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與「膽道結石」的討論+集思廣益...

yooyoo wrote:
嗯~~我斷過指耶~~...老媽膽結石卡在胰臟管口也痛了兩天

不過是胰臟發炎啦.......(恕刪)
請問伯母的胰臟發炎後來是怎麼治好的?
『膽結石卡在胰臟管口』後來有取出嗎?
我在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的網站有看到他們也有膽道胰臟疾病診斷治療(ERCP)的免開刀治療,可以參考看看。
也可參考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科醫師對胰臟發炎的說明,裡面也提到內視鏡經胰管取石哦。
小弟也是外科的,年資還很輕
這篇文章最大的問題是 兩方面的東西根本兜不來
crippen的問題在於他運氣比較好
小弟猜一下他的疾病過程
1. 一開始膽囊結石不太痛偶而吃完東西,肚子不太舒服, 就先擺著
--> 第一家醫院做超音波檢查, 跟他說有膽結石, 叫他先開掉
--> 不痛, 先擺著

2. 膽囊結石一部分掉到膽道了--> 引發急性膽囊炎跟膽管炎
--> 右上腹有在餐後開始有疼痛感, 可能症狀不嚴重, 可能只是一點點沙掉下來
--> 第二家醫師電腦斷層後先以抗生素控制病情,建議待一兩週後再將膽囊割除
--> 經抗生素治療後, 狀況改善
--> 出院

3. 沒什麼大問題或病痛, 只是餐後一樣肚子會有點悶悶的 --> 到第三家檢查一下
--> 用ERCP取"膽道"結石或膽沙

到此為止, crippen就認為 ERCP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其實不是這樣的
------------------------------------------------------------------------------------------

前面有幾位前輩都出面說了, 我就不多說了
ERCP只是解決急性的"膽道"結石
根本的問題 "膽囊"結石沒解決
膽囊結石一旦曾發生過急性膽囊炎或是膽管炎, 代表已經有細菌跑到膽囊或是膽管這裡了
-->未來再次發生膽囊炎跟膽管炎的比率會高非常多
-->所以醫師通常會建議有急性膽囊炎後的人把膽囊拿掉
-->而且一旦反覆的發炎, 但是都不開刀拿掉
膽囊的周圍會因為發炎而讓腹膜沾黏上去
-->未來想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有可能會沒法這樣開
而必須改用傳統開刀的方法
-->更嚴重的, 發炎過後的組織會比較硬比較沒彈性
-->結果"膽囊"結石不小心又掉到卡住"膽道"
. ->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1. 一開始運氣不好膽道因為發炎過--> 破了-->引起腹膜炎 -->運氣好沒死,肚子開橫貫公路一條
或是運氣不好-->胰臟炎-->可能也是公路一條
2. 一開始運氣好 , 只是卡住膽道
--> 用ERCP取石 --> 2.1 運氣變不好, 取石過程, 膽道破了
--> 大開刀, 運氣好沒死, 肚子橫貫公路一條

--> 2.2 運氣好, 取石沒事 -->開始無限迴圈,看幾時運氣不好,或是想通了要開刀
運氣不好也要看多不好
膽囊炎,膽管炎,胰臟炎,腹膜炎,敗血症
來亂數組合
非常不好-->非常嚴重敗血症
--> 多重器官衰竭-->死

普通不好 -->普通敗血症
-->加護病房幾天到幾各月
-->氣管內管拔不掉
-->氣切 -->安養院躺很久

多一點不好-->簡單腹膜炎 -->肚子高速公路一條

看來 crippen兄喜歡賭運氣,我是不敢啦
是我就開刀,乖乖改變飲食習慣,健康飲食
高纖+低脂+運動































kuffer wrote:
小弟也是外科的,年資...(恕刪)

所以說要"取石留膽"或"取石不留膽"實在兩難啊!!
依您的高見,小弟的幸運也並非真幸運,
還要看後半輩子的造化吧?
因有可能此次ERCP後:
1.從此不再復發,這是真幸運。
2.到60歲後復發又併發嚴重敗血症不幸死亡。
這樣幸與不幸的比例又各佔多少呢?
=========================================================
所以須不須"取石留膽"或"取石不留膽",
小弟衷心的建議,
患者都應該讓醫生詳細檢查後來決定,
當然也可能症狀不是很嚴重,
也有部份醫師建議用ERCP術處理的,
這當然落入了大大所謂的"無限迴圈"理論:
2.2 運氣好, 取石沒事 -->開始無限迴圈,看幾時運氣不好,或是想通了要開刀
運氣不好也要看多不好
膽囊炎,膽管炎,胰臟炎,腹膜炎,敗血症
來亂數組合
非常不好-->非常嚴重敗血症
--> 多重器官衰竭-->死

但也有可能"從此不再復發,這是真幸運。"
==========================================================

所以要不要取石不留膽,
除了醫師的建議,
最終患者還是要對自己負責的,
不然如果萬一您是幸運的那一位,
那不就白白損失了膽嗎?
當然不幸若不是幸運的那一位,
那就要後悔當初怎麼不連膽一起拿掉呢?

要說幸與不幸的比例喔
我可能書念不夠 沒特別看到這樣的統計
不過 大部分的外科醫師都不會建議你賭運氣啦
而內科醫師就可能會跟你說在看看 遇到再說
這是內外科醫師觀念不一樣所導致 這兩科的醫師的思考邏輯是不一樣的
當然 最後的結果 都是病人自己去承擔後果
好的不好的 醫師都會跟你說
讓你自己去考慮

"無限迴圈"理論 這我真的有看過患者這樣選擇
大概到第三次吧 他就受不了了 乖乖說要開刀
因為總不能每次都這樣 都一直去住院治療 不工作




kuffer wrote:
要說幸與不幸的比例喔...(恕刪)
您說:
『不過 大部分的外科醫師都不會建議你賭運氣啦
而內科醫師就可能會跟你說在看看 遇到再說
這是內外科醫師觀念不一樣所導致 這兩科的醫師的思考邏輯是不一樣的』
=>所以說,內科醫師是建議我留膽沒錯,但是因膽的疾病去看消化外科或消化內科的患者應該各半吧,
那會聽到醫師建議留膽的應該也會有一半的比例,
患者因我此篇文章而決定留膽的我想也不會太高吧?
況且也有膽囊割除了還是有膽道再結石的案例,
那對割除膽囊的患者情何以堪?


『當然 最後的結果 都是病人自己去承擔後果
好的不好的 醫師都會跟你說
讓你自己去考慮』
=>是沒錯啦,
外科醫師是叫我割除膽囊,
內科醫師是叫我ERCP免開腹術治療法,
兩者各有優缺點,
所以印證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啦。


『"無限迴圈"理論 這我真的有看過患者這樣選擇
大概到第三次吧 他就受不了了 乖乖說要開刀
因為總不能每次都這樣 都一直去住院治療 不工作』
=>但也有相當的比例是術後都不再復發的,
這些案例是不在"無限迴圈"理論裡的,
但有些是:
膽囊割除=>
吃到油膩食物=>拉肚子=>吃到油膩食物=>拉肚子=吃到油膩食物=>拉肚子....
...的生活不便"無限迴圈"的痛苦中...
我週邊的朋友就有實例,
實際的情況請有割除過膽的大大現身說法一下吧,
好讓有此症患者有所參考?
只要醫生看到這篇文都氣到不行,真是無言,怎麼會用一些Google的片面資料來推翻專業,連cholecystitis跟cholangitis都分不清楚,只是盲目的找一些非正規的方式處理.
在臨床上遇到到這種半桶水的Google天神我都會答說本院沒有這種處理方式,檢驗資料都附上並幫他轉到他想去了的醫院.
Jimmy Huang wrote:
只要醫生看到這篇文都...(恕刪)

cholecystitis=膽囊炎
cholangitis=膽管炎
兩者是不同的啦,
只是如kuffer醫師所言:
大部分的外科醫師都不會建議你賭運氣啦
而內科醫師就可能會跟你說在看看 遇到再說
這是內外科醫師觀念不一樣所導致 這兩科的醫師的思考邏輯是不一樣的
當然 最後的結果 都是病人自己去承擔後果

不知Jimmy Huang大大了解我們在說的涵意嗎?
alexlion wrote:
我媽也割掉膽囊, 當初結石嚴重, 細節已忘, 只記得導致細菌感染, 敗血.
醫生說沒救, 一定要割, 當然他是已割完才跟我們說, 那時我媽已經陷昏迷了, 沒得商量.

割完的結果就是, 稍微吃一下油膩, 就肚子拉不停, 胃常常不舒服.
還有就是胖的很快, 運動狂作, 小腹還是好幾圈.

所以建議你, 若是經濟不是問題, 也沒有立即割掉的迫切, 那就能留就留.
.(恕刪)
alexlion大大的媽媽的案例也是可以當參考啦,
太嚴重醫師大都還是建議要割的,
因為不割的後果是更嚴重的,
只有在不嚴重而且可以忍受的疼痛,
內科的醫師才會建議不割吧?吁
==========================================================
此文重點在於:
1.患者有知的權利。
2.患者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3.醫師有兩派:一派通常建議切除膽囊、一派不到太嚴重建議膽囊不要切除。

所以外科主任劉建偉:『“其實,到底保膽還是切膽,最終要根據患者的情況而定。”劉建偉提醒,比如患膽結石的患者,如果沒有症狀,那麼不必急於治療,完全可以和結石“和平共處”,在觀察期間,可每6個月到1年作B超檢查一次,根據其發展趨勢再決定治療方案。如果患者確診為膽囊疾病,首先應該慎重絕不應輕易切除膽囊,切除術有明確的適應證,只有經過仔細研究,認為保留有病變、有石頭的膽囊對病人的危害超過膽囊的生理功能對人體的好處時,才應去做膽囊切除術。但是,如果膽囊已經喪失功能,那麼也不應該盲目“保膽”。從臨床看,那些手術前膽囊結石症狀輕微,甚或沒有症狀者,以及手術前膽囊功能基本正常者,手術後容易出現這種消化功能失常;而那些術前症狀重,膽囊已經喪失正常功能的人,手術後的消化功能反倒會改善。』

=============================================================
以上,其實小弟開本文的用意只是覺得如果有像我因膽結石及膽道阻塞的症狀"發熱、畏寒、右上腹疼痛、呼吸困難",然後就醫後有醫生建議開刀切除膽囊,但患者也可以選擇像我一樣不用切除膽囊的方式治療,那不是很好嗎?
就連內科自己最高等級的期刊新英格蘭雜誌,針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還是提到手術是 standard 的治療, 因為你不排除再來一次的機會
根據2006年Cochrane資料庫收集13篇比較ERCP 和手術的比較論文
結果是ERCP和手術的死亡率是差不多的
但是ERCP做完之後膽管內還留有石頭機會是直接手術的三倍
另外現在有一些研究是在比較腹腔鏡手術拿掉總膽管的石頭好處比ERCP大,不過這部分還沒有比較大型的研究
所以就看你怎麼解讀這些研究
不管是ERCP或是手術的死亡率是差不多的
但是做完ERCP之後,可能你還要再做手術或是ERCP再通一次的確機率是比較大的

就樓主的情況來說,我覺得是運氣,如果像你說的症狀都有的話,大概下一步就是敗血性休克了, 對年輕人抵抗力比較好的來說,或許打比較強效的抗生素和做ERCP就可以解決,但是對於老年人,有糖尿病的患者,小孩或是有其他疾病的人,不見得就一定可以這樣做,所以現在的臨床建議大多是低風險的人可以考慮內科治療,高風險的族群建議積極治療,除非患者的狀況不適合動手術

所以不是像開版說的那樣有另一種選擇,所以以後我都不要把膽囊拿掉,臨床是case by case,有些人可以這樣做,有些人是不行的,而且一旦選擇內科治療,就要有心理準備治療失敗,然後必須接受手術,或是將來的某一天又可能因為結石再住院
sqc wrote:
就連內科自己最高等級...(恕刪)
"就連內科自己最高等級的期刊新英格蘭雜誌,針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還是提到手術是 standard 的治療, 因為你不排除再來一次的機會"
所以說期刊跟實務還是有差距的吧!

"根據2006年Cochrane資料庫收集13篇比較ERCP 和手術的比較論文
結果是ERCP和手術的死亡率是差不多的"
這代表手術並非最好的選擇是嗎?

"但是ERCP做完之後膽管內還留有石頭機會是直接手術的三倍
另外現在有一些研究是在比較腹腔鏡手術拿掉總膽管的石頭好處比ERCP大,不過這部分還沒有比較大型的研究
所以就看你怎麼解讀這些研究"
所以目前在台灣也並沒實際上的術後患者生活品質研究囉,
但小弟聽身邊朋友膽囊割除後的生活不便確有數例。


"不管是ERCP或是手術的死亡率是差不多的
但是做完ERCP之後,可能你還要再做手術或是ERCP再通一次的確機率是比較大的"
這個小弟相信,
不過手術完就都沒事了嗎?
這就有請01網友幫忙搜集各01網友身邊的案例比較實際囉。


"就樓主的情況來說,我覺得是運氣,如果像你說的症狀都有的話,大概下一步就是敗血性休克了, 對年輕人抵抗力比較好的來說,或許打比較強效的抗生素和做ERCP就可以解決,但是對於老年人,有糖尿病的患者,小孩或是有其他疾病的人,不見得就一定可以這樣做,所以現在的臨床建議大多是低風險的人可以考慮內科治療,高風險的族群建議積極治療,除非患者的狀況不適合動手術"
『所以現在的臨床建議大多是低風險的人可以考慮內科治療,高風險的族群建議積極治療』
小弟也是這樣建議的啊。


"所以不是像開版說的那樣有另一種選擇,所以以後我都不要把膽囊拿掉,臨床是case by case,有些人可以這樣做,有些人是不行的,"
小弟之所以會認為有另一種選擇,是因為小弟看了3家知名醫院,
最後才知道可以這樣處理,
這對其他不是醫生的患者,如果狀況跟我一樣,就會了解小弟要表達的是什麼了。


"而且一旦選擇內科治療,就要有心理準備治療失敗,然後必須接受手術,或是將來的某一天又可能因為結石再住院"
但要知道手術失敗是不分內外科的哦,
不管內外科的方法都有可能失敗哦,
何況膽囊割除後還是有總膽管結石的案例哦。
請看案例

--------------------------------------------------------------------------------

總之,膽囊割不割除應視患者本身的實際狀況,由醫師詳細檢查後再做決定比較妥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