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血壓150/95,後來運動減重之後隔兩年血壓剩下120/80,沒有吃藥。如果140/90醫師應該要做的事是教導你如何從飲食健身方面改善,直接開藥給你都不衛教的才是有問題的,當然叫你不用管也是不對。現在血壓標準值已經拉到120/80,坦白說我覺得藥商的利益作祟佔了一大部分(這邊指國際大廠,台灣還沒這種影響力),每降低10mm可能會讓買藥的人多一倍,但是因為有論文佐證也無法反駁,我覺得在邊緣的可以自己斟酌。另外不用過度神話醫師這個職業,說穿了就是當年比較會念書考試的族群罷了,醫師就是一般人,有好醫師有爛醫師,有親切有冷漠,有認真有亂搞的。爛醫師請讓他自由淘汰(不要去看就好),但是基本對人的尊重還是要有,畢竟醫療還是有一點的專業,不是讓一般人可以點菜的(但是討論是應該的)。
asas78 wrote:你到底在說啥??我一年健保繳了1萬多元..一年看不到2次病..為啥沒花錢??難道問個病情..患者都要小心翼翼..深怕讓醫生不爽??我花錢看醫生..難道就是要沒品質??台灣目前醫療制度就是如此...請問我要去哪裡多花錢求更好的品質呢??(恕刪) 一萬多是繳給健保局的,不是給醫師的,健保局給醫師可能才實領1~2百要更好的醫療品質就是全額自費看診....醫美診所的護士都是蹲下來說話,交代術後需知的...
peg0083 wrote:現在血壓標準值已經拉到120/80,坦白說我覺得藥商的利益作祟佔了一大部分(這邊指國際大廠,台灣還沒這種影響力) 太閒的人有空看一下----下列資料:((美國下修高血壓標準 台灣不跟進))正常血壓為120/80 mmHg,美國心臟學會日前修改高血壓定義,從140/90 mmHg下修至130/80 mmHg,當血壓超過130/80 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歐洲高血壓學會,仍維持140/90 mmHg的高血壓定義。根據2015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其實已經提出130/80 mmHg的治療目標,建議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合併蛋白尿,以及服用抗凝血藥物的預防中風病患等4大類族群,血壓應控制在130/80 mmHg;75歲以上者,血壓至少降低至140/90 mmHg;而在病患能耐受的狀況下,進一步將收縮壓降至120 mmHg應對病情有更多幫助。高血壓治療,不是越低越好.低血壓,立即危及生命.(10招預防高血壓)1.少油脂: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例如豬油、牛油;適量使用植物油,如芥籽油、橄欖油、苦茶油。2.少調味品:少鹽、少糖、少味素、少胡椒粉,成人每天食鹽攝取量為一茶匙,大約6公克。3.少加工食品:少吃火腿、燻雞、香腸、泡菜、罐頭食品4.多高纖:適量攝取糙米、燕麥、堅果。5.多蔬果:每天飲食至少3蔬2果。6.戒菸。7.避免過量飲酒。8.控制體重:維持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18.5~24,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9.維持運動習慣:每次運動30分鐘,每星期超過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騎腳踏車、游泳。10.天天量血壓。-------------------------------------------要診斷高血壓必須正確的量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