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才知道原來病人也該懂一點醫學倫理,希望你也懂得這基本常識

劉季風 wrote:
放心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恕刪)


老招了啦

之前台灣醫學生/醫生也恐嚇民眾

叫民眾不要給外國醫學生/醫師看病

結果呢

我親身遇到的經驗就是台灣醫學生/醫生表現還比外國醫學生/醫師還差~

後來我都介紹親朋好友給外國醫學生/醫師看病~~~
swiftboy wrote:
我親身遇到的經驗就是台灣醫學生/醫生表現還比外國醫學生/醫師還差~

後來我都介紹親朋好友給外國醫學生/醫師看病~~~


哪個外國醫學生阿?

要不要推薦一下
cooltyus wrote:
哪個外國醫學生阿?要...(恕刪)


好阿

你有什麼病就乾脆點在這兒公開說出來~

我好找找是否有適合你~可以推薦的外國醫學院畢業醫師歐~
swiftboy wrote:

好阿

你有什麼病就乾脆點在這兒公開說出來~

我好找找是否有適合你~可以推薦的外國醫學院畢業醫師歐~


我有過敏性鼻炎

不過
我是問你說
你都去看哪個外國醫學院畢業醫師耶
又要打太極了嗎?
還是你剛摸完機油又開始油條了?
以上每一位說的都對

包含發文所寫的

cooltyus wrote:
我有過敏性鼻炎不過我...(恕刪)


事實上~你是打以下這些字吧


哪個外國醫學生阿?

要不要推薦一下


我想電子病歷應該只有在醫院做過
才會知道它難推動的地方
看著某些人的發言真的很好笑
看了樓主的文章, 我想, 醫學倫理 =/= 醫德.

可能要先弄清楚名詞定義.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打個插好嗎?有沒有人懂得醫療分級制度呀?

就是小病看小醫院,大病看大醫院,如果經由診所醫師轉診到大醫院,掛號費可以比較便宜。
我覺得這個分級制度聽起還很不錯,但是實際的環境似乎不太一樣,而且在執行上似乎困難重重。

舉例來說,如果我本來腸胃不好,有時候會拉肚子,平常會到附近的內科診所看病,最便宜大概150元可以搞定。
但有時候可能出現血便的問題,想要進一步的檢查,這時候小診所的設備儀器可能不夠,需要轉到地區醫院,
但是診所的醫生會幫我轉診嗎?轉診要開轉診單嗎?是不是會轉到診所的合作醫院去?
還是說自己帶轉診單去找醫院就診?
轉診的時候,病歷紀錄要如何跟著帶過去給地區醫院呢?
接下來在地區醫院的看診,是否因為有診所的轉診單,可以有費用的減免?
如果做了檢查,發現腸胃其實沒有問題,於是我想退回診所去,病歷要如何帶回去呢?

其實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最麻煩的還是整合的問題。
有時候腸胃真的很不舒服,但診所的醫師就一直開藥而已,我們也不好意思問醫師可不可以幫忙轉診到地區醫院,
因為不曉得醫師是不是會覺得不被信任,所以我們如果突然跑去看地區醫院,也不好給診所醫師知道,
那這個衛生署推廣的轉診制度到底要怎麼去遵循?

每次只是看到文宣說,叫醫生開轉診單,有轉診單去高層醫院會比較便宜,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有做整合,
更尷尬的是有些地方可能沒有地區醫院,只有醫學中心...那到底是分兩級還是分四級?我也搞不懂?

還是說這些層級的醫院可以變成一個聯盟?
比方說榮總(醫學中心)+振興(地方醫院)+附近的診所,變成一個聯盟,
然後病人就在這個聯盟裡面依照病況尋求協助?

但這又有一個現象,像我之前看某Y醫院,本來是區域醫院,結果他們一直要變成醫學中心,
最後就真的被考核成醫學中心,掛號費也跟著漲價。
如果每個醫院都想辦法變成醫學中心,那除了診所和醫學中心外,中間的部分根本也沒有醫院在做呀?

有沒有人懂這個?
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吧,小時候說什麼家庭醫師制度也是呀,
也許我把附近的診所當作是家庭醫師,但是真的有很不舒服的時候,診所似乎也沒有主動幫我轉介,
如果有的疾病被拖延怎麼辦?結果還不是自己要去找醫院...
而且有些科還真不容易找到門診耶,譬如復健診所,需要器材和場地,有夠難找...
台灣的醫療環境是不可能做這種事情的.

有幾個一般科醫師是值得信任的?
就算分級, 轉到大醫院, 很抱歉, 全部的檢查全部重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