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現代的科學或統計學加以證實就太好了
中醫目前在台灣比較可惜的就是 理論基礎都是根據"典籍" 而不是根據一些科學方法
但是這些典籍怎麼寫出來的卻沒有人深究
大多數都丟出一句"中國五千年歷史"等等的理論
記得看過大陸一個研究針灸的 有去對照functional MRI 發現有變化
像這樣有系統科學的去研究中醫的 對岸還蠻OK的
好像還有把大量中藥去用microarray分析的 打質譜儀的
其實身為西醫 總覺得去分中西醫是很蠢的
不管是所謂的中醫 西醫 各種醫療方法
只要有科學證據支持 管用 就是好的醫療方法
華人重養生 養生方法百百種
可惜或許沒有很科學的去研究
無奈平均壽命仍輸歐美先進國家
各方面疾病治療也不盡理想
無奈大多數民眾似乎不是很在乎他們接受的一些資訊觀念的
到底是不是真有這一回事
seedturtle1976 wrote:
如果很多中醫的觀點
可以用現代的科學或統計學加以證實就太好了...(恕刪)
大大說得很好.
測量技術的進步非常重要. 要是沒有顯微鏡望遠鏡, 物理學西醫就還停留在中古世紀.
新的測量技術產生新發現, 新發現產生新的理論, 並推演出更多新發現.
中醫面對的問題某些程度上跟幾百年前西醫面對的問題一樣,
新量測技術的發現對原本的理論系統產生極大的衝擊, 甚至是全盤推翻.
不過中醫還多了民族情感, 以及相對弱勢的問題.
中醫現在去做這些量測, 最多只能知道以新量測的觀點有甚麼結果.
但若不能因此產生新的理論,或是產生新發現,那價值就相對偏低.
此外西醫也在不斷的進步,理論體系日新月異,進步速度比中醫還快.
如此一來中醫的科學化還剩多少價值就很讓人懷疑了.
我覺得中醫最後會式微,就如其他印度, 南美, 非洲的傳統醫學,
跟著傳統西醫慢慢走入歷史.
CHEN.SOLONG wrote:
是高血壓糖尿病本身造成老人癡呆、心臟病
抱歉,因為我是讀新聞有個印象而已,所以沒記清楚。我查找了一下新聞內容如下:
(路透芝加哥28日電)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有2項研究提供新證據證明,治療糖尿病及骨質疏鬆的常用藥物有使用上的風險。
在一項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婦女使用默克(Merck)藥廠的骨質疏鬆藥福善美(Fosamax),出現心房纖維顫動的機率增加將近1倍。
在另一項研究,瑞士研究人員發現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Plc)藥廠糖尿病藥品梵帝雅(Avandia)或武田製藥(Takeda Pharmaceutical
)的艾可拓(Actos),會讓骨折的機率增加1倍多。
撰寫評論的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考利(Jane
Cauley)博士表示,這些刊登在「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強調,病患需要謹慎衡量用藥風險及益處。
對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婦女而言,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赫克柏(Susan Heckbert
)博士與西雅圖群體健康(Group Health
)所做的研究,更令人擔心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藥品會升高心房纖維顫動的風險。心房纖維顫動可能導致血栓及中風。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的一份機密報告,建議美國政府下令葛蘭素史克藥廠出品的糖尿病治療藥(梵蒂雅)下架禁售,因為它會傷害心臟。
紐約時報取得的機密報告說,假使美國現在使用梵蒂雅的糖尿病患,改用其他藥物,估計每個月可以減少五百起心臟病和三百起心臟衰竭的病例。
梵蒂雅曾是葛蘭素藥廠排名第二的暢銷藥品,兩年前,美國發表它可能增加心臟病發機率的研究報告之後,銷量大減。
2007 年,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以八票對七票通過諮詢委員會的建議,這個建議就是,儘管梵蒂雅可能有提高心臟病發的機率,但是應該還不到必須強制下架的程度。
跟老年癡呆沒什麼關係,我的記憶發言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