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_Hsu wrote:
To Rh:
如果垃圾食物->引發糖尿病->導至腎病
那統計原因就應寫垃圾食物。畢竟如果民眾拒吃垃圾食物,就不會得糖尿病;如果已經得了糖尿病,就算天天乖乖依醫囑吃藥,最後還是會得腎病,太遲了。但為何你所受的教育與宣傳,要寫「糖尿病」,不提「垃圾食物」?
1.這兩句話本身就有問題,科學的論證不能如此武斷。
Rh大大所說「肥胖的人口太多所以糖尿病人口才增加」,充其量
只是代表肥胖或吃太多垃圾食物是糖尿病的「相關因子」或所謂
risk factor,並不能表示肥胖或吃垃圾食物就一定會得糖尿病
。「拒吃垃圾食物,就不會得糖尿病。」不妨改成「拒吃垃圾食物
,就可減少罹患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會更符合科學精神一些,這不
是在玩文字遊戲,誠如Rh大所講,科學是「講一分話,起碼要有一
分證據。」
2.為什麼不提垃圾食物是洗腎的元兇?對一般民眾,或許可以說「
垃圾食物可能會造成腎衰竭」,但對講「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的現代證據醫學而言,說這種話等於沒說。因為你沒有提出「機轉」
,說的白一點,垃圾食物包括很多成分,糖、脂肪、高鈉、自由基、
人工色素一堆,哪種成分,或哪些成分協同,藉由什麼途徑,導致人
體某某地方改變產生所謂二型糖尿病,這才是醫學教育著重的地方。
因為只有抓到這個機轉,才能在花費最小成本及代價的基礎上,得到
令人滿意的預防及控制。
舉個例子說,如果咱們發現,食物中高溫油炸脂肪所產生的自由基會
導致胰島素抗性,而高鈉、糖卻不會的話,將這個理論反映在公衛政
策上,政府就可以專心去管制那些高溫油炸的食物,不用耗費心力,
亂槍打鳥,連糖、鹽一起管,這不單單牽涉到商業利益,也牽涉到
政策執行面的可行性,畢竟管制少數成分比管制許多成分要簡便有
效率的多。
3.「如果已經得了糖尿病,就算天天乖乖依醫囑吃藥,最後還是會得腎病」
在發表這個結論之前,請大嬸先標準化一個變因:「糖尿病從發病到被診斷
出來的空窗期間有多久」。如果這個空窗期越長,那這個結論沒錯,但如果
這個空窗期越短,這結論可是大有問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