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437 wrote:二十年前, 我看個感...(恕刪) 胡說八道二十年前感冒使用的藥品價格與今日價格一樣嗎?不是以前好賺 現在社會就要繼續包容 讓醫師一樣躺者賺二十年前賣一條汽車輪胎利益多少 約1000元以上吧 現在呢 只有1/10社會都在繼續往前走 微利時代 景氣差大部份人也感同身受不可能獨獨讓醫師一樣繼續躺者賺 然後大家苦哈哈
swiftboy wrote:社會都在繼續往前走 微利時代 景氣差大部份人也感同身受不可能獨獨讓醫師一樣繼續躺者賺 然後大家苦哈哈...(恕刪) 社會都在繼續往前走 微利時代 景氣差大部份人也感同身受不可能獨獨讓 "波蘭醫學院學歷代賣業者" 一樣繼續躺者賺 然後大家苦哈哈
swiftboy wrote:胡說八道二十年前感冒...(恕刪) 哈哈哈你有種,說出這樣的話反對,我只說一些不同意建就被黑掉了,然後又有人叫我收拾收拾,害我屁滾尿流,哈哈哈哈!不過我的看法,醫療確實不單純是消費行為,因為他有危險性,有關生命,所以是一種特殊的消費行為,有收費,就必須有良好的服務,不能高高在上,就像受服務者,雖付出了代價,也不能有出錢是老大的心態,應互相尊重。台灣的健保,不貴,也不便宜,一年要繳好幾萬啊!別忘了,雇主付的比自付額還高,還有政府用我們的稅金幫我們又付了一點!去看病還要繳自付額,還要繳掛號費,記得以前參加公保,費用繳的少,掛號費很低,沒自付額。現在是變了,為此,這些年,除了疫苗外,我忍住不用,把我繳的幾十萬讓給別人享用了!所以說,做得好,大家都有功勞!何況,以收稅的方法進行保險的名目,繳比較多又沒有享受比較好,因為他把社會福利應該要做的事也放在裏頭了,那一些付不出保費的應該用社會福利預算去支付、重大傷病的應該是繳比較高費用的人才能使用,這樣才符合保險的精神啊!為了正本清源,該脆改為健保稅!那就合理多了!反正是政府該做的!繳了稅了嘛!凡事,要合理,不要完全站在自我利益,就讓醫療回歸醫療的本色,醫師好好照護病患,病患尊重醫師,管他是不是消費行為,管他是稅是費!
啊嗚啦 wrote:為了正本清源,該脆改為健保稅! 這個認識是正確的。目前健保的走向的確是比公醫制度還更像公醫制度多一點人家英國有開小門讓私人醫院發展,台灣這邊卻是要打壓自費使用健保有給付的項目 (治療項目不符他自己規範的使用),怪不得慢慢的越來越多藥都開始不送健保價了,就像廿年前勞保的藥物政策一樣。今年第三季,健保又要再繼續砍藥價了,藥界跑業務的朋友們,撐著點阿。
ALINE wrote:醫療這服務(不論是醫師或護士),很有趣的,可以看清很多事,可以讓自己知道自己到底可以被辱罵到怎樣的程度,可以讓自己了解自己的忍耐極限醫療這服務業,很有趣就是這個光! 您說出我的心聲了,大大......
理論上醫療 本來就不是單純 "消費行為" --> 例如: 把你從鬼門關救回來,醫藥費只有2萬,所以 "你的命" + "我的心力、煎熬+醫療專業" = 2萬元...醫療 本來就不是單純 "服務業" --> 例如: 你可以花錢買到你想要且滿意的服務,但是醫療上,"你和醫師"是共同對付"疾病",醫師就像是協助和諮詢角色,但最後結果不一定會讓你滿意(因為疾病的關係)...醫師薪資多少,當然會影響醫師從業的意願可以調查一下,如果同樣的工作內容和責任壓力下,醫師一個月只有3萬塊薪水,還有多少人會願意作...多數人大概寧可轉行,風險少多了...現實上醫療越來越像是服務業醫療越來越接近消費行為 --> 尤其 美容、健檢 ...讓板上很多人滿意的是,醫師薪資越來越少...----------------------------------------------------------------------------------------------------------------------你以為醫療業裡醫師最賺錢嗎?其實,藥商、醫院、財團 --> 才是背後真的賺錢的醫師充其量只是棋子(大醫院來說),冒著風險執行醫療行為,等到老了、退休... 回家吃自己吧!!有能力的或許自行開業,業績不錯當然很好...業績不好的...至於醫院裡... 自然會找到新的臉孔來接替...個人覺得醫師只是醫院裡的藍領階層...
cooltyus wrote:英國窮人才去用公醫制...(恕刪) 你去過英國嗎?你去英國開過盲腸嗎?網路世界好用 不代表能無上限的以訛傳訛萬一人家要你提出證據受過醫師訓練的你要如何回應..............繼續以訛傳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