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說我170公分, 體重要先減到70kg.
之前確實是肥胖92kg不管->80kg 才去看醫師.
現在用藥兩週,低GI低卡外加運動,已經變成75kg(兩週瘦5kg),
當然蠶豆症發作也有影響瘦更快, 甚至糖化血色素都低估30%(第一次報告331mg/dL,10.1糖化血色素).
家人甚至我都滿擔心的, 怎麼吃藥了,還在減, 甚至還要減到70kg(還有5kg), 照這樣看很容易達成了,就怕持續減下去, 會煞車煞不住.
ps. 剛剛發現,蠶豆症也不宜常吃苦瓜(這降血糖聖品居然...)
=========================================
新北市民 170cm 75kg
午飯後90分後爬樓梯18樓x2
晚飯後90分用最慢的速度跑步40分
目前低卡低GI飲食.
=========================================
光是衝著這一句:
營養師指出,白米烹煮後放置隔夜,裡頭的精緻澱粉將轉變成抗性澱粉,熱量變低,對於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吃隔夜飯反而比吃一般白飯,更不易讓血糖升高。
就值得來做做實驗,希望不是騙人的。
我是柏格貓
保健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抗性澱粉
經常有民眾人會問:吃烤過的吐司是不是可以減肥、烤地瓜熱量是不是很高、聽說玉米熱量低,多吃
也不會變胖....等,而這些問題之答案隨科學進步,有了不同解答。舊有觀念認為食物溫度的高低不
影響熱量,但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澱粉類食物經過特定溫度處理,會讓腸道吸收熱量『相對地』較多
或較少,推翻了質能不變的道理,而熱量差異原因就在於其中「抗性澱粉」含量之多寡。
介紹「抗性澱粉」前先要了解什麼是「澱粉」,天然澱粉廣泛存在於植物塊根、塊莖、果實或種子,
例如麥子、稻米、南瓜、蓮藕、紅豆等,澱粉顆粒結構是由許多的碳水化合物連結組成,當澱粉類食
物進入腸胃道中,會被其中消化酵素破壞,分解成小分子結構的碳水化合物,被小腸吸收產生熱量。
而「抗性澱粉」是一種無法由健康人體消化酵素水解,但能在結腸中被微生物發酵的澱粉或澱粉水解
產物,不會經由小腸消化吸收產生熱量,其性質類似膳食纖維,有降低熱量攝取、促進腸道健康、利
於血糖控制、及調整血脂的功能。
天然植物存有抗性澱粉,其中顆粒完整且外殼粗糙的五穀類,例如糙米、紫米等全穀類,含有較高比
例的抗性澱粉,容易受熱破壞。但若能縮短烹調時間、保持穀物顆粒完整,能保留較多的抗性澱粉,
或降低食物溫度、重複加熱後再降溫,例如食物放涼、或隔夜飯覆熱稍為放涼再吃,可提高日常飲食
中抗性澱粉量,但如果延長烹調加熱時間使澱粉顆粒破裂完全,這類食物即使放涼也很難提高抗性澱
粉量,例如燜透的紅豆湯或市售烤地瓜等,因此避免燉、煮、燜「長時間」的烹調,也是提高抗性澱
粉的小秘訣。
除了天然食物中的抗性澱粉外,目前科學技術已成功萃取出抗性澱粉添加在市售商品,例如燕麥棒、
五穀奶、各式雜糧麥片沖泡包等,其中常見營養標示中的「β-葡聚糖」就是抗性澱粉的一種,但這類
商品通常油脂及糖含量不低,對於想要利用抗性澱粉的特性控制血糖或血脂肪者應謹慎食用。
由於抗性澱粉的特性,因而常被建議運用在減重、血糖、血脂控制上,但使用時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從減重面來看,有文獻指出抗性澱粉能減少熱量攝取,與體重減輕有關,但其攝取量與降低熱量攝取
間的關係,仍有待討論。
單純的相信多吃抗性澱粉可以減重,但卻沒有調整飲食、運動習慣,效果恐怕不彰。減重者的飲食是
熱量控制的均衡飲食,對於喜好澱粉類食物的人,如果在每天澱粉類食物建議量中,提高抗性澱粉的
比例,或許有助於減重目標達成。
文獻證實抗性澱粉有利於餐後血糖、血脂的控制、且能預防便秘及維持腸道菌叢完整,對血糖偏高或
第二型糖尿病者,能改善餐後胰島素分泌。而研究報告也指出不同來源之抗性澱粉有不同程度效果,
且攝取量也需達到一定標準才能獲得益處,雖然攝取建議量迄今並無定論,而有研究建議每天攝取約
20公克的抗性澱粉,但要避免為了攝取足夠的抗性澱粉,反而攝取過多的澱粉,造成血糖、血脂肪上
升。
兒童、青少年,由於此階段對營養素熱量需求較高,如果攝取過多的抗性澱粉,會造成熱量不足,嚴
重影響生長發育,對孕婦,則會影響胎兒的發育。此外腸胃道消化能力較差者(老年人常併有消化功
能不良),因抗性澱粉不被消化結果,會在腸胃道中發酵產氣,如此容易加重腹脹不適影響進食,使
營養狀況下降。另外食物經過覆熱冷卻處理,雖然獲得抗性澱粉較多,但提醒您重複加熱會造成維生
素、礦物質流失,影響正常生理代謝所需營養。
飲食介入對於體重或三高(血糖、血脂、血壓)控制已證實具有效果,飲食控制應以均衡飲食為原則
、輔以規律運動習慣,才是預防慢性病發生及良好控制的根本方法,但不能迷信偏方或崇尚珍貴、稀
有食材,可將抗性澱粉,適量的納入平日飲食計畫,而不是一眛的依賴它喔。
本文作者【顏麗呅 營養師】
本文由【國泰綜合醫院】提供
資料來源: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24032

手機太多 還一隻0元手機還沒去領..

如果這棟樓的朋友有人用得到 先搶先贏.

我會再便宜個沙必士.

ASUS Zenfone 2 Laser ZE500KL (2G/8G) 5吋四核心雷射對焦機
寫了好多,簡單的說就只有一個邏輯
用餐前三小時使用15ml椰子油(消化須3小時,會有飽足感,可止餓).
作者舉例:
下午3點 黑咖啡+椰子油
另外網路上還找到飯煮好,加上1,2匙椰子油,放到冰箱,隔天加熱食用(飯已經變成抗性澱粉), 也是很好的做法.
潘懷宗潘老師教你如何煮飯
為什麼這種煮法,會讓白飯熱量減少呢?研究作者塔瓦拉賈(Pushaparaja Thavarajah)博士指出,飯在煮熟的過程中,當中的葡萄糖結構比較鬆散,放進去的椰子油會插入米粒中,造成葡萄糖分子排列的改變,再當飯放涼以後,葡萄糖分子彼此之間縮小,把椰子油包覆的更為緊密,如此一來,對於人類腸胃道的消化酵素就更有抵抗的能力,所以這樣就成為不容易被小腸消化吸收的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了。
所謂「抗性澱粉」是指在小腸中比較不容易被消化的澱粉,這是由於抗性澱粉的結構不容易被消化酵素切斷之故。所以食物中的澱粉有兩種,一種是非常容易被人體消化的,另一種則是不易被人體所消化的,這種不易被人體胃腸消化的澱粉就叫做抗性澱粉。
而抗性澱粉對人體到底有那些好處呢?
1. 維持血糖穩定:抗性澱粉的消化速度極為緩慢(大約需要5~7小時),因此可改善飯後血糖上升與高胰島素血症的問題,幫助維持血糖的穩定。
2. 促進腸道健康,預防大腸直腸癌:抗性澱粉在大腸會被益菌拿來當作食物,可維持腸道酸性環境,且加速毒素的分解與排出,藉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3. 預防便祕、促進排便:與膳食纖維一樣,抗性澱粉可直接進入到大腸,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