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比利時發生婦女服用香港進口的減肥中藥,發生腎衰竭,。1993年,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發表了論文,。隨後多篇研究,將致病原因指向於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
事件經過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此事,與會中醫師認為,美國使用單方,容易致病;台灣使用複方,講究君臣佐使,含馬兜鈴酸之藥材通常搭配其他藥材使用,不容易有副作用。而且,成藥多有副作用,只要謹守劑量、服用天數上限,就不會出現問題。衛生署因此決定不禁用,但要求相關藥材要加註警語,由醫師處份使用。
2003年11月,台灣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醫師吳明玲在「中草藥中毒研討會」發表相關研究,分析54名腎臟癌、輸尿管或膀胱癌病患,其中近三成病患長期使用中草藥,其中多項中藥材被檢出馬兜鈴酸,三人出現腎衰竭及膀胱尿路上皮癌,認為馬兜鈴酸有極強的腎毒性,並可能致癌。吳明鈴主張全面禁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在研究發表之後,擔心中藥材銷路變差,台灣中醫界與中藥商對此表示不滿。北榮總副院長雷永耀出面道歉,改口稱只有腎功能不好的人需要禁用。
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主任鄧昭芳,向衛生署提出報告,根據文獻與病例資料,認為應禁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宣佈禁用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等五種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並註銷含有馬兜鈴酸中藥製劑的五十張藥證,包括補肺阿膠散、治嗽散、運功散等。遭到註銷的中藥製劑即日起必須下架,並在三個月內回收,違者最高可處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如果沒有西醫,不曉得有多少人吃了馬兜鈴酸的中藥去洗腎的,而中醫還認為是馬兜鈴酸是無害的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