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處理就
1. 每天換藥
2. 抗生素治療
3. 開刀清創

若是水泡
1. 就是觀察 否則皮掉了更難好

請問樓主 醫生要如何做你才滿意

1. 打包票 100% 醫好 順便之前切掉的腳趾也長出來
2. 吃科大還單 病就好了
3. 還是你比醫生厲害 把病人帶回家 自己醫



醫生不是上帝 醫生也會生病 醫生也會猝死

醫生也會過勞死 醫生也會得癌症



winters11719 wrote:
強烈建議你轉院吧

你安心

醫生更開心

只不過下一個接手的人倒楣...(恕刪)



非常忠懇
不能同意您更多了

真的
下一個接手的倒大楣
純吃紅茶 wrote:
非常忠懇
不能同意您更多了

真的
下一個接手的倒大楣


嗯,龍巖或國寶應該很樂意接手的.
得天下英才而共論之,一樂也.得天下蠢才而笑罵之,亦一樂也
快跟我講是哪間醫院的哪個醫師看的!

若有親人相同的病症

我一定要大大推一下這個醫生

這年頭

認真的醫師真的很多

話說你是來幫醫師取暖的吧???

跟隔壁樓那個住國外的小女生差不多

我是說他長輩住院住到長褥瘡怪護士的那個

高雄阮綜合醫院林xx小姐...「轉貼自本人以及本人妹妹FB」

不過沒人查到他fb的樣子

不然來去笑他一下
kirroo99 wrote:
水泡這傷口是住院後產生的

當初也不是因為這個傷口去住院的是因為其他的感染性傷口

我朋友女友是護士 發生水泡後有跟醫生反映

醫生評估後說不用處理

接下來幾天也說一切正常

就在昨天忽然說裡面化膿要清創

我相信紅腫不是一兩天的事 化膿也不是一兩天的事

這種應該可以控制的事 卻沒有控制好 變成現在要清創

他們也知道糖尿病不好控制 但住院後也都遵照醫生的指示照護


這情況叫"惡化"

疾病是一種進行性的情況

簡單來講,就是"疾病-治療"之間的角力

如果治療完全擊敗病病叫"治癒",二者平手叫"控制",疾病擊敗治療叫"惡化"

像糖尿病、高血壓甚至於癌症等疾病,追求的是二者平手,也是所謂的"控制良好"

但是疾病是進行性的,就如同人體年老了會退化一樣,當人體的機能愈來愈差,或疾病對治療的反應就愈來愈不好,疾病就會走向"惡化"


如樓主所說的這種情況

剛開始的小水泡,就把病人拉進去清創,就太過了

這時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觀察"

"觀察"疾病是否有"惡化"

而後面,疾病"惡化"了,當然就要進一步處理了


其實,樓主最大的問題,在於誤解了一件事

"疾病"是會惡化的,如果疾病不會惡化,那現在世上就不會有"因病而亡"這件事

讓病人吃苦的,是"疾病",不是"醫療人員"
我只針對一點回覆你

請不要再說我好好的人進去卻躺的出來這種話

笑死人了~就是不好的人才去醫院,每每看到新聞或網路有這種人真的是笑掉人家大牙

沒啥好懷疑的又不是要簽器官捐贈,該告知的風險都跟你說了

已經明確跟你說要觀察惡化在處理這是對的

如果看到水泡就切,我看到時候又要背上一條:我明明好好的結果醫生把我那個水泡地方切掉

真是什麼都可以告
========================================

我表哥是醫生,他說當初第一志願是法醫,不過父母太反對了他才跑去化療

我問他說為什麼要去做法醫

他很直接跟回答我說:因為死人不會告人是好人,活人告人才是最恐怖的

聽完很感嘆現在的醫療風氣

醫生動不動就被告,而且完全不被尊重

他還一個皮膚科的同學跟他說

他朋友幫病患看皮膚,看完下次回診的時候,

那個病患跟他說:我去網路看過了我這個症狀根本比你講的還要嚴重,不可能痊癒了對不對!!

他朋友也只能感嘆,現在病患看診前後就去google一下,然後就自以為對病況絕對了解

就可以去質疑這個醫生講的醫療看診~~

好笑吧
醫生錯在於,沒有一開始就說要截肢,病人該討價還價的談判中線是要切到哪裡,而不是要不要切,該不該觀察處理。醫生應該跟病人在一起對抗病魔,{醫生+病人 VS 病魔}。截肢是剛好,救回來多少都要感謝醫師。
現在一再退讓,只是改天有個萬一變成讓病魔得寸進尺,變成{醫生 VS 病人+病魔}。
醫生本著救人助人的心要幫他解決問題,是為了保護他的生命安全,
花那麼多時間寫術前告知事項,是要讓他與家屬明白手術的目的與後遺症,
你卻覺得醫生是為了自保。你這樣的想法要是表達出來,造成他治療上的延誤,
這責任你根本擔不起。

結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kirroo99 wrote:
我朋友母親住院(糖尿...(恕刪)


可以詢問醫生是否可以使用高壓氧治療

減少截肢的風險

若該醫院無高壓氧設備可考慮轉院或詢問其他醫師


只看到你單方面的說法...

反之
何以朋友母親會反覆感染?
家人或病人自己又有盡到照顧好自己的責任?
不能因健保便宜就不注重平時自我照護!

水泡是住院後才有?
真是如此?
為啥會產生水泡?
不良行動 睡時無翻身?
燙傷?
不能預防?

醫師告知病人及家屬風險不妥?
要包醫?

很多事情不要只是會檢討別人就好!
你朋友自己家人都照顧不好了...orz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