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證嚴法師的一封信--令人失望的慈濟醫生

fisheries wrote:
那個號稱該父母朋友的來01把事情弄大了!
現上了新聞了!

且該父母及那位"朋友"都是貼後不理
至今無任何後續公開說明及回應

直覺事情有那麼簡單嗎?...(恕刪)

f大先息怒吧!目前確實兩造都是沒有進一步回應的狀態,因此在外的資訊只有部落格上兩篇文章中的說法,這對醫生是不利的.....以慈濟目前的緘默,其實並不是好的危機處理方式,過些時日,新店慈濟醫院依然運轉,但是這件事不進行危機處理跟PR損管,對該名醫生不一定是公平的。

綜合前面鄉民跟專業人士的說法,其實傷口嚴重性並沒有到斷指的程度,我把部落格上兩篇的所有回文也爬完了,其中也有新店慈濟急診部的醫生上去回文(但不是當天第一時間處理該案的急診醫生),他也提到護士也把傷口的照片給他看過,表示這件事其實新店慈濟的相關人在昨天就知道整件事在發酵了.....

過程中可能比較還有爭議的,我個人看來有兩點:
1. 醫生跟相關人員針對專業的溝通過程跟態度,是否如部落格中所說?如果是?是否可再圓融一些?
2. 等待過程中是否可先給予適當止痛?(根據前面討論,這應當是急診部本身可下處置的,有錯請各位糾正)目前似乎沒有看到太多的討論跟本棟樓內的專業人士意見?前面一位專業人士也說了他的小兒科老師所教的珍貴經驗,小兒的狀況,通常歇斯底里的可能是父母(父母跟子女連心,畢竟這是天性),一旦搞定了父母,也才好方便以專業來處理小孩的狀況。

談到溝通:

- 行政院長可能日理萬機、還得面對立委千奇百怪的質詢,但處理的重點跟對象不是公文本身、立委醉翁之意也未必真在於質詢內容,不管間接直接,最終通常都是關於處理"人"的事情。

- 月入不多、路邊請人填問卷的打工小妹妹,工作的重點跟溝通對象也不是該問卷本身,而是路人。

- 爆肝的RD工程師在設計產品時,不管是EE、機構、韌體、使用界面,最終考量都會回歸到產品使用者,也是人....

第一線就得直接面對人的護理跟醫療人員,縱然健保制度再爛、造成醫院管理單位斤斤計較、還得面對額外工作負擔,又何能例外呢?處理的重點跟對象是SOP、組織器官、病徵、手術室排程時間表、國際認證,還是應該回歸到"人"呢?

偏偏溝通的技巧,在學校各大院系是幾乎不會教的,某些公司機構因應業務需要,會請專人來授課,其他的公司、單位、機構,就得看各人的EQ、個性跟同理心多寡了.....

前面有大大半開玩笑提到也許醫院也該請專人針對溝通技巧授課,我並不認為是玩笑話,事實上對許多的行業都是有需要的。行銷的老前輩常說就算教了一輩子的行銷學或在業界搞行銷一輩子,到死卻也不一定能夠掌握瞭解一代代的消費者腦袋在想什麼、風向又轉去那兒了.....談到溝通,從上市公司董事長到櫃臺小妹、從國家領導人到推銷員,也不會因為你學有專精、位高權重、薪水比別人高出許多,就可對有效溝通的技巧有所偏廢。
tn00626506 wrote:
這位前輩說的,小弟十...(恕刪)


您說的真好~ 認同!

醫院就是醫院 該有的"白色巨塔" 也都有, 可不管他是 佛教的慈濟 或是 基督教的馬偕 ...
eraser_li wrote:
版大:

看到您的這篇文章,我個人感受很深,因為我也是在10多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手指被機器裁斷,當天為星期六,我當時在楊梅上班工作,所以二話不說就直接到桃園長庚,等待11小時候做手術,很幸運的我的手指接回去了,目前可以正常工作使用這隻手指。

現在板大要特別注意小朋友的手血液是否可以流過斷指,這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感染的問題,手指接合的黃金時間為24-48小時,如果在這時間內接合且手術處置的當,後續都不會有恨大的問題。

我建議你可以先撥電話給林口長庚醫院 陳煥堂 詢問看看他是林口長庚醫院的顯微手術的權威,目前是教授,您可以他聯絡看看,並且建議轉院,因為這種手術的時間需要非常的長,我當時接指手術的時間約11小時。

手指接合後只要血液可以正常通過斷指的部份成功機會就非常的大,所以版大請寬心。

因為事隔多年醫生的名字您可能要確認一下。



希望您小朋友可以早日康復


eraser



感謝您提供的訊息
相信也可以給需要的人做參考,大家提供有幫助的訊息,互相交流是正面的,也是值得鼓勵的.
目前友人的小朋友也在康復當中,恢復狀況良好..謝謝關心
jdlu5496 wrote:
eraser_li ...(恕刪)

不管怎樣~謝謝這個資訊了~
不過希望你能夠有一次經驗學一次乖~
加油~
ycweng wrote:
一輩子的行銷學或在業界搞行銷一輩子,到死卻也不一定能夠掌握瞭解一代代的消費者腦袋在想什麼、風向又轉去那兒了...(恕刪)


這又是key了!
醫術,醫德,溝通技巧再頂尖不過的醫師也無法100%保證能夠讓每個人都覺得滿意!
只要出現一個異於常人的要搞他..
萬一不幸
社會大眾就會從此少掉了個能救許多人的醫師.
尤其是稀有的外科醫師!

值得深思.
linsh09 wrote:
愚蠢的父母,除了這五個字我不知道可以說什麼
------------------------------------------------------------------------------------------------
1. 請問小孩的手指頭為何斷掉? 斷成什麼樣子? 為什麼第一時間急診室會選擇切掉?

2. 找來"整形"外科醫生,為何父母一點懷疑都沒有? 您兒子是要整形嗎?

3. 得知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等待,為何不轉至其他醫院?

4. 一歲三個月的嬰兒,論血管粗細,神經粗細,以及全身麻醉皆有風險
  醫院不照麻醉規定走,給你提早開了,出事了您會不會請求醫院賠償?

------------------------------------------------------------------------------------------------
想像一下出事新聞畫面
(照規定)醫院:我們有照麻醉規定,家長也有簽署手術同意書,所以我們沒有責任
(不照規定)家長:他們沒有照麻醉規定,就動手術,醫生有疏失,醫院有疏失,我們要求賠償。

答案就出來了阿,有什麼好同情的 呿
恕刪)


嘿~我認同你的說法耶...

人家按照SOP做..就說這醫院冷血不通人情
人家如果為了你改變,不小心搞出人命,就搬出法條說當初醫院為什麼沒有照流程

怎麼做都有錯,我要是醫生我也寧願按照流程走,免得到時後莫名其妙被告還賠一屁股債
況且全身麻醉要空腹八小時,到時後真的有吸入性肺炎發生..搞到急救簽病危又會被告說..醫療疏失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小孩最急,自己的傷最重..但是急診並不是一定就是以你最優先
也是對病況有所區分...真的是愚蠢的父母
我就不相信轉院就不會碰到這樣的狀況..去台大也蠻近的..說不定還排不到開刀房
jdlu5496 wrote:
eraser_li ...(恕刪)


連續兩個醫師都是一樣的判斷與處置,
換到林口長庚保證幾乎也會一樣!


你到底搞清楚"斷指"跟"掉一塊肉"有何區別了嗎?

還不認錯道歉嗎?
fisheries wrote:
這又是key了!
醫術,醫德,溝通技巧再頂尖不過的醫師也無法100%保證能夠讓每個人都覺得滿意!
只要出現一個異於常人的要搞他..
萬一不幸
社會大眾就會從此少掉了個能救許多人的醫師.
尤其是稀有的外科醫師!
...(恕刪)

我認識的很多醫生,都是在EMBA課堂上認識的,他們為何來念呢?有些是看透健保下的待遇、有心出去開業來拓展人脈跟跨業交流管理技巧的,有些是確實身居大醫院要職,因為認知醫學院教育對管理方面著墨太少,因此來進修組織行為、組織內部有效溝通、財務會計、行銷(對!醫院也是需要行銷跟包裝的!)、策略跟高階管理....等學門的,你提到的問題,未來不會更少,很多事情,不該讓受雇醫生一人去面對,受雇醫生除了每天忙著看診跟進修醫學專業,其他領域如溝通技巧的精進,組織又該扮演什麼角色?但有沒有一套有效的組織處理制度,加上醫界內部的某些問題,以目前醫界生態來說(說實話,醫界是很封閉的體系,其他會計師、律師也有這種現象,但問題輕微些,而且並沒有類似健保的制度帶來的衝擊跟問題),畢竟還是必須醫界同仁自己去面對解決。
拉拉5646 wrote:

精舍的師父自己所用的一切都是自己勞力換得的
這跟捐款一點關係都沒有

捐給慈濟搶了其他社福單位,
您的意思是捐款人不對囉, 應該向您睿智捐給其他單位

你倒底想清楚沒, 這些捐款是用搶的還是用騙的
有像其他寺廟靠啥點燈, 賣香燭收款嗎

如果如你的思維, 那教會從外國匯款到台灣也是錯的囉
有哪一國沒有需要幫助的人, 怎自己不幫先幫別人

要不要到山地部落把教會都趕出台灣


去看一下精舍的五星級設備之後,再和我說 他是是靠什麼勞務,可以賺到那麼多錢!台灣的失業人口,都需樣這樣子的工作啦! 記得他們賺錢好像是不用報稅的。 唉~~~~

捐款不是用搶的,也不是用騙的!但是像 流氓一樣 用精神壓力和你收取保謢費時,這樣要算 樂之捐 還是 不樂之捐呢!去車站看看吧...

慈濟對外把所有的社褔單位的捐款都收納之後,使捐款人 "誤認" 會用於這一個土地之上,但是實質上呢?
去對一下帳吧! 台灣花了多少!其他地方花了多少!

人必需自助才會天助是吧! 自已人都不幫自已人,只為了虛名去救其他的人。真的是造褔這社會嗎? 想太多!
還是去幫一下真正能為台灣當地做事社褔才是硬道理! 在這嘴咆之後,能改變 慈濟 只為虛名,不管 台灣人 生死的情況嗎? ... 我想不行!

不再回應了,反正我們 非慈濟人 怎麼說都是錯,只有 上人 及 慈濟人 才是對的啦!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fisheries wrote:
連續兩個醫師都是一樣...(恕刪)

唉~只能等他自己知道錯在哪~
F大~別太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