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yview Studio wrote:
X光屬於 Gamma...(恕刪)
針對這句,一定要回應一下滴^^"
Gamma ray跟Xray根本是兩回事,在定義上就是兩種東西~!別誤導別人啊 冏rz
Gamma ray是由放射性核種的原子核產生出的能量,其能量比診斷用X光來的高,舉個例子來說,以前用再放射治療的鈷60就是會產生出Gamma ray的核種...
X ray則是因為電子跟原子核的作用產生出的能量,原因是因為高能電子的撞擊會與原子核發生bremsstrahlung(制動輻射)與Characteristic radiation(特性輻射),不過因為這不是在教物理,就跳過不提了...
簡單給個重點,Gamma ray(γ-ray)是一種你核種拿來丟著不管也會產生出來的東西
X ray則是需要經過電子撞擊(也就是按下按鈕),才會產生的東西
然後是前面有人講到的[漏光]問題,寫到這,我突然想到..Bayview Studio 指的應該是[散射線(scatter)]吧XD? 漏光,我還走光咧XDDD
散射線可以想像成打出去的一束X射線,撞到你的身體之後,有部分穿透跑去底片顯影,有部分則被彈開(那叫康卜吞效應),彈開的X光就像打撞球一樣...如果你就站在旁邊,有可能就會遭池魚之殃~~
X光機自己產生的散射都經由Collimator(準直儀)擋下了,換句話說從X光機射出的X光都是[又準又直]XD
那麼,散射線要怎麼處裡呢?
有一種方法是跑開,原則上越遠越好是對的,但是其實經過精密良測之後,一張胸部X光的散射,在離病人180公分的地方,就沒有放射線了
正確說來是[離病人180cm處,其輻射數值就等於背景值](背景值就是你現在站在路上發呆也會接受到的天然輻射)
這是根據[放射性物質與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及其輻射作業管理辦法暨附件]的數據
而有些醫院為了讓人更感安心,都是宣傳[跑到三公尺外既可]
所以安全距離=180公分
那為什麼照個X光.就看到醫生護士跑遠遠?
從這討論串出現的醫師根本不了解X光的本質來看,大家應該可以略知一二了吧XD
然後我也覺得這是一種很本能的表現...人人都怕看不到的東西.
試想如果有台X光機天天來你單位照,你當然不希望天天都在他附近....即使心裡知道沒有多的劑量,但就是[怪怪的]
所以為了求心安,還是自己跑遠一點吧~ 至於這個遠要多遠,就憑個人自己爽了....
換成我們放射師立場,我們寧可你跑遠一點,不要事後來罵我什麼[你都不注意我們躲好沒]之類的話...與其說是職業道德,不如說只是讓自己更方便做事而已....(汗)
因為你離開了三公尺之後,我就已經盡了保護你的義務,在來只是基於保護自己工作的方便性跟與其他單位的和諧性吧XD
然後來跟大家簡單解說醫院裡的診斷用X光儀器有哪些^^
1.最常見的X光機:
老一輩口中所說的[電光]就是拉~無論事健檢胸部X光,半夜肚子痛,還是騎車摔斷手,通常都會先來照個[電光]
然後那一間攝影室四面都是鉛屏蔽,門一關,你貼在門邊等也無所謂的...不要不小心被鉛門砸到手就好...^^"
金屬的東西之所以會叫你拿掉,不是因為會殘留,X光不會殘留在任何東西上,
金屬的東西是X光無法穿透的,也就是你沒事戴一塊金牌在胸前,去照胸部X光,就會在影像上清楚的看到那塊金牌
的大小跟形狀,然後最重要的肺部組織就被擋住了...= ="
這就是為什麼照肚子時會叫你脫褲子,照手掌時會叫你拔戒指的原因...
2.移動式X光機
就是前面有人說[推車式的]那種XD
這個用在無法離開病房的病人,常用在加護病房,不過一般病房的有時也很愛叫....所以才會看到我們跑來跑去
這個的劑量跟設在房間裡的比起來,稍微低一點,無法照射太厚重的部位,比方說腰椎側面,或是一百公斤人的肚子
就算硬要照,出來的影像也沒什麼診斷價值....
3.CT(電腦斷層)
全名是Computer Tomography,CT是簡稱,是利用X光的穿透,可以看到體內橫切面的技術,
(抱歉,我已經想不到更簡單的形容法...)
CT的儀器就是中間一個洞,你得躺著被床送進洞裡去,最常見的是腦部電腦斷層攝影
不幸被醫生懷疑腦出血或是其他腦部病變,通常這是最常見的第一線檢查~
這個的輻射劑量比一般X光機高多了,但是有其必要性...
因為無論哪種放射儀器都經過了世界嚴格的審核與評估才能真正用在臨床上的,
雖然,沒人能保證你今天做了CT,20年以後會不會因此得癌症(我想你多抽兩跟菸的影響還比較大 = =),不過,
如果你今天不做CT可能兩個小時以後就因為腦出血掛掉....
當然CT的應用很廣,我只是拿最常見的BrainCT來講講而已.
至於金屬東西在CT也會造成干擾...所以受檢部位能移除的異物請通通拿乾淨謝謝!
4.MRI(磁振造影) (舊稱:核磁共振)
這是藉由外加磁場變化與人體內的原子核作用來取像的技術,原理非常的複雜,但總歸一句[沒有放射線]只有強力磁場
我已經忘記前面有誰把MRI跟CT搞混了....但是這兩個在外表上很像沒錯~不過其實是天差地遠的兩種儀器
雖然這兩者都可以看到人體內部切面影像,但是沒有哪種比較好,有的疾病用MRI看的清楚,有的則用CT才能發
現....一切端看臨床決定.
另外MRI攝影室的內部嚴禁任何金屬,簡單說就是因為機器本身會把金屬像吸鐵一般的拉過去...而且那力道可不是
你在去機器上[拔起來]就可以解決的,要消除磁場得花上一千萬去把儀器建立的磁場消除....
據說曾經有放射師忘了自己腳上還綁著訓練用的沙袋(我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金屬)就走進MRI室,整個人被吸到機
器上,雖然人可以藉由解開沙袋下來,那兩個沙袋就拔不掉了...下場是放射師Fire,醫院則損失一千萬...
(那金額我不知正確數字,也歡迎提供指正謝謝)
5.乳房攝影
用放射線壓奶的檢查
健康檢查常用,50歲以上女性建議使用,不到50的,除非醫生叫你做不然別亂要求,乖乖用超音波就好了...
6.Pano[全口攝影]
正如leukorrhea大大講的,一個環口牙攝影(panoramix)的有效等校劑量約為
26mSv,大概等於多接受3.3天的自然輻射背景
儀器前面的有形容過了...不多述
有時候不幸車禍不知道斷了幾顆牙的時候,照一次這個就一目了然囉...
因為希望能讓大家都看得懂,所以只挑了最好理解的部分寫...
我打的有點混亂...希望各位別嫌傷眼睛

當然都健健康康的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啦!!
出處http://www.morton.co.za/Web/content.aspx?page=42
有興趣可去看看,以下只舉出小部分
部位/儀器 等效劑量(單位mSv)
胸部 0.02
----------------------------------------
四肢 0.01
---------------------------------------
頭部 0.1
----------------------------------------
腹部 1.5
----------------------------------------
腰椎 2.4
----------------------------------------
頭部CT 2.0
----------------------------------------
胸部CT 8
----------------------------------------
腹部CT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