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life40 wrote:
糖化血色素----血糖值
5------------97
6------------126
7------------154
8------------183
9------------212
10-----------240
11-----------269
12-----------298
以上為網站查的大約值
糖化血色素大約表是三個月的平均值
最後一個月佔的比例佔最多
大哥是從07/13才開始治療
約一個月後,血糖調整至正常範圍
照目前進度..小弟是認為這個數值應該是合理的
照這進度,下次三個月後的複診,低於5.5是可預期的啦
哈哈 今天早上測到的空腹血糖測到新低88 又看到大大這篇解釋我又更開心了



對照那個表 再比對我自己的血糖紀錄 就豁然開朗了..
我第一次測醣化血色素是7/19號 數據是11.3 表示我7/19號以前的平均血糖都高達269以上 這是對的 因為我7/13確認糖尿病時 量到的數據也都是280甚至破300..
然後 我開始服藥 血糖開始一路降..
這次測到的數據是8.1..但時間點是過去三個月的平均值 也就是我最近最漂亮的血糖 期值也只是最近20天比較漂亮 所以 報告的8.1是正常的..
照我這樣繼續平均下降的數據 這樣應該確定大約11月再測到的醣化血色素應該就能降到6.0以下



一早看到大大地這篇解釋 真是開心..希望01的病友能跟我一樣進步 大家一起加油


一型糖尿病通常好發於30歲以下的年輕人,屬於自體免疫系統對體內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做出攻擊,最後導致體內法法自己產生胰島素,算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就是常說的先天性遺傳疾病。
二型糖尿病則與飲食、作息、肥胖...等等息息相關,許多二型糖尿病患者會誤以為自己的父母、家人長輩都有糖尿病,等到自己發病時就誤認為自己有家族性遺傳的糖尿病,但其實主因是家族裡家人自小到大的飲食作息習慣都是相互影響,或許從小家裡的口味吃的比較重/甜,在生長過程慢慢也習慣了相同的口味,又或是其它生活習性的影響,而逐漸導致糖尿病的產生,與其說是遺傳性糖尿病,不如解釋遺傳性飲食作息導致的糖尿病。而二型糖尿病與一型糖尿病屬全然不同的病因,所以不能由二型轉為一型,當然目前西醫治療方式都是到洗腎居多(強調!非全部)
其它二項與此版無關,不解釋。
對於您的問題幾項重點提醒!
1、運動。在體力可以負荷的狀態下建議每日至少運動30分鐘早晚各一次(散步即可),每天適量飲水但不宜過多,糖尿病人飲水過多易讓腎臟負荷過大(水量攝取可詢問醫師或營養師)
2、視力。建議您定期至眼科追蹤視網膜與黃斑部,要延緩惡化改善併發症唯一方法就是維持良好的血糖值(包括三個月檢測一次的糖化血色素),即可降低身體傷害。
3、飲食。糖尿病患在飲食上該注意的是食物升糖指數(gi值),升糖指數高的食物盡量不要吃,澱粉類每天微量攝取就好(一餐半碗白飯或更少)換以蔬菜為主食,盡量不吃麵食麵包,不吃加工食品與醃製品。水果類更須注意,芭樂、奇異果每天最多吃4分之1片,飯後絕不吃水果,水果可以在空腹吃。
一切目的是為了讓身體負擔減輕,讓異常的新陳代謝可以來得及代謝出體外,糖尿病患正確的飲食作息相當重要,與血糖穩定度有密切關係,血糖值的穩定又與併發症產生有直接關係,併發症的發生若無改善又與生命有直接關係。因此,穩定血糖值與糖化血色素相當重要,但比較遺憾的是西方醫學目前仍束手無策,僅能用藥物抑制血糖不上升無法修復受傷的胰臟細胞與肝臟,甚至在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證實,口服用藥會讓胰島細胞莫名發炎導致免疫細胞的攻擊,此現象稱之為自體免疫攻擊,也因為這樣許多二型糖尿病患長期口服降血糖藥後會讓胰島細胞不再分泌胰島素,就必須改為胰島素注射控制血糖。但是,目前了解藥用胰島素取自動物,動物胰島素又會被人體排斥,所以在難以控制病情的情況下,全國洗腎中心糖尿病患是暫比例最高。糖尿病患也不必太灰心,西方醫學無藥可治不代表中華傳統醫學也束手無策,台灣中山醫學大學領先全球發現一種中草藥可以修復胰島細胞改善糖尿病患併發症,有效穩定血糖值至標準值,未來將受惠於更多糖尿病個人與家庭,也減輕政府在醫療財政上的浪費,如果想多了解相關報可以私訊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