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龍不發威 wrote:
美國大規模栽培玉米田,成本靠機械壓低,還可能搞精準農業,用儀器監測、衛星定位、土壤採

樣等,但管理方式卻開飛機噴農藥,不也證明這樣做利潤大,人民肯買單。..

你錯了,美國玉米,美國政府可是花了很多納稅錢補助

這是因為財團使用大量玉米製作垃圾食品與牲畜飼料,因此透過立法讓政府補助這些財團,以不公平競爭去迫害新鮮農產品的市場,根本不是人民肯買單

此外大量機械的農業,所需資金龐大,只要一個季節不順,或是碰到炒手亂搞糧價,也是讓小農負債,把土地送給銀行的好方法

這又可以介紹另一本好書窮山惡水美國夢,講美國早期如何靠贈送土地來吸引人民開發中西部土地,再藉由推廣假科學,鼓勵人民貸款買農機,逐漸再把那些土地收到財團手中
關於農藥的必要性,可以參考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玩有機農業的人常會困擾,不用農藥害蟲就多,成本反而高,這條路實在艱困難行。

木村阿公大概是傻瓜中的傻瓜,想完全不用農藥種蘋果,但居然讓他走出一條路,也堅持要把他種值的秘密告訴大家,不是獨家秘傳賺大錢。因為他希望這世界多些有機農田,讓大自然恢復健康。

一開始,木村阿公是因妻子體質對農藥過敏,而開始研究如何減少農藥用量。日本農會會印製該類作物的農民曆,如蘋果農民曆,指導農民何時該噴灑何種農藥。

後來他看了福岡正信不施肥不用農藥的「自然農法」後,開始感興趣,並實驗原來每年噴藥十三次,與改成每年噴要六次、三次與一次,結果會如何?結果很有趣,噴藥六次的收成不比十三次差,只噴三次有受到蟲害,但還算能接受;只噴一次的有很多害蟲,但收成也有噴十三次的一半以上。

木村阿公算了一下,只噴一次收成少一半,但農藥費減為十三分之一,所以整體算起來,收益率並不算太差。所以坦白說,日本也是有官商勾結,借由政府單位行銷,讓農民買了很多不必要的農藥,嚴重傷害了土地。

最後一段漫長艱苦的歷程,就是木村阿公研究完全不用農藥種蘋果,經過多次失敗,差點因經濟問題自殺,最後終於悟出雜草的重要性,讓果園保留正常的生態系,泥土才會健康,害蟲才可能被抑制住。

我看過這本書後,也是讓我的小花園裡保留一定量的雜草,而雜草上的蚜蟲,反而對養殖肉食性的瓢蟲、食蚜虻很有幫助,進而抑制害蟲對作物的危害。因此推薦本書,希望讓大家體會一下低成本的自然平衡的耕作法。
我是比較站在您這邊,所以說你的發言深得我心,我相信也有很多人也希望我們的土地不要再被農藥汙染,我們可以不必活在到處都是毒的恐懼中。很多佛教團體,他們受戒不殺生,所以種菜還時還要念咒,希望這些蟲蟲可以不要吃他們的菜,但是他們會在旁邊留一些菜供養這些蟲。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那些種出來的菜的確愈來愈漂亮。所以方法很多,只是人類要不要用心思去想而已。(您說是因為念咒的關係、旁邊那些供養菜,或者其他原因呢?)

話說回來,要改的其實是人性。很多改變的確要漸進式的改,就像廣告台詞多的『你觀念就要改。』談何容易,大家雖然是受害者,但是為了荷包,基於生活壓力。慢慢地大家就沒耐心了,也不太關心這些議題了,還是選擇較便宜的快速熟悉的方法。之後歌照唱、馬照跑、舞照跳、大盤、中盤錢照賺就好了。

如果今天我把心思放在寫某件事上,另外一件事就較難以被關注。

食品這件事也是這樣的,所以應該要鼓勵年輕農民,試著用研究和堅持的精神,走出一條讓別人刮目相看還能賺大錢的路。路是人走出來的,多走自然就熟悉了,多走就成主流了,不是嗎?

Lisa_Hsu wrote:
關於農藥的必要性,可...(恕刪)
v0911 wrote:
一直說農藥不好的
可以請大家了解一下安全採收期嗎
農會也推廣很久也有到處開班授課
在安全採收期的蔬果
當然不否認有沒良心的農民 (大多都是直接跟盤商簽約 產品直接到超市.餐廳等
我家蔬菜都寄往台北果菜市場拍賣
他們每天都會對進場果菜抽樣檢驗
抓到殘留會被罰的
農藥也是用錢買的 一罐幾百


很高興能有實際經驗的人出來說話

就好像很多人常說 雞有打生長激素、乳牛有打荷爾蒙之類說法
實際上誰把雞一隻隻抓來打針? 人工不用錢嗎? 生長激素哪邊有得買啊?
偶爾還聽過基因改造雞的說法,其實只是透過人工選擇配種,挑出容易長大的品種
就跟品種貓狗一樣罷了,動物飼料的問題可能還比較大...

台灣的問題在於人民習慣不照程序來
光是個高速公路內線怎麼開都可以吵翻天
蓋房子鋪馬路偷料都算正常
同樣的民族性套到任何產業上,結果都不會好到哪
雖說現在已經有許多國內外認證,也有很多公司follow就是了...

但是上面有的是一套厚冊子
下面的人閉眼簽名過去就算了,結果還是一樣,沒出事就當沒事
出事就一堆包

像軍中也是這樣,當過兵大家都知道有問題,人也好、物料也好,都是混過去就好
出包前退伍就好
有人說沒當過兵不算男人,看樣子沒學過如何粉飾太平就當不成台灣真男人
學得一身推過掩錯的技能(還有掃地割草),再套到職場&工作環境上...

別的不說,放學時看看學校附近天橋有多少學生在走?
還是大多都直接穿過道路就好
這種小到不行的"規範"都不願意遵守
最基本微弱的道德都沒有,長大之後能好到哪?

抱歉扯很多,食品安全不只是食品安全
台灣的問題也不只是食品安全,而是價值觀跟道德觀都出問題了
反映在社會上就是各種問題(遛狗不撿屎也是),爆出這類事情是遲早的...

然後要那些連農藥照指示都噴不好(少數?多數?)的去做無毒農業,可能嗎?
過了農業這關還有漁業、牧業
即使農漁民生產都OK,中盤大盤保存過程呢?
水中可能還是加藥、加一氧化碳
明明活著捕上立刻就冷凍品質也很好,但誰叫消費者要活的,即使只剩一口氣也要活的
就可能用藥吊命啊...
很感謝樓上的回覆
人體本身就有免疫力 本來就有一定的抵抗力
一個人可以活多久?
一顆蔬菜 從種子到收成約一個月時間
一旦蟲咬受傷 感染細菌真菌

用農藥就只是讓他撐到可以收成(減低感染擴散的速度或殺菌 治癒很難
人類傷口嚴重還可以清瘡
一顆小白菜 你要拔幾片葉子?



蘋果是果樹 可以套袋 這就避免果實蠅的叮咬(沒種過 應該是這樣吧
草木共生比較適合果樹 冬天枯的雜草還可以當養分
對果樹不了解只能大概這樣說一下

在蔬菜部分 雜草真得很不討喜 他會侵占蔬菜生長空間跟搶養分
我家除草劑都是再採割後播重前噴灑 蔬菜他也算是草的一種吧 噴到一樣會死的
所以蔬菜生長過程中有雜草都是人工一株一株慢慢割的 一分地.一甲地還要蹲著墊腳走路避免採到菜



我覺得在安全採收期的蔬菜 比其他加工食品還來的安全
農民不是原地踏步 農試所 改良場也不是做假的

牧場有人放古典樂給乳牛增加乳量
請問他們是念甚麼咒可以驅蟲?
我們在照顧蔬菜時也有希望這些蟲蟲可以不要吃我們的菜

到處都是毒? 那只是你只關注在那一點
我說處處天堂 你認為呢?

有些人看了幾本書,種了一點菜,可能就幾十坪或是自家陽台頂樓的小天地,就自以為懂有機或是慣性農業了,還煞有其事的指導農民該怎樣怎樣,農業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那麼多種的作物,遇到不同的肥料、土壤、農藥、資材、病蟲害、氣候、種植技術方式,會產生什麼變化,木村阿公如果不種蘋果改種稻米會如何,不要以為同樣的經驗可以一直複製,變數太多了。沒實際種個幾分幾甲地,有個起碼的經濟規模,能拿去市場販售生存下來,就不要再那說嘴了。
KevinD wrote:
沒實際種個幾分幾甲地,有個起碼的經濟規模,能拿去市場販售生存下來,就不要再那說嘴了。..

木村阿公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的蘋果可是供不應求

而且如果按照你這樣講,世界上就永遠不會有發明與創新了,因為發明都是以前沒發生過的

辯不過就拿出權威禁止別人發言,是最沒有科學精神的態度

KevinD wrote:木村阿公如果不種蘋果改種稻米會如何

木村阿公正是看到福岡正信講自然農法種稻的經驗,想要挑戰高難度的種蘋果。據他的說法,種稻反而算是自然農法中比較簡單的

KevinD wrote:
有些人看了幾本書,種了一點菜,可能就幾十坪或是自家陽台頂樓的小天地,就自以為懂有機或是慣性農業了

很挑釁喔,不過我想你手邊有好幾分地吧。要不要先去買本Lisa推薦的書讀讀。試著將你的菜園切成四分,其中一份來研究研究呢?之後再來分享。

KevinD wrote:
沒實際種個幾分幾甲地,有個起碼的經濟規模,能拿去市場販售生存下來,就不要再那說嘴了。


甲和田都有四個區塊,拿其中一塊來實驗看看吧,不做怎麼知道不可能?不一定您還會種出心得和興趣,寫出一本 想不到,Kevin阿公也跑來當傻瓜了!

好啦,在01發言本來就會遇到立場對立的言論,沒甚麼。但我們應該要有共識,就是應該要慢慢改善才對。

很希望01中有一甲地以上鄉民,來現身說法。

我請假時間很寶貴的,還要陪孩子,有空再說,大家先看一下連結。
採自然農法嘉縣西昌社區「稻子笑了」

好好務農、好好吃飯,就是美好人生的奧義!

務農能賺錢 工程師試出新可能

耕耘原鄉 吳美貌打造有機夢田

中華日報:菁寮國小好米 無緣全國賽

新美部落 提倡自然農法 守護部落土地

Lisa_Hsu大
或許您書讀得很多
但盡信書不如不讀書 (非挑釁非爭辯
KevinD大只是想表達:有讀過書有"實作"經驗才有說服力
我不是權威只是小咖 看到您的發言只想說一下
大學讀書教的 跟社會教的一樣嗎?
小店跟大公司管理都一樣?
看過食譜就可以當大廚?
股票賺大錢寫的書多到海去 為啥沒有每個人都賺大錢?

稻子真的比較好做自然農法
但不代表其他作物都好做
如果冒犯請見諒

laurenchoch大
您都只推薦文章而已嗎? 文章能不說的東西也很多喔
就像您的後記一樣 想寫!不想寫?
您推薦的文章 地點多為原鄉部落
他們地區比較偏遠封閉 病蟲害較易控制
在平原地區 病蟲害可會到處跑的喔
稻子真的比較好做自然農法 只是收得多收得少 (國小就在賺錢養家 真厲害
只有羅傑農場比較能當案例

我們務農的當然知道做無毒農業的困難 也沒有刻意去反對
看到你們只以單方面觀念來評論 想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無毒農業 大家都樂見其成 但安全農業是目前主流 也不用刻意否定(從第一頁(安全農葉還OK) 到這頁(

~用嘴說大家都很厲害
只是有些觀念想讓你們知道 不要刻意去否定它
我想我知道為啥務農得很少在網路發表意見 因為入不了法耳

一堆非客觀數據.一些片面文章就來否定 現在人真得很厲害
建議樓主辭職 像竹科工程師一樣去做有機農業賺大錢 您也不用怕有毒
寶貴時間陪作物 陪小孩 像您說的 好處多多阿
您有熱忱.有理論 您一定行的 我看好您

後記6: 會噁臭的肥料是大多是有機肥喔 做好的有機肥是沒有味道的 想聞不臭的 化學肥料就是了

真的誠心建議樓主可以辭職做有機農業!

v0911 wrote:
但盡信書不如不讀書 (非挑釁非爭辯
KevinD大只是想表達:有讀過書有"實作"經驗才有說服力
我不是權威只是小咖 看到您的發言只想說一下
大學讀書教的 跟社會教的一樣嗎?
小店跟大公司管理都一樣?
看過食譜就可以當大廚?
股票賺大錢寫的書多到海去 為啥沒有每個人都賺大錢?..

前面網友已經貼了那麼多實例,你不想看也沒辦法

這裡並沒有禁止任何務農的網友說出自己的看法,但一開始就人身攻擊,以權威壓人禁止他人發言,卻不肯詳述自己的經驗,遇到的困難,絕對是最糟糕的做法。

權威式思考法,假科學之名只准少數"專家"發言,往往演變成另一種暴力壟斷資源、財富的手法,如最近政府強行消滅放山雞的種種做法,藉以消滅小農戶,就是個可怕的例子

我從來都不會盡信書,所以才在陽台做了實驗,也十分成功,所以才願意推銷木村阿公的書。但我也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長腳蜂群長不大,也許就導致你說的大規模的困難

為何長不大?隨便Google查查就知道新煙鹼類農藥對蜂類傷害很大,歐洲多國認為這種藥傷害大於好處,因此禁用,台灣卻濫用,從鄉村的農藥,到都市滅鼠、滅蟑、滅蚤全都用。台灣正在用農藥砸自己的腳,要我如何贊同?

最近一期消基會雜誌做蔬菜農藥檢驗,發現殘留的種類與數量愈來愈多,也就是台灣多年用農藥,不但沒有減少問題,反而昆蟲抗藥性增加,藥愈下愈多,還複合使用。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難道還要掩耳盜鈴,自己騙自己說沒關係用藥就對了?

當然生病的土地如同人,要恢復健康,需長時間調養。但好歹也可以像木村阿公試試看,藥的劑量是否可減輕?畢竟占在藥商立場,總是希望農民用最多的量,而非必要的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