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eyu wrote:
先問個問題, 醫美的...(恕刪)


你的前提是建立在醫療市場是自由市場上..
但很明顯的, 除了醫美市場外, 醫療市場並不是自由市場.
在價錢方面有健保局嚴格管控, 所以價錢從來不是由供給或需求來決定
所以像是台東的南部方圓百里只有一個婦產科醫師, 理論上需求還是這麼大, 價格應該會上升讓醫師會有誘因過去, 但事實上就是醫師執行單項業務的所得是固定而不受自由市場調控, 所以缺到只剩一個醫師他的薪水還是差不多, 自然就被操爆了要請假(雖然這醫師之前還參加過鐵人比賽)

再者, 你對於進入官司的醫療糾紛抱持的是有錯就會賠, 沒錯就不會賠. 但事實上呢?台灣就有人去做過統計, 在醫療糾紛中, 醫審會認為有過失, 而醫師被判賠的比例有3成, 但同樣的, 醫審會認為無過失, 而醫師被判賠的比例也有1成. 這還只是表面上可以找的到, 而私下因為病人來亂而和解的案例是更多. 再者, 你的前提是以民事訴訟去看, 但實務上台灣醫療糾紛往往是以刑事案件去起訴, 醫師被告的話還要被關, 直接把醫師當犯人看待, 在這種狀況下, 你認為醫師有可能會承認自己錯誤嗎?(告輸了就要被關) 所以你所想像的醫療糾紛可以促進事實上是不存在於現實當中, 那只是存在於你的幻想中. 真正的實務就是醫療糾紛往往出現在高風險科別, 而高比例的醫療糾紛科別導致後進的醫學生根本不想走, 而在工作中的也受不了紛紛離開, 所以醫療糾紛越多的科別也是缺人缺最兇的科別, 看看四大科(內外婦兒)加上急診就知道, 這種和死神常常奮鬥的科別現在也是最缺人的科別.

所以醫療糾紛可以促進醫學進步? 那只是笑話吧了, 小說別看太多....

李桑 wrote:
幹嘛去捧法官律師的LP。。。他們總會生病吧。。。過不久他們都出國求醫去了。。。


呵呵, 談不上捧法官律師的 LP. 醫生和法官律師在社會上算是有勢力的團體.

兩個互相捧機率大, 互鬥機率小.

看到這個案例, 該擔心的是不是醫生也不是法律人, 而是一般人.

因為分配到的醫療資源可能會更少. 哈.


scfo wrote:
醫生想逃離五大科也像天要下雨, 擋也擋不了,


認同啊, 我並沒有不認同, 這是合理現象.

scfo wrote:
與其抱怨某些醫生沒醫德 不如思考如何多認識幾個醫生 好保住自己有限的生命


你有看到我抱怨醫生沒醫德?

scfo wrote:
同樣的道理
醫生想逃離五大科也像天要下雨, 擋也擋不了,
與其抱怨某些醫生沒醫德 不如思考如何多認識幾個醫生 好保住自己有限的生命



一針見血
非大科出身的醫師們
也早就在未雨綢繆了
紛紛跟久未連絡的大科朋友同學們交官
Eric0850 wrote:
我覺得醫師在抱怨健保制度不合理或是工作時數太長,這些根本跟病患一點關係也沒有!

那是沒有有力的立委或政府官員幫醫界講話 (咦!以前那些醫生立委是做啥的?)!

而工作時數太長,是你們跟雇主醫院間的關係,跟病患有啥關係。

工作時間長導致看診品質下降,是你們醫生要跟醫院反應的 (可以告醫院讓醫護人員超時工作嗎?),病患怎瞭解你們的工作時數如何?


血汗壓榨導致醫療品質下降,這和病患有沒有關係?
病患不瞭解醫師的工作時數如何?是的,所以醫師更要讓一般大眾知道
實情(閣下以為版上那麼多醫師po文po心酸的喔。),與其看成醫師
向大眾抱怨甚至恐嚇,倒不如看成醫師將台灣醫療「國王的新衣」戳破。
現在的台灣民眾,是付錢給政府,再讓政府幫自己洗腦,醫師只是試圖把
這現象扭轉回來罷了。
至於醫界內部,醫界和政府之間的問題,已有一群優秀的醫師在努力
尋求解決方案,雖不知結果如何,不過有起點總是好的。

Eric0850 wrote:
此外,講到提告的部分,病患依法提出告訴有啥麼錯?

若說有錯,是制度的問題,讓病患容易告醫生如此而已?!

但制度是誰建立的,也不是普羅大眾啊!是上層官員啊!(而這過程應該也有問過醫界的意見吧!?)

他們 (病患) 提告也只是依法保證自己的權力罷了!


禮尚往來,病患可依法提出告訴,醫師也可「依法看病」,說的白話一點
-防衛性醫療,不是用來防衛疾病的惡化,而是防衛自己不會被告。至於
結果為何,嗯嗯,看看美國的例子,還是那句老話,趁魚死網破之前,趕
快幫自己存點錢吧。

Eric0850 wrote:
"...這幾年在台灣作為菁英的風險很大,太多人一開口就罵,讓「菁英」兩字蒙上一股原罪色彩。但世界上許多事物,有八成的成就是靠兩成的菁英領導而來。關鍵在於如何公平分配,讓八成人皆能得益。

日前,台大外科總醫師洪浩雲離職轉戰醫美,對醫學系投下一顆震撼彈。劉兆玄憂心指出,台大學生素質頂尖,應該勇於冒險、創新,對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假如頂尖醫學院畢業生選擇醫美、第一流工學院畢業生選擇代工,台灣未來的競爭力不知在哪。..."...節錄劉兆玄在台大畢業典禮的演講


憑什麼看不起醫美,醫美也需要技術、創新,韓國人搞醫美,在世界上不也有一席之地。
「台灣未來的競爭力不知在哪?」呵呵,身為前任最高行政首長,別把這話說得這麼義正
辭嚴,好像跟自己沒關係一樣。

cuteyu wrote:
賣白粉的風險, 賺賣白菜的錢




形容得很貼切



世界最廉價的健保
能讓技術世界頂尖的台灣醫生撐多久...








Rh wrote:
再者, 你對於進入官司的醫療糾紛抱持的是有錯就會賠, 沒錯就不會賠.


我並沒有這麼認為, 所以我的第一篇文章中有寫醫療糾紛的產生的結果, 受兩件事情影響.
一是司法體系在處理糾紛時是否值得信賴, 二是增加的醫療成本如何分攤.
你所有列的質疑總結就是第一個問題, 司法體系在處理糾紛時是否值得信賴.
至於自由市場則是第二個問題的一種解答.

Rh wrote:
所以醫療糾紛可以促進醫學進步? 那只是笑話吧了, 小說別看太多....


隨著消費意識抬頭, 醫療糾紛只會越來越多, 相關訴訟必定增加.
如何讓這種情形讓使醫療品質上升, 而不是下降, 相關單位真的要想一想.
至於訴訟讓品質提升是不是笑話...
就像管理跟品管, 做不好是累贅, 最得好是加分, 看怎麼做吧.

xinchun1980 wrote:
形容得很貼切世界最廉...(恕刪)


+1

只能說國外高品質醫療服務的代價,
是讓付不出高費用的人"等死"換來的,
至於國內的醫療服務,
則是讓大部分人能接受的"堪用"廉價服務,
既然是大部分的人都能使用,
那也就不能期待其中有所謂品質可言,
甚至風險還會提高,
當然更有錢的人也能享受所謂的名醫VIP服務,
畢竟他付出代價了,不是嗎?
忘了在哪邊看過一段文字,
意思是說,在某個國家(好像在歐洲)醫生罷工,那段時間反而死亡率降低
另外,之前在書店看了許達夫醫生的書"誤診誤醫"
內容說誤診誤醫的比例不低,google了一下:
"美國有一項調查,每年因為誤診誤醫而死亡的病例超過幾萬人,相關的醫療費用也高達千萬美金,急診處的誤診誤醫比例更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以美國如此強大、科技如此發達的國家,都發生如此嚴重的誤診誤醫,何況是其他國家如臺灣,情況更是難以想像。"

我倒是滿想知道如果台灣沒有了這些醫生,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這裏純就統計而言,別說到時候你的誰誰誰怎樣又怎樣!

另外,看到這裏,或許Lisa說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感覺某些人也是刻意將她的意思往偏解讀來取笑她
你們這些醫生學到的知識難道就一定對嗎?還是謙虛一點比較不會令人煩感!

yuntaoyeh wrote:
忘了在哪邊看過一段文...(恕刪)

yuntaoyeh wrote:
忘了在哪邊看過一段文字,
意思是說,在某個國家(好像在歐洲)醫生罷工,那段時間反而死亡率降低
另外,之前在書店看了許達夫醫生的書"誤診誤醫"
內容說誤診誤醫的比例不低,google了一下:
"美國有一項調查,每年因為誤診誤醫而死亡的病例超過幾萬人,相關的醫療費用也高達千萬美金,急診處的誤診誤醫比例更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以美國如此強大、科技如此發達的國家,都發生如此嚴重的誤診誤醫,何況是其他國家如臺灣,情況更是難以想像。"

我倒是滿想知道如果台灣沒有了這些醫生,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這裏純就統計而言,別說到時候你的誰誰誰怎樣又怎樣!

另外,看到這裏,或許Lisa說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感覺某些人也是刻意將她的意思往偏解讀來取笑她
你們這些醫生學到的知識難道就一定對嗎?還是謙虛一點比較不會令人煩感!


1.想知道台灣沒有這些醫師,會是怎樣的結果?嘿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
不二法門,請大大去花蓮台東住個幾個月不就知道了。話說回來,許醫師
之前患了大腸癌,運氣超好,接受了幾次化療就找不到癌細胞了,否則應
該沒有什麼機會寫書吧。

2.版上各位醫師大大的知識不見得全部都正確,所以歡迎討論,但連個基本
常識都缺乏的話,何來討論之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