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把病一次醫好對藥廠很虧

Lisa_Hsu wrote:
藥廠會有精算師,不是...(恕刪)


你誤會歐洲,英國是因為車的保險要死貴,又只有保險一個人,我在英國新手保險800英鎊,就是全險,修車也是要死貴,車門鈑金都要600英鎊起跳,因為英國人不會補,整個門換掉,車子價格還好,二手車不貴

我以前英國同事抱怨,他的新車被撞壞,保險只有賠一點,他以後都買舊車

台灣車子保險是算車,英國保險是算人,當然第二人會便宜些,加上英國的油價是一點五英鎊,就是60台幣,所以大家習慣共乘付錢,沒人那只好騎腳踏車,那是不得已,下班大家都車子坐滿滿人
Lisa_Hsu wrote:
藥廠會有精算師,不是...(恕刪)


你會這樣講表示你對醫療完全不了解
藥廠是個自由競爭的產業
只要這個藥有獲利,就會有廠商投入,而過多的廠商投入時,藥價就會下跌。
以血糖藥DPP4抑制劑來說
7年前左右在台灣只有一種藥,一顆藥價大約30多元,現在有五種以上而且還有各種複方成份,一顆降到約20元,不到十年時間,降了3成藥價。而早就過專利權的藥,像是Sulphonyurea和metformin藥物,健保價都不到5元。

藥物的專利權只有保障20年左右,加上通過人體試驗時間需好幾年,一顆藥在市場上只有約10年的時間是受到專利權保障,要賣到40年,後面其實根本賣不到多少錢,只有前面幾年可以賺很多錢。

再來,如果你是自由市場中的一員,當你週邊的競爭對手都是和你實力差不多時,如果你有巨大的武器可以把對手打殘,你不做嗎?你股東會叫你不做嗎?今天世界最大型的藥廠也不過是幾千億的規模,今天如果有藥物可以治好糖尿病,一顆藥買一萬元,這種賣法,一年就可以賺回好幾個資本額,然後利用賺到的錢拿去投資其他藥物,讓自己公司的規模打趴其他公司,這才是資本主義的王道。

你的那種陰謀論說法,只是在說明你完完全全不懂糖尿病的病態生理學,以及醫療經濟的市場運作。只是把一切都用陰謀論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去解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