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 wrote:
台灣婦產科醫師平均每...(恕刪)
本不想再落入這種無盡迴圈的對話,但我真想不出告醫生跟邊遠地區沒婦產科醫生有啥關係?
少子化使得婦科醫生減少應也是一大原因吧!?
此外,邊遠地區沒醫生,也不是今天發生,從古至今就是如此,這是因為每個人都立志當史懷哲!但現實與理想總還是有距離的!(而這點一定有人又歸咎於健保制度的不合理)
我覺得醫師在抱怨健保制度不合理或是工作時數太長,這些根本跟病患一點關係也沒有!
那是沒有有力的立委或政府官員幫醫界講話 (咦!以前那些醫生立委是做啥的?)!
而工作時數太長,是你們跟雇主醫院間的關係,跟病患有啥關係。
工作時間長導致看診品質下降,是你們醫生要跟醫院反應的 (可以告醫院讓醫護人員超時工作嗎?),病患怎瞭解你們的工作時數如何?
這些都不是你們看診或是轉輕鬆醫科的理由,至少不是你們拿來跟普羅大眾抱怨的理由!
醫療制度該如何完整的建立,跟一般病患一點關係都沒有,一般病患也沒有這麼偉大可以作這些事!
或該說病患能做的,也只是善用自己的選票選出做事的官員!
此外,講到提告的部分,病患依法提出告訴有啥麼錯?
若說有錯,是制度的問題,讓病患容易告醫生如此而已?!
但制度是誰建立的,也不是普羅大眾啊!是上層官員啊!(而這過程應該也有問過醫界的意見吧!?)
他們 (病患) 提告也只是依法保證自己的權力罷了!
我想,普羅大眾都沒有仇醫,甚至大部分的人都還把醫生當活菩薩!
只是你們若想轉行,ok! 但別把責任全部推到啥制度或是告訴!
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個藉口罷了!
這應該是普羅大眾看不順眼的地方!
"...這幾年在台灣作為菁英的風險很大,太多人一開口就罵,讓「菁英」兩字蒙上一股原罪色彩。但世界上許多事物,有八成的成就是靠兩成的菁英領導而來。關鍵在於如何公平分配,讓八成人皆能得益。
日前,台大外科總醫師洪浩雲離職轉戰醫美,對醫學系投下一顆震撼彈。劉兆玄憂心指出,台大學生素質頂尖,應該勇於冒險、創新,對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假如頂尖醫學院畢業生選擇醫美、第一流工學院畢業生選擇代工,台灣未來的競爭力不知在哪。..."...節錄劉兆玄在台大畢業典禮的演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