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世界的醫療用口罩都沒有測試"飛沫過濾/防護效率"和"濕病毒過濾效率"這二項目?

timlo wrote:
對於相同大小和含水量...(恕刪)

含水的氯化鈉 vs 含水的冠狀病毒
但含水量如何確定有一樣嗎?還是用猜的,推論的?


飛沫就是液體 但不是純水
chih_haohung wrote:
含水的氯化鈉 vs 含水的冠狀病毒
但含水量如何確定有一樣嗎?還是用猜的,推論的?

可是,樓主
大氣裡的氯化鈉微粒比冠狀病毒還小欸



chih_haohung wrote:
飛沫就是液體 但不是純水

當飛沫的液體逐漸蒸發
到直徑 5 微米左右
往往只剩下病原體本身
稱之為飛沫核

而您在另一棟樓也說細菌跟病毒是「固體」喔
8924132 wrote:
當飛沫的液體逐漸蒸發
到直徑 5 微米左右
往往只剩下病原體本身
稱之為飛沫核

而您在另一棟樓也說細菌跟病毒是「固體」喔


拜託 COVID 19 平均大小是0.1微米
都說人體的飛沫最小是1微米了
當噴飛出人體那一瞬間 還是包裹在飛沫中,即使是1微米的飛沫,它的水分不會那麼快就被蒸發,好嗎?

5微米大小的飛沫就不用說了


原來你是在講這個喔

我在講飛沫當然是100%液體,我當然是忽略了飛沫中的雜質、細菌、病毒
你要這樣挑毛病,水也是100%液體,你會說那麼水中的細菌、病毒、雜質是液體嗎?
chih_haohung wrote:
拜託 COVID 19 平均大小是0.1微米
都說人體的飛沫最小是1微米了
當噴飛出人體那一瞬間 還是包裹在飛沫中,即使是1微米的飛沫,它的水分不會那麼快就被蒸發,好嗎?

5微米大小的飛沫就不用說了

喔~
所以,飛沫水份不會那麼快蒸發
鹽水就會

蒸發到1微米就會停下來
不會再更小
可能也是一種神話

chih_haohung wrote:
原來你是在講這個喔

我在講飛沫當然是100%液體,我當然是忽略了飛沫中的雜質、細菌、病毒
你要這樣挑毛病,水也是100%液體,你會說那麼水中的細菌、病毒、雜質是液體嗎?

嗯嗯
小弟知道對您來說
珍珠奶茶也是100%液體
chih_haohung wrote:
用電子顯微鏡看這些粒子到底是 液體 還是 固體 就知道了!


電子顯微鏡你看到的不是氯化鈉
是氯化鈉溶液微小化的狀態
最好氯化鈉分子用電子顯微鏡看得到
8924132 wrote:
而您在另一棟樓也說細菌跟病毒是「固體」喔


細菌是一種細胞
病毒則算是一種高分子類生物
沒人在講它們是固體還液體吧
我只覺得樓主的理化觀念非常奇怪
討論之前,
有沒有讀過基礎機率與統計?
能不能理解"介質"?
社交距離也是一種口罩,空氣口罩,一公尺厚? 兩公尺厚? 100公尺?

若有點慧根,就知道某些東西"不需要"執著,"有"勝於"無","有"就有效,"有效"於降低機率,用布都行。
要求100%,那得穿space suit...
8924132 wrote:
嗯嗯
小弟知道對您來說
珍珠奶茶也是100%液體


奶茶才算是100%液體
珍珠那麼大一顆,肉眼都看得見

當然你要說 奶茶中奶精是固體的啊
Deoxyribose wrote:
細菌是一種細胞
病毒則算是一種高分子類生物
沒人在講它們是固體還液體吧
我只覺得樓主的理化觀念非常奇怪


有人問我 病毒 是 固體 還是 液體

我總要回答其中一個

不是我要主動回答的
Deoxyribose wrote:
電子顯微鏡你看到的不是氯化鈉
是氯化鈉溶液微小化的狀態
最好氯化鈉分子用電子顯微鏡看得到


結晶體

你的氯化鈉溶液如何確保完全沒有氯化鈉結晶體?
你自己在家做10%濃度的鹽水就知道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