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要吃什麼保健品幫助排毒嗎?

kz060028 wrote:
血液濃度增加泛指血管中的雜質
以及阻塞血管的物質
否則西醫怎會有血栓的概念
中醫怎會有血濁 清血的概念呢?


人體兩大運輸代謝的管道就是血管與淋巴系統。
血液本來就是運輸一些代謝的廢物,

出問題基本上跟飲食有關代謝疾病.
中醫理論有些是很亂,定義也不夠清晰。
需要搭配現代醫學的概念才有用。

kz060028 wrote:
已產生的疾病如何回覆原先功能?


疾病就是疾病! 需要用藥、
如果DNA的遺傳疾病就是指能控制不能根除。
除非用DNA療法

ppt18360 wrote:
...經常在這類型的文章中看到「毒素」,到底毒素是什麼特定的物質?
此外,根據您提供的資料看來,某些毒素無法通過微血管壁而累積。不知有那類型的毒素會累積在微血管壁?
...(恕刪)


我不贊成kz060028在此推銷藥物或產品,但你一味要求別人觀點與你一樣,也未必正確

不同醫系搞得像不同宗教,少數人有發言權,其他人只能乖乖聽從,這態度與科學距離很遠了。最近看電影"羅倫佐的油",感觸極深

西醫最大問題就是避談毒素,怕得罪藥廠。看毒物權威林杰樑的故事,看他孤獨奮戰,總讓人難過。

毒素累積體內,確實是有可能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常吃垃圾食物的人或寵物,都會異常發胖且多病。但飲食習慣很油的傳統中國人或義大利人,反而不胖。
Lisa_Hsu wrote:
。但飲食習慣很油的傳統中國人或義大利人,反而不胖


主要還是吸收的問題,

吃下去能吸收才會發胖,大部分發胖的都是吃碳水化合物、糖、澱粉類才是主要發胖重點
雖然說油脂但是可以潤滑腸道不一定會全部吸收轉化成身體脂肪。
何況油脂有分很多類別,也是人體必要的脂肪酸來源
Lisa_Hsu wrote:



我不贊成kz060028在此推銷藥物或產品(恕刪)


您好 我也是倡導不醫不藥的保健

不談毒素 是因為各種觀點對於毒素的定義不同

我也並沒在這裡推銷藥物或產品

是前幾篇有人要我提出佐証

我才略述 請見諒!

我比較好奇的是 這裡不是分享新知的地方嗎?

例如對許多有皮膚問題的人 也希望尋求非西藥的治療方式

相關資料(如:取得中華民國醫學發明專利的部份)

來源也是取自中華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難道民眾沒有知的權利?








Lisa_Hsu wrote:
但你一味要求別人觀點與你一樣,也未必正確

請看看您的引言,我提出的是「問題」不是觀點。
看來您是專家,請教一下引言中我提出的幾個問題有沒有解答?
到底毒素是什麼特定的物質?
有那類型的毒素會累積在微血管壁?


我非常歡迎討論毒素,沒有避談毒素。

Lisa_Hsu wrote:
毒素累積體內,確實是有可能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常吃垃圾食物的人或寵物,都會異常發胖且多病。但飲食習慣很油的傳統中國人或義大利人,反而不胖。

歡迎討論毒素。
請舉出實際的垃圾食物中所含會造成異常發胖且多病的毒性化學物質名稱至少一種,讓大家討論一下。

kz060028 wrote:
微血管壁就像一張濾紙,養分送給細胞使用雜質則留在管壁....

28樓的資料
雜質會堵塞微血管壁,這些雜質最早是如何進入血管之中的呢?
消化道的微血管壁就能夠把食物中的雜質檔住無法進入血管之中吧?!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ppt18360 wrote:
雜質會堵塞微血管壁,這些雜質最早是如何進入血管之中的呢?


用雜質這種概念基本上就是用來"哈拉"的
搞行銷用的..
可愛小熊 wrote:
用雜質這種概念基本上就是用來"哈拉"的


照你這種觀念 談血液雜質的所有人都被打入"哈拉"的行列
這可是包含一大群專家學者....

所以您應該是專家中的專家?
kz060028 wrote:
照你這種觀念 談血液雜質的所有人都被打入"哈拉"的行列


雜質不是專業用語。

那是搞廣告行銷用.

專家學者與生物製藥廠之間的利益關係,在業界很普遍的事情。
透過搞座談、演講進行推銷是很基本的行銷手段

--


身體有代謝必然會產生一些代謝廢物、身體就是一個超巨大的生化反應工廠。
不是搞過濾水、 居然用雜質這種。
雜質定義是污染物或不該存在的物質。

我認識醫生群中沒有人用這種名詞..

坊間賣一些保健食品的書或廣告是有人用這種名詞.


如果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哪個醫生會跟你說你的雜質很多
可愛小熊 wrote:
雜質定義是污染物或不該存在的物質


您這麼說 我就可以理解了 因為事實上雜質也是一個模糊的統稱

但如果以您定義 "雜質定義是污染物或不該存在的物質"

那以下這些毒素算不算 ?
● 獸肉之毒~抗生素、賀爾蒙、生長激素、屍毒…
● 加工之毒~色素、防腐劑、人工添加物、酒毒…
● 蔬果之毒~農藥、化學肥料、殺菌劑、保鮮劑…
● 醫藥之毒~退燒藥、抗組織氨、類固醇、麻醉藥…
● 衣物之毒~螢光劑、增豔劑、漂白劑、溴酸鹽元劑…
● 居住之毒~消毒水、芳香劑、化學塗料、黏劑、殺蟲劑…
● 空氣之毒~懸浮粒、氟氯碳化物、鉛、輪胎粉末、煙毒…
● 化妝之毒~色素、香料、抗氧化劑、甲苯、甲醛…

這些也都可能會進到血液中而代謝不掉.....

您談的都是以吃下去才會到血液的觀點出發

那經皮毒的部份又該怎麼解釋?

因為事實上科學及醫學不斷在進步 所有的觀點也很可能不斷再更新

行銷本是人之本能 沒有對與錯吧^^

追女朋友 男朋友 寫部落格也算行銷

像您就行銷的不錯喔^^
kz060028 wrote:
因為事實上雜質也是一個模糊的統稱

因為事實上科學及醫學不斷在進步 所有的觀點也很可能不斷再更新


這個跟觀念更新沒關係!
雜質就是污染物或不該存在的東西。
根本不是觀念的問題。

身體某些東西超過標準當然就是體內代謝出問題。
代謝出問題就是體內化學平衡出現狀況。

科學就是詳細定義。血糖過高就是血糖過高。

那有"血糖過高" 搞模糊定義說"血液雜質變多"
到底是哪一個"成分"變多?
這樣無法定義就無法"治療"或處置。

不同的成分代表不同的代謝問題。
治療也不能混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