
中醫雖然叫辨證論治. 但傷寒論中也說到. 觀其脈證. 知犯何逆. 隨證治之.
知犯何逆才是重點. 如果真的就是看症狀, 那只要背了傷寒論. 誰都可以當醫生了.
中醫難. 難在辨證. 若辨證準確. 那就真的一劑知, 二劑已了.
不過就像之前某網友說的. 知根就治其根, 不知根就先對症.
這就是中醫只立症, 不立病名的原因. 好比脅肋痛. 屬少陽症常見.
為什麼? 因為足少陽膽經絡過脅肋, 故少陽病變易有脅肋痛, 所以小柴胡湯是治"少陽症".
當然也不是通治. 但他去治療的是少陽經. 所以不是單純的"止痛".
總之. 中醫的複雜及深奧的醫理. 絕對不是大家口中的"不科學".
在我看來. 中醫是再科學不過的了.
PS: 快去找位好中醫吧. 眩暈欲吐是很麻煩的. 快把他治好. 以免後患.
請大家推廣中醫. 中醫才是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