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世界的醫療用口罩都沒有測試"飛沫過濾/防護效率"和"濕病毒過濾效率"這二項目?

tree18 wrote:
理論我不懂
我只知道台灣人現在戴口罩的比例很高
也已經兩天零確診
其實有沒有效~答案很明顯了



醫療用口罩
很大的功用主要是防止藉由飛沫傳染的冠狀病毒啊!
醫療用口罩絕對可以防止藉由飛沫傳染的冠狀病毒,這一點我絕對同意

全世界所有人都說 醫療用口罩 是可以有效防止飛沫的,那到底實際防了多少%,沒有人知道
因為沒有人去測試、規範,都是理論派的


只要能夠防飛沫就能防冠狀病毒啊! 但到底
1."飛沫過濾/防護效率"
2."濕病毒過濾效率"
實際是多少,沒人知道啊! 只能用喊的、用推論的、用想像的!
測試這二項有那麼困難嗎?

都去測試 細菌過濾效率、粒子過濾/防護效率
就是不去測試飛沫過濾/防護效率
然後所有專家都說醫療用口罩可以有效防止飛沫
問所有專家那到底是多少%,卻沒有一個人回答得出來
亮哥+ wrote:
昨天疫情宣傳影片醫生,勸民眾一天不要看超過20分鐘疫情新聞,以免焦慮症上身....
何況是想顛覆口罩防護力常識這種處心積慮...要不焦慮都很難!
樓主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了,提出一堆質疑,會質疑就表示連你自己也不確定,既然不確定,何必刻意引導結論呢?

不知為不知,知之為知之,這道理應該不困難理解,急著引導結論只是突顯自己的預設立場,被人看穿手腳而已!

鑽牛角尖本身就是一種焦慮的症狀.當然我不是說這樣不好,做學問的人多半伴隨著某種焦慮.但是持平不偏不倚保持中庸對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台灣自從大規模戴口罩後,同期流感人數有沒有大幅下降?流感也是病毒,統計數據已能說明一切.實在沒有必要妄圖顛覆為此一口罩常識議題.好像有句成語說...有一種人會自擾?




醫療用口罩
很大的功用主要是防止藉由飛沫傳染的冠狀病毒啊!
醫療用口罩絕對可以防止藉由飛沫傳染的冠狀病毒,這一點我絕對同意

全世界所有人都說 醫療用口罩 是可以有效防止飛沫的,那到底實際防了多少%,沒有人知道
因為沒有人去測試、規範,都是理論派的


只要能夠防飛沫就能防冠狀病毒啊! 但到底
1."飛沫過濾/防護效率"
2."濕病毒過濾效率"
實際是多少,沒人知道啊! 只能用喊的、用推論的、用想像的!
測試這二項有那麼困難嗎?

都去測試 細菌過濾效率、粒子過濾/防護效率
就是不去測試飛沫過濾/防護效率
然後所有專家都說醫療用口罩可以有效防止飛沫
問所有專家那到底是多少%,卻沒有一個人回答得出來


另外如果產品安全性都是用推論的,不用實際去測試
然後賣個消費者然後再收集資料,
1.如果的確是可行的,就說你看我們的推論都是正確的
2.如果的確是不可行,那死掉的那些消費者不是很冤
livedurham wrote:
沒看到不代表沒人做過研究
https://content.vapotherm.com/hubfs/COVID-19%20Transmission%20Assessment%20Report.pdf


請問文章的Particles(粒子)是指Droplet(飛沫)嗎?
chih_haohung wrote:
請你把內容仔細看完,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我在第2樓已經寫很清楚了
 但可以看出 戴口罩有沒有辦法保護到別人=>效果很差!
所以歐美人的觀念是錯誤的,他們認為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以免傳染給別人,問題是戴口罩只能防止 (7.65%+15.89%+12.30%)/3=11.95%的飛沫噴飛出去
我個人覺得戴口罩主要是要防護到自己,避免別人的飛沫被自己吸進去


至於中國的醫療用口罩的檢驗標準,我在第1樓也寫得很清楚了!...(恕刪)



最近有一篇新聞,德國作實驗,對比戴不戴口罩兩者噴出的氣流走向,擴散的程度,差異很大。

然後你說的對,病患戴醫療口罩不代表病毒不會外洩,所以防疫主要手段是隔離,並且要保持社交距離。

醫療口罩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自己,並且沒辦法取代隔離病房和隔離服。病患衣物和身體沾滿的病毒,隨便觸碰任何東西,就會附著在上面,成為新的傳染途徑,防不勝防。

日本有人只是坐患者曾經坐過的椅子,就確診。居家隔離還到處跑,就是造孽。

所以並不是買的到口罩,就等於安全,政府宣導的各種防疫措施,還是要做。
認真文給推,雖然看了有點頭痛
chih_haohung worte:
以台灣來說,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主要標準為能夠過濾95%以上的MMD=3微米大小的細菌(實測)、粒子@28.3 L/m流量[根據CNS 14775測試標準 黃金葡萄球菌的平均粒徑須介於3.0 ± 0.3微米之間]。一般分為三層:外層有顏色的PP[Polypropyplene,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可阻隔有病原的飛沫或血液附著傳染;中間層是PP[Polypropyplene,聚丙烯]過濾用熔噴製程不織布,利用靜電原理,吸附空氣中的細菌、粉塵,但如果這一層遇到水氣、油氣、酒精(乙醇)、IPA(異丙醇)會使其靜電消失,因而降低其過濾效果;內層為PP[Polypropyplene,聚丙烯]/PE[Polyethylene,聚乙烯]或EP[Epoxy Polyester,環氧聚酯 複合纖維]親水用水針製程不織布,可吸收戴者的口水、油脂。
bbn019 wrote:
最近有一篇新聞,德國(恕刪)


口罩的設計
本來就只有過濾/防護從外而內的粒子、(飛沫?)、(病毒?)、細菌

可以看所有檢測項目都是 過濾/防護從外而內的粒子、細菌
沒有一項是 過濾/防護從內而外的粒子、細菌


只有歐美人傻傻分不清
chih_haohung wrote:
  請你批評別人的主(恕刪)


我不否認有病帶口罩.咳受或打噴涕.~飛沫會噴飛出口罩.~!!
但是有兩點..你沒說到的就是
第一.帶口罩飛沫噴飛的距離.肯定比不帶口罩.會來的短~也比較少..這部份日本已經有做過實驗對照.!!
第二生病的人帶口罩..不見得就一定會咳受或打噴涕.~!! 我就常常屬於這種.
但你就因為口罩防止飛沫噴飛對別人防護效果差~
就說歐美的觀念錯誤..那也很武斷.~!!
這種東西.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東西.~!!
我現在都用天龍頭罩!還在爭論這個東西的效果實在是無意義呀!

chih_haohung wrote:
氯化鈉水可以變成0.010微米~1微米的粒子 基本上不會是液體 而是固體

而飛沫是100%液體

紅線部分看不懂嗎?


不然您打電話問問賴副教授吧
看看鹽霧法噴的是「鹽水」,還是「鹽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