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朵雲 wrote:
今天發生一件很傻眼的事情
晚餐飯前血糖122
飯後兩小時竟然剩60,不死心量三次.
包含換一台血糖機
同一台在量,67
換一台變,85
換回原本的變,75
晚餐吃熱炒
一小碗白飯+兩小碗炒麵
菜脯蛋+培根高麗菜+客家小炒+椒鹽中卷+味曾鮮魚湯
飯後藥也吃了,沒有這魔低過
吃完飯,走路15分鐘回家,走路去還dvd約30分
是因為剛到家馬上量所以不準嗎?
沒有低血糖的不適感
睡前在量看看
希望恢復正常點
真怕低血糖突發狀況……
你的狀況 其實 就是我前面回答"直接對新糖尿病患開一個月藥物的迷思"..
我覺得 醫生開藥 一次就開一個月 實在有討論的空間..
如果對一個老人家來說 要短時間內改變飲食習慣跟過濾出適當的食物是有困難度的..
所以 醫生對這一類的病患 可能就是直接開一個月的藥物..
我在猜 其實 醫生的心理很有可能就是認為這病患(老人家)也不可能短時間內用自己的毅力去降低血糖.
所以 直接開一個月的降血糖藥物(省事..)
但是 對一個能不斷吸收新知的年輕人來說..
被確診是糖尿病患的隔天 可能就能迅速在網路上搜尋知識..
能利用網路上搜尋到的知識 快速改變自己的飲食方式跟加入適量的運動來自我控制血糖..
對於這一類的病人來說 可能 醫生開的藥物一次開一個月 可能吃到半個月以後 藥量就有可能"太多了"..
因為病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改變飲食習慣 所以 初期 幾天內 醫生開的藥量可能是恰當的..
但是10天半個月之後 病人已經徹底改變飲食時跟生活習慣後
這時候 醫生一個月前給的藥量 就有可能變成"太重了"..
所以 病人就會常出現低血糖的狀況..
所以 我才會認為 一個內分泌科醫師 對一個初期被判定是訂糖尿病患的病人 第一次投藥 就直接開一個月份的藥量 我是覺得"有待商確"..
簡單講 降血糖藥物 吃過量 就會常出現低血糖的風險..

我這棟樓 我有提過 我的初診 也就是第一次判我是糖尿病患的新竹南門醫院..
那醫師的看診態度 後期 雖然被我打槍 被我換掉..
但我對她初期給藥的流程還是蠻稱讚的..
因為我的初期看診跟給藥的過程 是完整的..
也就是三天.五天.一周.兩周.一個月..這樣循序漸進..
醫生不斷在每一階段的復診 都非常重視我對藥物的反應..
一直強調 一旦我常出現低血糖的狀況 就要主動回診 讓醫生換藥或調整藥量.....
以上 是我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 一切還是要以醫生判斷為依據..

..(沒跌破6.0讓我有點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